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大戰寧滬杭
影片在展現這一恢弘壯闊、氣墊磅礴的歷史畫 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中國社會重大變革的歷史時刻,重要事件、得要矛盾的發生,演變和重要人物即歷史事件的決策者、指揮...
劇情簡介 拍攝點滴 演職員表 影片評價 獲獎記錄 -
鎮海戰役
1885年2月,法軍攻台灣不下,改為海上封鎖台灣(見條目“西仔反”)。孤拔率領艦隊攻打福州,清廷派總兵吳安康率南洋水師開濟、南琛、南瑞、澄慶、駛遠五艘兵...
中法鎮海戰役背景 中法鎮海戰役 鎮海的戰略地位 中法鎮海戰役獲勝原因 抗戰初期鎮海作戰 -
龍潭戰役[龍潭戰役]
1927年(民國十六年)8月至9月,在北伐戰爭中,南京政府北伐軍在江蘇龍潭、棲霞山地區對軍閥孫傳芳部進行的反攻戰役。1927年7月下旬,退到山東腹地的北...
背景 地理位置 戰役簡介 戰役起因 戰役經過 -
京滬杭戰役
京滬杭戰役又稱渡江戰役。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從江西湖口至江蘇江陰段橫渡長江,發起京滬杭戰役。與此同時...
戰役簡介 戰役目的 戰役經過 戰役結果 實施綱要 -
龍潭戰役
1927年(民國十六年)8月至9月,在北伐戰爭中,南京政府北伐軍在江蘇龍潭、棲霞山地區對軍閥孫傳芳部進行的反攻戰役。1927年7月下旬,退到山東腹地的北...
背景 地理位置 戰役簡介 戰役起因 戰役經過 -
舟山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戰役,是20世紀中舟山發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共產黨和國民黨雙方的最高司令部都十分關注這一戰役,領導和指揮了這一戰役。雙方鬥智鬥勇,...
簡介 過程 背景 -
淞滬戰役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箇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
背景 會戰經過 戰爭結果 兵力對比 歷史影響 -
渡江戰役[戰役名稱]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強渡長江,對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1949年2月...
背景 準備 籌劃 經過 戰役結果 -
上海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主力對國民黨軍重兵據守的上海市進行的城市攻堅戰。
概況 戰爭過程 解放軍序列 國軍序列 難忘一刻 -
舟山戰役[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戰役,是20世紀中舟山發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共產黨和國民黨雙方的最高司令部都十分關注這一戰役,領導和指揮了這一戰役。雙方鬥智鬥勇,...
簡介 過程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