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馬錢子(制) 50g 乳香(制) 26g 沒藥(制) 26g
地黃 400g 青風藤 300g 制川烏 40g
淫羊藿 80g 制草烏 40g 薏苡仁 30g
烏梢蛇 80g
【製法】以上十味,馬錢子、烏梢蛇、乳香、沒藥、薏苡仁粉碎成細粉,過篩,
混勻,其餘地黃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
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90℃)的清膏,加入細粉,混勻,乾燥,
粉碎,製成顆粒,加1%硬脂酸鎂,壓製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棕黑色;氣微,味苦。
【鑑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單細胞非腺毛形似纖維,多碎斷。內胚乳
細胞無色,呈類多角形,壁菲薄,稍彎曲,胞腔內充滿澱粉粒。肌纖維無色或淡黃色,
多碎斷,側面觀多呈條塊狀,有細密橫紋,明暗相間,橫紋平直或微波狀。
(2)取本品20片,除去糖衣,研細,加氨試液4ml濕潤,加乙醚40ml,密塞,振搖,
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乾,殘渣加氯仿3ml使溶解,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10
ml分次洗滌容器,洗液與溶液合併,用硫酸(0.05mol/L)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酸液,
用氯仿10ml洗滌,酸液用氨試液調pH值至9,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氯仿液,
用水洗滌,棄去水層,揮乾,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頭鹼、
士的寧、馬錢子鹼對照品,加無水乙醇-氯仿(1:1)的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
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
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濃氨試液(4:5:0.6:0.4)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
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1頁)。
【含量測定】取本品30片,除去糖衣,研細,精密稱定(約17片量),置具塞錐形
瓶中,加濃氨試液5ml濕潤,加氯仿50ml,密塞,搖勻,放置24小時,濾過,藥渣用適量
氯仿洗盡生物鹼,洗液與濾液合併,置水浴上濃縮,定量轉移至10ml量瓶中,並用氯仿
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士的寧對照品,加氯仿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
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品溶
液4μl與6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濃氨試液(8:
6:0.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在薄層板上復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
膠布固定,照色譜法(附錄57頁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245nm,λr=300
nm,測量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和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本品每片含士的寧(C21H22N2O2)應為0.4~0.6mg。
功能與主治
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用於寒痹症。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或遵醫囑。
注意
實熱者忌用,心臟病、肝腎功能不良,孕婦、兒童、年老體弱者忌用。
本品含毒劇藥,不可多服。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