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海蘭察
海蘭察(公元1740年--1793年)額格都·杜拉爾民,呼倫貝爾索倫左翼鑲黃旗鄂溫克人。乾隆二十年(1755)從軍,征戰南北。海蘭察勇武過人,身先士卒,...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
蒲察道淵
蒲察道淵(1151~1204),蒲察氏,字道淵,道號通微子,元代上京(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人。 當蒲察將到的時候,長春對畢知常說,“有自燕都來受教者”。...
-
道
道,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道dào 形聲。字從辵,從首,首亦聲。“首”指"頭"。“辵”指“行走”。“辵”與“首...
一、概述 二、‘道’的原始涵義及不斷的發展 三、作為行政管理區的‘道’ -
察
察,讀作 chá ,本意是仔細看,調查研究、細緻深刻地觀看。
部首筆畫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相關詞語 -
海蘭察[歷史人物]
多拉爾·海蘭察(?—1793年),鄂溫克族;滿洲鑲黃旗人,多拉爾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的將領。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蘭察第一...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是末法時代佛教重要經典,屬於地藏三經之一。隋朝天竺國三藏法師菩提燈所譯,全文約13000字。佛在靈山會上,堅淨信菩薩請法,佛讓轉問地藏...
本經緣起 大德介紹 大德講經 占察法門贊 修持規則 -
察右後旗
察右後旗即察哈爾右翼後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北麓,位於北緯40°3’~41°59’,東經112°42’~113°30’。東與商都縣、興和縣接壤;西和...
歷史淵源 行政劃分 自然特點 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 -
丙察察公路
丙察察公路(丙察察線或丙察察):是丙察然公路東段,連線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察隅縣城,全長270公里,屬219國道。2009年修...
建成意義 海拔較低 簡易的現狀 舊路圖示 相關專文 -
察舉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是從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的。察舉制不同於以前先秦時期的世襲制和從隋唐時建立的科舉制,它的主要...
簡介 產生背景 建立 發展 歷史 -
察右中旗
察右中旗即察哈爾右翼中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中部,陰山支脈——輝騰錫勒北麓。地理位置處於東經111°55′45″-112°49′51″,北緯41...
歷史淵源 行政劃分 自然特點 自然資源 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