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6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通信網路技術叢書·3GPP LTE 無線通信新技術系列
平裝: 31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21109959, 7121109956
條形碼: 978712110995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5.8 x 18.2 x 1.4 cm ; 862 g
ASIN: B003UT650M
內容簡介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以3GPP、3GPP2和IEEE 802系列三個標準化方向為背景,全面、深入地介紹從第三代移動通信出現以來已有和正在標準化的寬頻無線通信系統演進過程中提出的多址技術,以及與多址技術配套的物理層特有傳輸技術。全書共分為7章,主要介紹了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系統演進過程和標準化情況,以及國內外各公司和研究機構所提的多址傳輸技術;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多址傳輸技術;HSPA/HSPA+,cdma2000 1x EV-DO Rev.A/B等第三代移動通信短中期演進系統多址傳輸技術;3GPP長期演進(LTE)系統和3GPP2超移動寬頻(UMB)的多址傳輸技術;超寬頻(UWB)、移動WiMAX、移動寬頻無線接入(MBWA)和認知無線電等IEEE 802系列通信系統的多址傳輸技術;3GPP-LTE+及IEEE 802.16m等IMT-Advanced標準化提出的多址傳輸技術;寬頻無線通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多址傳輸技術。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對寬頻無線通信系統演進過程中湧現出的多址傳輸技術的發燕尾服和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內容翔實、新穎,適合目前或者即將從事無線通信研究和開發的科技工作者,以及與通信工程相關專業領域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閱讀參考。
李明齊,男,1971年生,200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獲博士學位,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於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副研究員(2006年1月起),碩士生導師(2007年9月起);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於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瀚訊無線通信有限公司系統部經理;2008年9月至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研究室副研究員。
目錄第1章 綜述 1
1.1 引言 1
1.2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演進 2
1.2.1 3GPP演進系統 3
1.2.2 3GPP2演進系統 5
1.2.3 WiMAX演進系統 7
1.3 IEEE 802系列標準介紹 9
1.3.1 IEEE 802.15無線個域網標準 9
1.3.2 IEEE 802.20移動寬頻無線接入 11
1.3.3 IEEE 802.22感知無線電 12
1.4 寬頻無線移動通信多址傳輸技術 13
1.4.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3
1.4.2 第三代移動通信短中期演進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4
1.4.3 第三代移動通信長期演進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5
1.4.4 WiMAX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5
1.4.5 IEEE 802系列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6
1.4.6 IMT-Advanced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7
1.5 本書的主要內容 18
第2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9
2.1 IMT-2000簡介 19
2.1.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技術需求 19
2.1.2 IMT-2000標準簡介 20
2.1.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 21
2.2 cdma2000系統 23
2.2.1 cdma2000系統概述 23
2.2.2 cdma2000物理信道結構 24
2.2.3 物理信道的擴頻調製 26
2.2.4 擴頻碼 29
2.2.5 WCDMA系統 34
2.2.6 TD-SCDMA系統 50
2.2.7 cdma2000、WCDMA和TD-SCDMA技術比較 63
參考文獻 66
第3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短中期演進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68
3.1 cdma2000短中期演進系統 68
3.1.1 cdma2000 短中期演進系統概述 68
3.1.2 cdma2000 1x EV-DO Rev.0和Rev.A 69
3.1.3 cdma2000 1x EV-DO Rev.B 77
3.2 WCDMA短中期演進系統 79
3.2.1 WCDMA短中期演進系統概述 79
3.2.2 WCDMA HSPA多址傳輸技術 80
3.2.3 WCDMA HSPA+多址傳輸技術 92
3.3 TD-SCDMA短中期演進系統 95
3.3.1 TD-SCDMA短中期演進系統概述 95
3.3.2 TD-SCDMA HSPA多址傳輸技術 96
3.3.3 TD-SCDMA HSPA+多址傳輸技術 105
3.4 第三代移動通信增強系統比較 109
3.4.1 TD-HSPA、WCDMA-HSPA與cdma2000 1x EV-DO Rev.A的比較 109
3.4.2 TD-HSPA+、WCDMA-HSPA+與CDMA2000 1x EV-DO Rev.B的比較 110
參考文獻 111
第4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長期演進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13
4.1 3GPP長期演進系統 114
4.1.1 3GPP長期演進系統概述 114
4.1.2 3GPP LTE空中接口概述 119
4.1.3 3GPP LTE多址傳輸技術 126
4.1.4 3GPP LTE標準化備選多址方案 148
4.2 3GPP2演進系統 170
4.2.1 UMB系統概述 170
4.2.2 UMB空中接口概述 173
4.2.3 UMB多址傳輸技術 177
4.3 3GPP LTE與3GPP2 UMB系統比較 189
參考文獻 190
第5章 IEEE 802系列通信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194
5.1 IEEE 802.15.3 UWB系統 194
5.1.1 UWB系統概述 194
5.1.2 TH-UWB多址傳輸技術 195
5.1.3 DS-UWB傳輸技術 195
5.1.4 DS-UWB和TH-UWB的接收技術 198
5.1.5 MB-OFDM多址傳輸技術 199
5.1.6 MB-OFDM-UWB和DS-UWB技術比較 201
5.2 IEEE 802.16e移動WiMAX系統 202
5.2.1 IEEE 802.16e系統概述 202
5.2.2 IEEE 802.16物理層基本特性 202
5.2.3 IEEE 802.16e多址傳輸技術 204
5.3 IEEE 802.20 MBWA系統 211
5.3.1 IEEE 802.20系統概述 211
5.3.2 802.20多址傳輸技術 214
5.4 IEEE 802.22認知無線電系統 222
5.4.1 IEEE 802.22系統概述 222
5.4.2 IEEE 802.22多址傳輸技術 226
5.4.3 802.22標準化中其他候選多址方案 231
5.4.4 頻譜管理 233
5.4.5 IEEE 802.22與IEEE 802.16e特性比較 234
參考文獻 235
第6章 IMT-Advanced系統多址傳輸技術 237
6.1 IMT-A標準化過程 237
6.1.1 IMT-A 標準化進程概述 237
6.1.2 IMT-A最小技術需求 238
6.1.3 IMT-A評估要求和測試方法 239
6.2 3GPP LTE Advanced系統 240
6.2.1 LTE Advanced標準化進展 241
6.2.2 LTE-A多址傳輸技術 250
6.2.3 LTE-A標準化相關多址方案 257
6.2.4 頻寬擴展技術 265
6.3 WiMAX系統 269
6.3.1 標準化進展 269
6.3.2 IEEE802.16m多址傳輸技術方案 272
6.4 3GPP LTE-A與802.16m的比較 285
6.4.1 LTE-A與802.16m總體特性比較 285
6.4.2 LTE-A與802.16m多址傳輸方案比較 286
參考文獻 289
第7章 其他多址傳輸技術 292
7.1 VSF-OFCDM/VSCRF-CDMA傳輸技術 292
7.1.1 VSF-OFCDM多址傳輸技術 292
7.1.2 VSCRF-CDMA傳輸技術 296
7.2 GMC-XDMA傳輸技術 297
7.2.1 GMC-xDMA技術特徵 298
7.2.2 GMC-xDMA傳輸原理 299
7.2.3 GMC-xDMA性能 303
7.3 CS-OFDMA傳輸技術 306
7.3.1 CS-OFDMA基本原理 306
7.3.2 智慧型編碼技術 308
7.3.3 碼分雙工 309
7.3.4 CS-OFDMA套用和性能 310
7.4 LAS-CDMA傳輸技術 312
7.4.1 LAS碼的構造 312
7.4.2 LAS系統傳輸方案 313
7.4.3 LAS-CDMA多址傳輸技術分析 316
7.4.4 傳統CDMA技術與LAS-CDMA技術比較 317
參考文獻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