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生寸輔清,先後創辦騰越高等國小校、永昌師範、騰衝中學。
寸輔清從小聰明好學,16歲入鄉學,24歲考中辛卯科舉人,之後,又三次赴京應試都告落第。但這一切並沒有使寸輔清消沉下去,反而使他更添增了奮發作為的勇氣,並聲言:“此不足為經世之學也。”表現出自己極大的胸懷、理想和抱負。而當時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社會正風雲激盪,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清政府為了支付列強的巨額賠款和籌集“新政”經費,橫徵暴斂,民不聊生,民族災難深重,人民因痛苦不堪而激起的起義、暴動、罷工等反抗此起彼伏。這些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同時也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迅速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當時出國留學和在國內開辦新式學校已成為了一種潮流,並為資產階級培養出了大批的知識分子。據資料載,1900年以前,中國留日學生不到100人,1906年激增至8000多人。英、法、美、德、比等國都有中國留學生,他們在留學中,既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教育,又目擊祖國的危難,因此愛國情緒非常強烈。他們中的有些人從西方資產階級文明中吸收到有助於中國革命的思想,從而逐漸擺脫了改良派的思想羈絆,後來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這時,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革命派作為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寸輔清得以被推薦官費到日本留學,這一年是清朝光緒三十年甲辰(公元1904年),同時赴日留學的還有郡人李根源。寸輔清在東京就讀於日本速成師範學校。留日期間,面對異域風情,經歷風風雨雨之後,寸輔清激情噴發地寫下了大量的詩文。這些詩文後來在李根源編纂的《永昌府文徵》中,被收錄有詩72首(篇)。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七月,孫中山由歐洲重返日本,八月二十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到會的百餘人中,除甘肅省無留學生外,全國18個省都有人到會,寸輔清與李根源同時加入了同盟會,從此開始了宣傳革命,反對清朝的活動。是年,寸輔清畢業回國,創設永昌師範學堂,接辦騰越高等國小堂,為滇西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同時,在和順鄉組織“成新社”,宣傳革命思想。後來,寸輔清的這些行動,遭到舉人賀時雍的嫉恨,賀便以倡導革命之說密告到永昌府,致使寸輔清的行動受到監視。為此,寸輔清只得以知縣選用身份,赴廣西法政學堂學習,畢業考試列最優。之後,雲南光復起義,寸輔清返滇後,任雲南都督府軍機參贊,同時任咨議局議員。寸輔清在任鎮南縣(今南華縣)知縣時,因力保一方平安,成績卓著,得到大總統嘉獎,並被授予“六等嘉禾章”一枚。寸輔清還與楊覲東、李根源共同倡議修築騰越鐵路,在省里成立“滇蜀騰越鐵路公司”,並隨糧認股,積資錢銀一百多萬兩,此後的個碧鐵路,就是動用這筆錢款所修建成的。1915年,騰衝中學創辦,寸輔清調回騰衝,任騰衝縣立中學第一任校長。
民國四年(公元19l5年),寸輔清終因積勞成疾不幸逝世,終年49歲。李根源先生贊日:“潤富存鄉獻(註:楊潤富,騰衝古永人,精於史學),成濂爭邊土(註:張成濂,和順鄉人,曾為清朝廷勘察滇緬邊界),輔清創學校(註:輔清即寸輔清),皆有功於梓桑,可以為騰之士矣。”
相關詞條
-
寸姓
寸姓:主要分布於雲南保山、景谷、瀘水、通海、德宏、大理、麗江、楚雄,陝西鳳翔,貴州遵義,台灣新竹、桃園,天津武清,山西太原,甘肅酒泉,四川長壽,緬甸(華僑)等地。
簡介 起源 始祖 分布 郡望 -
寸氏家譜
雲南騰衝《寸氏家譜》始修於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自四世祖寸定起,十世祖寸澹、十二世祖寸雲生,字 臥山,曾於乾隆二十七年( 1762 年)修《寸...
寸氏族譜 騰衝寸氏家譜 宗祠大殿牌位 -
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又稱寸家祠堂,位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古鎮,是和順古鎮的標誌性建築,是騰衝寸氏宗族的象徵。從內到外建有正殿、廂樓、花園、客堂、大廳、二門、大門, 大...
宗祠堂號 建築特色 宗祠文化 宗祠風水 歷史 -
寸式玉
"《北上紀行詩稿》清寸式玉撰,寸式玉字章五
-
寸禧諧
"文士僅見於記載的有
-
寶寶輔食食譜
寶寶輔食食譜是專門針對寶寶所規劃的食譜。0-3歲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年齡段,這一時期孩子的營養攝取,直接決定了大腦發育和免疫機制的建立,以及日後的身體健...
4至6月寶寶 6至8月寶寶 8至12月寶寶 1至2歲寶寶 -
王錫爵[明代首輔]
王錫爵(1534-1611年),字元馭,號荊石,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明代首輔,著名政治家 王錫爵出身名門望族太原王氏。先祖在元末“紅巾起...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 -
一心寸君
一心寸君,漢語言文學專業,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 2012屆畢業生。磨鐵中文網簽約作家、磨鐵文學社社長。小說、詩歌、散文、劇本皆為強項。
代表作品 創作歷程 小說作品 散文作品 詩歌作品 -
張居正[明萬曆朝內閣首輔]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今湖北省荊州市)軍籍 ,生於江陵縣(今屬荊州) ,故而時人又稱之“張江...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家庭成員 後世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