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省漢中境內的陝南寶山商代遺址考古發掘最近獲得突破性進展,房屋遺址及大量出土的陶器、骨器、青銅器等文物,證實了漢水上游地區早在夏商時期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活動區域。寶山遺址位於今城固寶山鎮寶山村,北依秦嶺,南瀕漢水。由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教授趙叢蒼率領的考古小組發現,遺址房屋基礎平面一般為長方形,多為木骨泥牆形式,結構清楚,保存良好。其中一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一百平方米,布局設定規格等級很高;同時發現了很多小開間聯作長條形建築基址,最長的一處達十五米以上,極富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寶山遺址出土了高頸小底樽、折腹杯等陶器近三十種,造型新穎獨特,燒造精緻細膩,為早期陶器之精品。這裡出土的成年男女、幼童墓及直肢葬、屈肢葬等多樣的墓葬形式為研究當時的葬儀葬俗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漢中地區的城固、洋縣等地相繼批量出土商代時期的青銅器,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但因未見同時期遺址的發現,致其文化性質等一直眾說紛紜。
有關專家認為,最近在寶山遺址的發掘成果,對於確認城固、洋縣等地商代青銅器群的文化性質,進而認識漢水上游地區青銅時代文化面貌,研究漢江流域與長江三峽地區夏商時期文化的聯繫以及中原文化的關係等,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