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根和種子。
性味
味苦、辛,性溫。有小毒。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祛風定驚,消食通便。
主治
風濕關節痛,產後抽風,小兒驚風,小兒麻痹後遺症,高血壓,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蕁麻疹初起,蛇咬傷,蟲咬等。
相關配伍
1、治療濕疹:寬葉蕁麻根、麻黃根各60g。水煎洗患處。《中草藥識別和套用圖典》
2、治療風濕久痛,類風濕關節炎:蕁麻根配金縷半楓荷、滇白珠各15-30g,五加皮9-15g,切細,加糖、酒炒香,水煎服。《中草藥識別和套用圖典》
用法用量
3-6g。外用:適量搗汁外搽或煎水洗患處。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過量服用,可致劇烈嘔吐,腹痛,頭暈,心悸,以至虛脫。
採集加工
夏季莖葉茂盛時割取地上全草,除去雜質,切段,鮮用或曬乾。根和種子在秋冬採收。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匍。莖纖細,高30-100厘米,節間常較長,四棱形,近無刺毛或有稀疏的刺毛和疏生細糙毛,在節上密生細糙毛,不分枝或少分枝。葉常近膜質,卵形或披針形,向上的常漸變狹,長4-10厘米,寬2-6厘米,先端短漸尖至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除基部和先端全緣外,有銳或鈍的牙齒或牙齒狀鋸齒,兩面疏生刺毛和細糙毛,鍾乳體常短桿狀,有時點狀,基出脈3條,其側出的一對多少弧曲,伸達葉上部齒尖或與側脈網結,側脈2-3對;葉柄纖細,長1.5-7厘米,向上的漸變短,疏生刺毛和細糙毛;托葉每節4枚,離生或有時上部的多少合生,條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3-8毫米,被微柔毛。雌雄同株,稀異株,雄花序近穗狀,纖細,生上部葉腋,長達8厘米;雌花序近穗狀,生下部葉腋,較短,纖細,稀縮短成簇生狀,小團傘花簇稀疏地著生於序軸上。雄花無梗或具短梗,在芽時直徑約1毫米,開放後徑約2毫米;花被片4,在近中部合生,裂片卵形,內凹,外面疏生微糙毛;退化雌蕊近杯狀,頂端凹陷至中空,中央有柱頭殘跡,基部多少具柄;雌花具短梗。瘦果卵形,雙凸透鏡狀,長近1毫米,頂端稍鈍,熟時變灰褐色,多少有疣點,果梗上部有關節;宿存花被片4,在基部合生,外面疏生微糙毛,內面二枚橢圓狀卵形,與果近等大,外面二枚狹卵形,或倒卵形,伸達內面花被片的中下部。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溪流附近及山溝濕地。分布於東北、華北等地。朝鮮、日本也有。
性狀鑑別
藥材為切制的短段,長短不等,直徑1.5-4mm。表面綠色至紅紫色,有鈍棱,疏生蜇毛和短柔毛,節上有對生葉。葉綠色,皺縮易碎。花序穗狀,數個腋生,具短總梗。瘦果密集,寬卵形,稍扁,長約1.5mm。體輕,質軟。氣微,味淡、微辛。
以乾燥、莖葉綠者為佳。
藥理作用
1、促進骨形成作用。
2、抗炎、鎮痛作用。
相關論述
《益部方物記》云:“葉能蜇人,有花無實,冒冬弗悴,可以祛疾。蕁麻自劍以南,處處有之。或觸其葉如蜂蜇人,以溺之即解。莖有刺,葉似麻葉,或青或紫,善治風腫。”
附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收載藏藥中用寬葉蕁麻的乾燥地上部分,功能祛風定驚、溫胃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