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海揚水管理處

寧夏固海揚水管理處負責固海揚水工程機電設備維護運行、渠道工程的維護和灌區的灌溉管理。

基本概述

固海揚水工程是寧夏建設最早、規模較大的生態扶貧性質的公益性揚水提灌工程,工程運行近30年來,為灌區民眾的脫貧致富、農業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滔滔的黃河水被這條巨龍源源不斷地送上亘古荒原,在寧南山區乾旱荒涼的大地上呈現出了片片綠洲,創造了寧南山區的又一個“塞上江南”,被山區民眾形象地稱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

揚水工程

寧夏固海揚水管理處 寧夏固海揚水管理處

固海揚水工程由三部分組成:

一、1975年6月開始興建,1978年5月建成投運的同心揚水工程;

二、1978年6月動工興建,1986年10月竣工的固海揚水工程;

三、1988年3月開工建設,1992年1月竣工的世行擴灌工程。工程總投資2.98億元,設計流量28.5M/S,現有效灌溉面積60.77萬畝。渠道乾渠總長260公里,各類水工建築物700座,配水斗口200個,建有揚水泵站21座,150台套機組,總裝機容量100575千瓦,18座變電所,總容量124770千伏安。

固海揚水工程擔負著灌區60多萬畝農田的灌溉、24萬多人口及20多萬隻羊畜的飲水任務,同時還擔負著灌區周邊山區民眾及羊畜的飲水任務。

現固海灌區實際灌溉面積60.77萬畝,其中,中衛城區1.56萬畝,中寧縣14.97萬畝,海原縣12.07萬畝,同心縣24.28萬畝,紅寺堡開發區1.71萬畝,長山頭農場5.68萬畝,中衛山羊場0.5萬畝。灌區受益人口24萬,大家畜2萬多頭,羊20多萬隻。

1978年同心揚水管理處成立, 1980年8月,固海揚水管理處成立,1982年2月,同心、固海兩系統合併統稱固海揚水管理處。

四、1994年向國務院上報固海擴灌工程,爭取列為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1995年項目獲批,自治區成立“1236”工程指揮部,其意義是為一百萬農村貧困人口提供生產生活條件,集中開發揚黃灌區200萬畝,工程概算總投資30億元,用六年時間完成建設和土地開發。工程分為水源工程、紅寺堡揚水工程和固海擴灌揚水工程。固海擴灌揚水工程又分為東線工程和西線工程。西線工程於2006年6月開始實施,2007年3月竣工,改造主要項目是對固海揚水工程的古城泵站、長山頭泵站、大柳木泵站、新黑水溝泵站、老黑水溝泵站部分設備增容改造,對部分渠道和建築物擴整,增加固海五乾渠之前的泵站及乾渠、建築物引水量,增加灌溉面積17萬畝。東線工程即固海擴灌揚水工程,工程於1998-2003年建設,2003年11月試水,2004年正式投運。首級泵站從擴整後的高幹渠13+000KM處取水,建13座泵站(分別是:擴灌一泵站至擴灌十二泵站、馬塘一泵站),設12級揚水至固原市原洲區的三營。工程設計裝機93台,總容量98100KW,總揚程470m,設計流量12.7m³/s,經169.6KM乾渠和50.4KM支幹渠輸水至全罐區,設計灌溉面積38萬畝。

組織機構

在長期的管理工作中,固海揚水管理處經過幾次機構改革,至2006年10月,管理處共設工會、團委兩個部門,行政辦公室、組織人事科、監察審計室、水政科、計畫財務科、機電科、工程科、灌溉調度科和綜合經營辦公室9個科室,基層設21個泵站和工程公司、檢修隊、灌溉試驗站、中心管理所等25個基層單位。管理處人員編制1065個,至2006年12月,共有職工942人,離退休59人,涉及機電、水工、通訊、農業、財會、經濟、政工等10個專業。

服務理念

固海揚水工程投運近30年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固海揚水管理處堅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灌區人們服務的思想,以揚水安全生產為中心,以保證灌區灌溉、促進寧南山區經濟繁榮為己任。

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頑強拼搏,保證了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灌區的正常灌溉,為寧南山區民眾的脫貧致富,促進寧南山區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