官宦家庭出身,曾姑祖母是宋太祖趙匡胤祖母,祖父劉審琦從趙匡胤征討戰死,父劉文質幼隨母入皇宮,頗得太宗趙光義信任,由內延祗候出任鈐轄,累升麟(陝西神木)、慶(慶陽)、秦(天水)等州知州,與西夏作戰有績。兄劉煥官至工部尚書,以能抗旨忤言,除暴懲奸,名重一時。劉滬受父兄陶染,沉著寡言,知書有略,以外戚補禁軍,累升右侍禁,仁宗康定中(1040年)出任瓦亭寨(今固原瓦亭)鈐轄,代理靜邊寨主(故址今隆德桃園鄉境)。慶曆元年(1041年),宋軍敗於好水川(今隆德好水)全軍覆沒,夏人長驅直入,沿邊城堡關閉,居民多遭掠奪。獨劉滬開門招納難民,陝西京略安撫副使韓琦、范仲淹奏報宋延,升合門祗。 此時,北宋西北邊防線已退至渭州(平涼)、秦州一線,而兩州相距五百里,山林崎嶇,民族雜居,隔阻不能相應。慶曆三年,知渭州曹瑋以隴千城建德順軍,圖謀打道,其間水洛城一帶川平土沃,“有水輪銀銅之利”及“百工商賈”,為氐族首領鐸斯那所據。劉滬乃由靜邊寨南移,築章川堡(今靜寧縣古城鄉古城)屯軍,遣人勸鋒斯納歸附,並引見陝西四路總管鄭戩,氐人遂獻出水洛、結公(今南湖)等城,劉滬率軍千人進駐水洛城,氐情生變,聚萬人圍城,縱火呼嘯,劉滬 鎮定自若,令士兵“晨炊緩飲”,自己坐胡床(繩床)指揮,一戰而潰。追至石門(莊浪朱店鄉石門口),收撫其眾,渭秦之交通從此打開,互為犄角。 後因水洛城築城案,被貶為固原西路督巡檢,因頭部生瘡而逝
劉滬於公元1043年率兵收復水落城,駐城期間,安撫黎庶,造愛人間,水落民眾時代尊稱劉滬為【將軍爺】,奉若神明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