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斗蟋

寧陽斗蟋

寧陽斗蟋是山東省的傳統民俗文化之一。泰山腳下,黃海之濱,齊魯大地,沃野千里。黃河南岸,大江之北,魯南平原,四季分明,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寧陽蟋蟀,生於地脈靈秀之境域,居乾濕得宜之沃壤,飲液露風雨之滋哺,食諸蟲五穀之豐足,經金風肅殺之錘鍊,得天時地利之元氣,故寧陽為我中華斗蟋名蟲輩出之風水寶地。

歷史淵源

寧陽斗蟋 寧陽斗蟋

寧陽斗蟋,始於唐,著於宋,盛於明清。蟋蟀入詩,始見於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唐風·蟋蟀》中云:“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蟋蟀在堂,歲聿其逝……”《逐逐風·七月》中亦歌曰:“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在我床下。”由此可見當時先民對蟋蟀的生活規律已相當熟悉。寧陽是中華蟋蟀的搖籃,是中華蟋蟀文化的故鄉,蟋蟀資源極其豐富,名蟲戰將輩出。經過兩千餘年的演變過程,斗蟋文化由宮廷文化轉變為平民文化。五代詔廢帝時,翰林學士王仁裕所著的《天寶開元遺事》中記載:“每至秋時,宮中妃妾皆以小金籠提貯蟋蟀,閉於籠中,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皆效之也。”至中詔始,玩養斗蟋普及民間。同畜養蟋蟀一樣,斗蟋之風也發軔於宮中。斗蟋之風盛行於南宋,南宋奸相賈似道,是最大的蟋蟀玩家,它將蟋蟀相鬥看成“軍國大事”,“乃至元軍兵圍襄陽,朝廷汲汲可危,他都充耳不聞……”(摘自《宋史·賈似道傳》)。明宣宗朱瞻基由少時“宿夜不倦,日頌萬卷的書痴”變成了歷史上有名的“蟋蟀皇帝”。《龠州史料》中,收錄了宣宗的這樣一道詔書:“敕蘇州府知府況鍾:比者內宮安兒吉祥採取促織,今他所進促織數少,又多有細小不堪的。已敕他未後運自,要一千個。敕至,爾可協同他辦,不要誤了。故敕。宣德九年七月。”這在歷代皇帝的詔書中,是絕無僅有的。明末將領馬士英,當清兵大軍壓境仍大鬥蟋蟀,後人稱其為“蟋蟀相公”。清人入關後,因受到漢文化的浸潤和融合,加之蟋蟀這個小精靈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清人很快染上斗蟋的嗜好。康熙帝喜聞蟋鳴,宮中便有了專門飼養蟋蟀的蟲師及太監。酷愛權力的慈禧太后也酷愛斗蟋,她每年立秋都要住進頤和園並於重陽節這天開局斗蟋。民國期間,軍閥混戰,斗蟋也乘烈火烹油之勢,無論是五光十色的天津租界還是十里洋場的上海,蟋事進行的如火如荼。從“蟋蟀宰相”賈似道,到“蟋蟀皇帝”朱瞻基,再到“蟋蟀相公”馬士英,還有許多斗蟋者傾家蕩產的例子,有些人因此得出了斗蟋亡國敗家的結論。作為“歡樂天使”降臨人間的蟋蟀,卻為貪婪的人蒙受這等不白之冤,實乃有悖常理。玩鬥蟋蟀的行家,都知道寧陽歷史上就出強悍善斗的上等好蟲,號稱“天下第一蟲”。清朝秦偶僧著的《功蟲錄》中記載皇宮中的蟲王寧陽蟲占一半以上。近年來,在上海舉辦的“維力多·濟公杯”和在北京舉辦的”長城杯“的大賽中,寧陽蟲折衝樽俎,獨占鏊頭。1998年寧陽縣政府開始舉辦全國民間蟋蟀大賽,1999年改稱“中華蟋蟀友誼大賽”,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成為當地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全國、省、市報刊和廣播、電視台發表寧陽斗蟋的文章和新聞。出版有《中國寧陽蟋蟀》、《寧陽蟋蟀》、《中國斗蟋鑑定》、《寧陽斗蟋名種》、《山東蟋蟀譽滿全國》等書刊文章。

斗養方式

斗養蟋蟀是當地人們重要的娛樂方式。每年立秋到白露這段時間,當地老百姓在田間地頭挖個小圓坑,然後邊割草邊捉鬥蟋蟀。寧陽斗蟋的品種有青、黃、紫、紅、黑、白、異等七大類二百多個品種,品種代表有:粟青、琥珀上頭青、重青一線、密蠟頭、黃大頭、沙黃、粟紫、紫殼白樂、天藍青、黃頭白青、紅牙青、淡墨青等,且多為善斗的名蟲,這也是寧陽蟲倍受蟋蟀愛好者青睞的原因。
競鬥蟋蟀有一個合對的過程,而合對的條件是厘碼相當。所謂厘碼相當,不是憑直觀看蟲體大小,而是憑過稱的份量,把重量相等的蟲放在一起,按順序對賽(“吊打”)。開斗前由工作人員把雙方蟲盆移至斗台,雙方蟲主站立斗台兩端牽草。斗台中心放置斗柵(圈)和上述工具,斗台中間一側站立一名監局(裁判)。雙方各自把“將軍”用過籠吊入斗柵閘側眼前格內,然後由監局宣布比賽開始,雙方牽手開始晃草。雙方蟲鳴叫時,監局宣布:“兩將八角,開閘!”或“比賽開始”!並將柵中閘門拔起,雙方蟲進行搏鬥。拚鬥髮夾爆時,若一方鳴叫,一方不鳴,則鳴者為上風,不鳴者為下風。下風方由監局者示意下草,若張牙可繼續牽草,雙方各引“將軍”續斗;若不張牙,監局者即落閘,允許下風方繼續下三草(以掉頭一次為一草)。若三次掉頭不張牙,監局者即判定勝負。
斗蟋咬斗三種類型:第一、進攻型。即兩蟲交口時主動向前沖,發起進攻,先發制人,屬性急蟲,按舊譜論斗口為武口。斗口多連續快口、推口(衝口)、搖口、造橋口、拆口、崩口、勾口等。這類蟲多腿勁大,鋪身好,推進力強,猛不可擋。這類蟲也有高蟲,有時幾口至勝,但不一定都是最後勝利者,往往因咬的較浮躁,咬的太急,容易失誤。第二、防守型。即兩蟲交口後,並不全力主動向前沖,屬慢性蟲,為後發制人,按舊譜說,即斗口為文口。這類蟲多腿勁小,斗時鋪身不好,咬的被動,有的確實體弱力單,節節後退,多為受口、耐口與外口。這類型蟲中,有時很冷靜、沉著,當找到好機會時,還口極重,一重口定局,致勝率比前者高。第三、防守與進攻結合型。即兩蟲交口後,先防守後進攻,咬的穩,但穩中有急,即舊譜中的文行武鬥類。實際上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是真正的後發制人的最後勝利者。這類蟲多在穩咬中會找機會,適時閉口合牙時,落口極重。千鈞一髮時,突然爆發,一口定勝負,這才是超品。真正的“蟲王”、“大帥”多出自這個類型中。

價值觀

斗蟋是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社會普及性很強。從唐朝開始,斗養蟋蟀就列為“八藝”之一,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的蟲即蟋蟀。斗蟋具有娛樂健身性,無論是身處宮中的皇親、宮女,還是鄉村野坡的百姓兒童,都把它作為一種消遣孤獨、解除疲勞的一種方式,情趣橫生,興致無窮。斗蟋的社會綜合性也很強,無論是捕養它的工具、斗具,還是它的比賽規則和條件,都反映到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中。
斗蟋文化是對我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其一,學術價值:斗蟋“產、捕、辯、材、斗、名、留、俗、別”整個過程,在我國古代宮廷生活及民俗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以後的許多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具有較大的學術研究價值。其二,文化價值:斗蟋滲透到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春秋戰國以來,吟詠斗蟋的詩文眾多,自宋代以後,關於斗蟋的歌謠數不勝數……這些作品都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當時和後代的文學、美術、體育、音樂、習俗、思想等都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並誕生了與之相關的許多藝術作品。其三,市場開發價值:斗蟋自古以來以養、斗為主,發展到現在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而且發展成為一項特色產業。每年立秋,數十萬斗蟋愛好者潮湧寧陽,使寧陽斗蟋成為一個品牌,以寧陽為中心輻射全國,帶動了旅遊、服務、製造、餐飲、廣告宣傳等產業的發展。因此,市場開發價值很大。

保護及開發

近幾年,縣政府每年召開一次蟋蟀文化研討會,邀請知名專家對寧陽蟋蟀的現狀、開發、保護進行論證和研究。1999年寧陽縣人民政府成立專家做指導的寧陽斗蟋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寧陽縣蟋蟀研究院。2002年,研究制定和下發了《寧陽縣蟋蟀資源保護暫行規定》,對保護和捕捉蟋蟀提出了明確規定。2007年,研究制定《寧陽斗蟋保護辦法》,由文化主管部門牽頭邀請有關專家成立斗蟋研究保護機構,開發保護頻危的斗蟋名種。2008年,建立寧陽斗蟋飼養繁殖研究基地,把代表寧陽斗蟋特點的名蟲進行人工培育和飼養。2009年,建立寧陽斗蟋陳列館,將有代表性的寧陽斗蟋收集起來,供養蟋人研究和民眾觀賞,邀請專家學者對寧陽斗蟋進行研究並出版出專著。2010年,邀請著名作家撰寫寧陽斗蟋題材的劇本,並由國家級電視台拍攝寧陽斗蟋電視劇。同時,建立了招商引資發展寧陽斗蟋,打造寧陽斗蟋品牌,納入文化市場產業的運行機制。
2006年12月,將“寧陽斗蟋”收錄於《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魯政發(2009)232號文被收錄於《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