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興鄉

實興鄉

實興鄉,地處織金縣東南部,距縣城41公里,由原石底保、興隆鄉合稱“石興”,取誠實興旺之意而得名為“實興”。2011年末,轄區內總人口21817 人。

基本信息

概述

實興鄉(Shixing Xiang)
實興鄉是“中國射弩之鄉”。
名稱來歷 由原石底保、興隆鄉合稱“石興”,取誠實興旺之意而得名為“實興”。實興鄉民眾酷愛射弩活動,以海馬沖苗族的射技為高。射弩原為苗族打獵工具,後逐漸演變為一種體育運動,先後參加全國各地傳統體育運動會,並多次奪冠。2001年,《人民日報》駐《貴州日報》記者站記者親臨海馬沖採訪報導,“中國射弩之鄉”由此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5°33′,北緯26°31′之間。地處織金縣東南部,距縣城41公里,東南連貓場鎮、東北接牛場鎮、西南與黑土鄉為界、西北與桂果鎮為鄰、正南面與普定縣補郎鄉接壤。人民政府駐新場村,電話區號0857,郵政編碼552101,西北距織金縣城區41公里,南距安順市52公里。
政區沿革 明時為諶家莊,屬貴州宣慰使。清康熙五年(1666),屬平遠府。後屬平遠州,後隸大定府管轄向化里十甲至民國初。民國二年(1913),為興隆鄉,屬平遠縣;三年(1914),屬織金縣;1952年8月,為實興鄉,乾河鄉;1958年9月為實興鄉人民公社,乾河鄉人民公社;1992年12月,實興鄉與乾河鄉合併為實興鄉。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石備、石底、新場、小乾壩、鴨寨、杉樹寨、大幹壩、補鮓、上壩、下壩、白龍、龍井、大地等13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內總人口21817 人。其中,男性11851人,占54.32%,女性9966人,占45.68%。總人口中以漢族和穿青人為主,漢族11196人,穿青人8779人,苗族1796人,傣族4人,侗族4人,回族6人,黎族4人,蒙古族3人,仫佬族5人,土家族8人,仡佬族5人,壯族7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7.89‰,死亡率4.51‰,人口自然增長率3.38‰,轄區東西最大距離為6.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3千米,總面積89.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9.2平方千米,占99.44%;水域0.5平方千米,占0.5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3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境內為山丘高原,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西南高東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300-1800米,最高點陡棚山海拔1846.2米,最低點龍洞壩海拔1294.5米。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270-290天。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濕潤多雨。多年平均氣溫13.8℃。生長期年平均206天,年平均降水量1318毫米。
水文 境內屬三岔河水系。龍井河自龍井村發源,乾河自鴨寨村發源與龍井河匯於黑河,由南向北流經牛場鎮、自強鄉、龍場鎮注入三岔河,境內河道長14公里。杉樹寨水庫位於境內東北部。
礦藏及其他目然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重晶石、煤、鐵、磷、矽等,總儲量500萬噸以上。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雪凝、旱澇、倒春寒、霜災、春旱、大風。冰雹多發生在春夏之交,霜災多發生在冬春兩季,大風多發生在春夏季。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14948畝,人均0.70畝,以種植玉米、水稻、馬鈴薯、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4136萬元。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875噸,人均355千克,其中玉米2793噸,水稻797噸。其他糧食作物為馬鈴薯、豆類、蔬菜、辣椒等。2011年馬鈴薯種植面積9359畝,產量1713噸,豆類種植面積15282畝,產量361噸,蔬菜種植面積3620畝,產量298噸,辣椒種植面積594畝,產量145噸。
畜牧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4625頭;牛存欄3462隻,黑山羊存欄1650隻;家禽年飼養量5.36萬羽。
工業 境內無工業生產。
商業外貿 2011年末有農產品加工公司1個,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總成交額5000萬元,主要產品有金銀花茶,銷往國內各地。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958.59萬元,比上年增長41%。人均純收入3680元,比上年增長26.55%。2011年末,境內各類存款餘額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6.28%;各項貸款餘額500萬元,比上年增長9.15%。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鄉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3處,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1.2萬餘冊,音樂、蠟染業餘創作隊伍達25人。
教育 2011年末有國小9所,專任教師89人,在校學生240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31%;國中1所,專任教師30人,國中在校學生65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78%、國小畢業率99.74%、國中99.54%、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科技 無科技研究場所及相關研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1個,有床位15 張;固定資產總值11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名,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其他衛生員21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9541人次。13個村11726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6.7%。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本地射弩運動員累計參加全國各地各類傳統體育運動會100餘次,榮獲金牌、銀牌、銅牌共240餘枚。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村村通衛星廣播電視用戶4523戶,入戶率68%。
社會保障 2011年共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720戶1,641,626元,兌現特困醫療救助金15萬元。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697人,發放社會養老保險金712,740元;發放社會臨時救助和抗旱救災資金共22.71萬元,大米85255千克。完成危房改造工程1257戶,發放農危改資金1628.6萬元。發放各種涉農補貼資金308.42萬元。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織金至安順公路穿境而過,南距安順市52公里,西北距織金縣城41公里。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代辦點1處。
郵政業務總量20餘萬元,其中純收入3萬元。報紙、雜誌累計發行1.83萬份。中國電信交換機點1個,中國移動服務營業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731戶,行動電話16009人,電話普及率75%;網際網路用戶50餘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