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黃栝樓3個(去皮取瓤子,炒),忍冬3兩(即左纏藤),乳香1兩,蘇木2兩,沒藥1兩半,甘草節(炙)半兩(紅紋者)。 功效:止痛消腫,初發服之則消散,已成則易潰,既潰則生肌,常服活血補損,不患瘡痍。 主治:五發;打撲傷損。 用法用量:每用藥1兩半,無灰酒3碗,同藥入瓦瓶內,煮至1碗半,去滓。分為3服,空心日午臨睡服;如要常服,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每服1丸,細嚼,當歸酒下。打撲傷損,服至5丸即安。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 普濟方中藥方劑之寒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寒水石煮散 寒水丹寒濕相連湯 寒濕煎寒谷春生丹寒水散寒水石膏 寒戰咬牙湯 寒水石粉散寒水石散寒六合湯寒淋湯 寒解湯寒降湯寒通湯寒熱清脾飲寒濕神應藥酒 寒水膏寒水石粥寒水石湯寒水再造丹寒托里散寒涼降火湯 寒冰散寒脹中滿分消湯寒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