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
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較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
察哈爾部
明王朝為了對付後金(清初稱)努爾哈赤的入侵,相約駐牧於宣化、張家口一帶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共同抗禦後金。
一六二六年,林丹汗進攻後金的科爾沁、扎魯牧蒙古諸部,由於有後金的重兵援助,林丹汗失敗。之後,林丹汗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長城外以西以北地域,並把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也控制手中。後金皇太極執政後,為入主中原解除南下之憂,決意先征服漠南的察哈爾,土默特諸部。
一六二九年,皇太極西逐察哈爾進占宣化大同塞垣(長城)外一帶。
一六三二年皇太極大舉進攻林丹汗,林丹汗西走大板申(今呼市)過黃河,後入青海病死。
一六三五年林丹汗之子額哲被俘降後金,後編為八旗。額哲降後,清朝(後金改清)將察哈爾作旗安置在遼寧義州一帶。
一六七五年,額哲之子布爾民舉眾叛清,康熙發兵討滅,隨後“移其部眾遊牧於宣化、大同邊(長城)外”,分八旗為東西兩翼(今之左翼右翼),規定“此八旗在蒙古四十九旗外。官不得世襲,事不得自專”,與各旗子民不同。這就是察哈爾部的西遷。察哈爾八旗西遷後區域,大體在張家口、烏盟、錫盟相臨地域。處於今烏盟中東部的西翼四旗的地域,從北往南為察哈爾正黃旗、察哈爾正紅旗、察哈爾鑲紅旗、察哈爾鑲蘭旗。察哈爾部西遷塞北遊牧不久,清朝為鞏固邊陲在廣大蒙古族遊牧區逐步“招墾實邊”“墾荒開地”。
從康熙至光緒二百年來,國墾、官墾、民墾、私墾不斷,致使今烏盟區域的西翼四旗生態變異,逐步由遊牧經濟走向農業經濟;且人口益繁,原來旗的行政已不能治,只好增廳(縣)設治與旗存於同一地域轄以墾區村落。至此,西四旗域內增設了豐鎮、寧遠(涼城)、興和、陶林(中旗)等廳,形成“一地二治”旗縣並存的局面。據此可見,今烏蘭察布市內的大部歷史上是察哈爾四旗遊牧區增廳分治演變而來。
民國三年,察哈爾地區設為特別行政區,之後,特別行政區逐步設立商都墾務局(後改縣)、平地泉(集寧)設治局。
民國十七年,綏遠察哈爾劃為行省,西四旗及共存的縣劃歸綏遠省轄屬。
一九四五年,我綏蒙政論建立綏東四旗(西四旗位於綏東稱之)建制,直至解放。建國初四旗實行中心旗行政建制(同專署)。
一九五四年,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時,四旗建製取消,同時調整相關地域解決旗縣並存問題,改正黃旗為察哈爾右翼前旗、並鑲蘭鑲 紅旗及陶林縣為察哈爾右翼中旗,改正紅旗為察哈爾右翼後旗。至此,察哈爾四旗廣大地域經過幾個世紀的遊牧、墾荒、設縣、變草,已由最初的遊牧經濟發展成為安居樂業的多元化經濟。察哈爾右翼前、中、後旗及全盟各族人民正在為建設家鄉創造美好生活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