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芙蕖

原文

濟南道人者,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姓氏。冬夏惟著一單帢衣,系黃絛,別無袴襦。每用半梳梳發,即以齒銜髻際,如冠狀。日赤腳行市上;夜臥街頭,離身數尺外,冰雪盡鎔。初來,輒對人作幻劇,市人爭貽之。有井曲無賴子,遺以酒,求傳其術,弗許。
遇道人浴於河津,驟抱其衣以脅之。道人揖曰:“請以賜還,當不吝術。”無賴者恐其紿,固不肯釋。道人曰:“果不相授耶?”曰:“然。”道人默不與語;俄見黃絛化為蛇,圍可數握,繞其身六七匝,怒目昂首,吐舌相向。某大愕,長跪,色青氣促,惟言乞命。道人乃竟取絛。絛竟非蛇;另有一蛇,蜿蜒入城去。由是道人之名益著。縉紳家聞其異,招與游,從此往來鄉先生門。司、道俱耳其名,每宴集,輒以道人從。一日,道人請於水面亭報諸憲之飲。至期,各於案頭得道人速客函,亦不知所由至。諸官赴宴所,道人傴僂出迎。既入,則空亭寂然,榻幾未設,鹹疑其妄。道人顧官宰曰:“貧道無僮僕,煩借諸扈從,少代奔走。”官宰共諾之。
道人於壁上繪雙扉,以手撾之。內有應門者,振管而起。共趨覘望,則見憧憧者往來於中;屏幔床幾,亦復都有。即有人傳送門外。道人命吏胥輩接列亭中,且囑勿與內人交語。兩相受授,惟顧而笑。頃刻,陳設滿亭,窮極奢麗。既而旨酒散馥,熱炙騰熏,皆自壁中傳遞而出。座客無不駭異。亭故背湖水,每六月時,荷花數十頃,一望無際。宴時方凌冬,窗外茫茫,惟有煙綠。一官偶嘆曰:“此日佳集,可惜無蓮花點綴!”眾俱唯唯。少頃,一青衣吏奔白:“荷葉滿塘矣!”一座盡驚。推窗眺矚,果見彌望菁蔥,間以菡萏。轉瞬間,萬枝千朵,一齊都開,朔風吹來,荷香沁腦。群以為異。遣吏人蕩舟採蓮。遙見吏人入花深處;少間返棹,白手來見。官詰之。吏曰:“小人乘舟去,見花在遠際;漸至北岸,又轉遙遙在南盪中。”道人笑曰:“此幻夢之空花耳。”無何,酒闌,荷亦凋謝;北風驟起,摧折荷蓋,無復存矣。濟東觀察公甚悅之,攜歸署,日與狎玩。
一日,公與客飲。公故有家傳良醞,每以一斗為率,不肯供浪飲。是日,客飲而甘之,固索傾釀。公堅以既盡為辭。道人笑謂客曰:“君必欲滿老饕,索之貧道而可。”客請之。道人以壺入袖中,少刻出,遍斟座上,與公所藏更無殊別。盡歡始罷。公疑焉,入視酒瓻,則封固宛然,而空無物矣。心竊愧怒,執以為妖,笞之。杖才加,公覺股暴痛;再加,臀肉慾裂。道人雖聲嘶階下,觀察已血殷坐上。乃止不笞,遂令去。道人遂離濟,不知所往。後有人遇於金陵,衣裝如故。問之,笑不語。

譯文

從前,濟南有個道人,無論春夏秋冬,他都穿著一件單衣,腰間系根黃腰帶,也不穿短衣和褲子。每天用半截梳子梳頭,用梳子齒把頭髮攏得像頂帽子。白天光著腳在街上走,夜晚露宿街頭。在冬天,他能把身邊幾尺外的冰雪都熔化了。此人剛到濟南時,就在街上表演幻術。許多人爭著送東西給他。街上有個潑皮,送酒給他,請他傳授幻術,他不乾。
有一次道人在河裡洗澡,潑皮突然抱起他的衣服威脅他。道人說:“請把衣服給我,我會傳授給你的。”潑皮怕他變卦,堅決不給他。道人說:“真不給我嗎?”潑皮回答:“是的。”道人默不作聲,他的黃腰帶忽然變成一條幾拃粗的蛇,在潑皮的身體上纏了七八圈。只見那蛇昂著頭,怒睜著眼,吐出舌頭對著他。潑皮臉都嚇青了,氣也接不上,連忙跪在地上求饒。於是道人收拾起黃腰帶。其實黃腰帶並不是蛇,但確實有條蛇,蜿蜒爬進城裡。這樣一來,道人的名氣更大了。有個官員聽說他有奇術,便請他作客。從此,道人經常出入大戶人家。州、府的官員也知道他,每次宴會,都請他陪席。有一天,道人決定在水亭上設宴,請眾官飲酒,以回報他們。到了那天,那些官員的桌上都有道人的請柬,但不知這請柬是從哪裡來的。眾官來到宴會的地方,道人彎腰迎接他們。進去後,只見亭內空無一物,桌椅全無,眾官懷疑是假的。道人對眾官說:“我沒有僕人,借用一下你們的僕人,替我幫個忙。”大家同意了。
道人就在牆上畫了兩道門,用手敲了一下,裡面看門的就把門打開了。大家跑上前往里看,只見隱隱約約的人來往不斷,屏幔床桌,應有盡有。不一會兒有人把東西傳到門外,道人叫眾官的隨從接著放在亭中,並囑咐他們不要與裡面的人說話。一邊送,一邊接,只是相視而笑。不一會兒,亭內擺設已滿,而且非常豪華。美酒香氣撲鼻,熟肉熱氣騰騰,都是從牆上門裡傳遞出來的。眾官無不驚奇。亭子背靠湖水,每到六月時,幾十頃的荷花,一望無際。現在時值嚴冬,窗外一片空茫,只有一湖綠水。有個官員偶然感嘆說:“今天盛會,可惜無蓮花助興!”話音剛落,一個小吏突然跑來說:“荷葉滿塘綠了!”眾官大吃一驚,打開窗戶遠眺,果然滿湖青蔥,間雜有幾朵荷花。轉眼間,千萬朵荷花一齊開放,北風吹來,陣陣荷香沁人心脾。眾官派人划船去摘蓮花,遠遠看見小吏到了荷花深處;眾官無不嘆服。後來,他掉轉船頭,空手回來了。眾官問是什麼原因。小吏說:“小人划船去,見荷花在遠處,漸漸快到北岸時,又見荷花遠遠地在南邊。”道人笑著說:“這是幻化出來的假花。”眾官無不嘆服。後來,酒席散了,荷花凋謝了,突然颳起北風,荷梗盡被析斷,一朵荷花也不見了。濟東有個觀察公很喜歡這個道人,邀他回府,每天與他玩樂。
有一天,觀察公和客人飲酒。他家有缸家傳的好酒,每次只請客人喝一杯,不讓客人多喝。這天,客人喝了一杯後覺得味道很美,還想再喝。觀察公堅持說沒有了。道人笑著對客人說:“你這個貪杯老饕真要喝個夠,就向我要好了。”客人請求他。道人把空壺放在衣袖裡,過了一會兒拿出來,給每人斟了一杯,與觀察公家傳美酒的昧道一樣。大家喝了個一醉方休。觀察公很奇怪,去看自家藏酒的酒缸,發現封條沒動,裡面的酒卻被喝光了。觀察公又愧又怒,把道人當妖怪抓起來,拷打他。當杖剛打下去時,觀察公覺得自己大腿突然疼了一下;再打一下,自己屁股上皮開肉綻。道人雖然在階下喊叫,而觀察公坐的椅子上已血水淋漓。觀察公這才下令不再打道人,並趕走了他。道人離開濟東後,不知到哪裡去了。後來有人在金陵遇見他,見他穿著和以前一樣。問他的近況,他卻笑而不答。

關於作者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
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關於聊齋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
86年老版《聊齋》劇幕
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在他40歲左右歷時30多年完成的著作。“聊齋”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全書共有短篇小說520篇,題材非常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人獸,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了17世紀的中國的社會面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