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三中

富錦三中

富錦市第三中學成立於1960年,前身是創建於1927年的富錦中學。它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學校,歷經50年的風雨歷程,在歷史發展的各個時期,培育了大批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學校發展歷史:1927年立校,後分校出富錦第一中學(現綏濱一中),於是更名為富錦三中,後來二次分校(由於綏濱立縣,原富錦一中更名為綏濱一中。),新校為現富錦一中。

學校簡介

富錦市三中紀念館 富錦市三中紀念館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61600平方米,學校總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現有三幢教學樓面積13850平方米,一幢學生食堂、一幢學生公寓樓共11200平方米,藝體館面積5000平方米,能容納2500多人,校史館面積1200平方米,一幢實驗樓1400平方米;擁有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實驗室各2個;有微機室、語音室各兩套,多功能電教大廳兩個;建有校園閉路電視系統、千兆校園網路中心和60個班級的數位化多媒體教學平台;圖書館藏書近10萬冊,數字圖書館藏書30萬冊;標準體育場2個,籃球場5個,排球場2個,網球場1個。

師資力量

現有教學班60個,在校生3500多名;教職工218名,專任教師180名;在職研究生學歷47人,本科學歷149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0名,中級職稱64人;有省級優秀教師、省級教學能手4名;省級骨幹教師6名;省級課題研究骨幹教師15人,地市級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26名;有佳市“十大名師”、富錦“十大名師”8人。

辦學理念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學校確立了“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體驗成功、順利成才的具有三中特色的“三成”教育辦學理念,堅持“以德立校、依法辦學。

學校校訓

修身尚學 自強不息

辦學模式

一.學校德育工作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以“三成”教育理念為統領,結合新時期德育工作特點和學校具體情況,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全(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和全程德育)、三心(細心、愛心、耐心)”德育模式。

1.全員德育即人人德育,人人都是德育的主體和德育對象,學校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由政教處、教科研室、團委具體策劃,學年組、班級、學生會具體實施的德育體系。定期召開“德育工作暨班級建設研討會”、“師德師風研討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成功舉辦“三成“教育研討會,送出教師參加學習培訓,聘請專家學者到校講學,舉辦班主任培訓班、班團幹部培訓班。採取多項措施提高德育隊伍整體素質和德育管理水平。構建師生多元化評價體系,為全校師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實現全員德育。

2.全面德育即事事德育,學校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寓德育於各種活動中,通過開展一年一度的的科技節、校園文化藝術節、運動會、紀念中國傳統節日、捐資助學等各種班團活動等。豐富德育內容、拓寬德育內涵,加強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生存與發展教育、“五愛五自”與團隊精神教育、民主與法制教育、公民道德與八榮八恥教育,並通過辦好家長學校,淨化校園周邊環境、不斷拓展德育途徑,增強德育實效。積極承擔省級心育課題,進行學生心理研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取得良好效果。

3.全程德育即時時德育,學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制定了不同年級的德育目標,高一注重習慣養成教育,高二注重目標教育,高三注重心理適應能力教育,建立《學生健康成長檔案》,全程跟蹤學生成長。

4.“三心”即“愛心、耐心、細心”。全校教師力求在成長上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在成功上鼓勵每一個學生,在成才上爭取每一個學生,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條件,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髮展奠定堅實基礎。

教育成果

一.學校的教學工作走“科研興教、質量強校、特色化辦學”之路,以“三成”教育理念為統領,構建了“在觀察中思考,在體驗中感受,在互動中領悟,在探究中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的‘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教學模式”。

1.學校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十五”期間承擔了國家級課題1個,省級重大課題6個,50多名教師獲國家和省級課題科研論文獎。出版各類書刊6種,創辦“富錦三中教育網”站。與黑龍江大學合作建立了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派出骨幹教師到澳大利亞、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參加培訓。更新教師理念,提高教科研能力,轉變教學行為,為每位教師的發展確立目標。人人爭做“六有”、“五勝任”教師,青年教師一年入門、三年勝任、六年成為骨幹、九年爭取成為名師。促進了“學習型”、“研究型”教師的成長,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現在,富錦三中是黑龍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進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學會雙語實驗學校,北大附中遠程教育合作學校,黑龍江大學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學校還充分發揮科研主陣地作用,有四項子課題順利通過了省總課題組的結題驗收,近80位教師獲得個人結題證書,100多篇科研論文獲獎。第三中學被評為省優秀實驗學校中語會“十五”重點課題“創新寫作實驗研究”實驗學校,黑龍江省“十五”規劃重大科研課題“心育研究”實驗基地。現在《在高中階段實施“三成”教育的實驗研究》已經成為“十一五”省級重點課題,《特殊群體子女心理問題表現及學校教育對策》及《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驗研究》都已成為省“十一五”立項課題。

2.學校堅持走“質量強校”之路,每年都舉辦“新教師匯報課”、“同課題教學競賽”、“風華杯教學研討會”、“名師示範課”、“教研組團體技能競賽”、“說課競賽”、“教案評比”、“教學案例評比”等各類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富錦市“探索杯”、佳市“菊化杯”等教研活動。嚴格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加強教學管理,在常規教學中著力增強教師的質量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在師生關係上注重民主與和諧,在教學上注重幫助與引導,在對待自我上強調診斷與反思,在對待他人上注重互助與合作,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學生學習課程的開發者、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使學生的學習真正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創新。

學校還自主研發編寫校本系列教材,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先後派出100多名教師外出觀摩培訓,形成了教學、科研、培訓相結合的教科研一體化格局,構建了教科研室、教研組、備課組三級教科研網路體系,發揮常規考核的引導作用、教科研課題的帶動作用和校本培訓的推動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學校堅持走“特色化辦學”之路,學校以“三成”教育理念為統領,針對高中學生成長問題,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德育的重要環節,拓寬途徑,及時檢測、轉化問題學生,保障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2007年9月,學校在中國教育學會的扶持下,成功啟動雙語教學實驗項目,成為市里首家中國教育學會雙語實驗學校,在現有數學、心理健康、生物、體育四個學科的基礎上,下半年將有雙語教師的培養基地長春師範學院的數學、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等6個學科教師到學校任教。我們將營造雙語氛圍,雙語禮儀隊,雙語校園廣播,雙語電視直播室,校園的各種標識都是雙語。今年我們在去年特長生招生45名的基礎上招收65名藝體特長學生。我們成立了田徑隊、籃球隊、桌球隊、速滑隊、管樂隊,我們將充分利用學校5000平方米的藝體館走發展藝體特長之路

治校方針

三.學校的管理工作實現制度化與人文化的和諧統一,以“三成”教育理念為統領,展現了制度嚴謹、布局科學、精神豐富的校園文化圖景。

近年來,學校加快了制度文化建設的步伐,先後制定了160項管理制度,編輯出版了《三中管理制度全集》,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行政、後勤、財務、教師、學生等多個管理方面進行制度細化,無論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還是師生的發展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學校區劃分明,布局合理,教學樓風格鮮明。既有歐式風格的教學樓、現代化的學生公寓,也有傳統風格的校史館、創新型的藝體館,位於北校區的校史館,為我市教育博物館。各學校校史均有展出,還建有常隆基紀念館、根雕藝術館、文化博物館。現正在籌建革命英雄烈士張進思紀念館,西部建有全市最大的現代化多功能藝體館,現已成為青少年活動中心,有籃球、排球、羽毛球場地、桌球室、體操健美室、聲樂室、器樂室、微機室、鋼琴室、美術畫室等。可開展藍、排球等各項體育比賽和全市大型文藝活動。南北校區逐步形成了東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匯聚地與融合區。學校精心綠化、美化、亮化,開展了教學樓主題文化建設,豐富了校園物質文化的內涵。

與此同時,學校每年春季都舉辦科技節,秋季舉辦藝術節,創辦兩刊:《教科研之路》、《紅楓》,辦起兩台:“校園廣播台”、“陽光電視直播台”,組建兩團:“教師合唱團”、“學生合唱團”,建立兩社:“文學社”、“書畫社”,開展兩壇:“教師發展論壇”、“學生髮展論壇”。這些都為學校的精神文化搭建了平台,最終形成了以“修身尚學、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為核心,以團結勤奮、開拓創新的校風、敬業愛生、嚴謹務實的教風和勤學多思、探索實踐的學風為支柱,以塑造教師奉獻精神、專業精神、創新精神為重點,以實施“三成”教育辦學理念為手段的富錦三中精神文化的總體風貌。

由於學校的科學化、人文化管理,學校教育工作喜結碩果,有多名學生在省市各級藝體比賽和學科競賽中獲獎,學校連續幾年高考創歷史新高。連續四年培養出市文科狀元,本科錄取率達68.5%,會考成績優異,辦學效益顯著提升,辦學影響逐年加大。

第三中學近年來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級文明單位、黑龍江省師德師風先進集體、黑龍江省依法治校先進集體、黑龍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黑龍江省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先進集體、黑龍江省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優秀集體、黑龍江省依法治校管理先進集體、佳木斯市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先進集體、佳木斯市師德先進集體、佳木斯市課改先進集體、佳木斯綠色學校、佳木斯市民主法治示範校、佳木斯市普法先進集體、佳木斯市級平安校園等。

辦學宗旨

黑龍江省富錦市第三中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遠大的辦學理想、優秀的教育質量、豐厚的文化底蘊,學校以優良的校風,紮實的學風,嚴謹的教風,嚴格的管理,嚴明的紀律,良好的秩序,優質的服務,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社會、家長和上級領導的高度讚譽,已成為一所學生嚮往、家長信賴、社會關注、發展強勁的學校。富錦市第三中學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全面促進師生髮展。向創建具備先進教育理念、高素質教師隊伍、一流基礎設施、優秀教育質量的優質普通高中,為高等院校和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並輸送素質全面、文化合格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的辦學目標邁進!

現任教師

(一四屆)

第三中學作為一個偏重文化發展的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出眾。目前富錦三中的如下:

部門職責相關人員介紹備註
管理部對校務進行管理王化泉(校長)2016 年已卸任第三中學校長,富錦市教育部數學調研員從三中建校工作至今
張金富(政教處主任)政治教師,主抓風紀,也負責假條審批1992年入校工作
王廣力(政教處副主任)物理教師,主抓風紀,也負責假條審批1992年入校工作
姜威(學年組長)物理教師,主抓治安,也負責假條審批2005年入校工作
於世勇(學年組長)英語教師,主抓教學,也負責假條審批1992年入校工作
鄧宇(教學組長)省級數學名師,主抓教學,也負責假條審批1992年入校工作
數學組負責數學教學工作馬輝,武海濱,康曉磊,張群等優秀的數學教師,教學以嚴謹為主其中多數為1992年入校工作
語文組負責語文教學工作孫丹竹,耿春福,張春艷,張季秋等優秀的語文教師,教學認真其中多數為1992年入校工作
外語組負責英語和俄語教學工作程俊平,侯冬明,閆一鳴,李松奎等優秀的英語教師,教學風格多樣閆一鳴老師2005年入校工作
張磊,周文新進英語教師,對學生關心,教風嚴格,是新秀中的佼佼者2014年秋季入校工作
歷史組負責歷史教學工作尚繼紅,劉宇博,倪冰欣等優秀的歷史教師,血液充滿活力 尚繼紅老師為首的在1992年入校
政治組負責政治教學工作張亞娟,李秀英,王雪,程岩等優秀的政治教師,工作務真求實其中多數為1992年入校工作
地理組負責地理教學工作周兆偉,陳帥等優秀的地理教師,知識淵博,講課方式風趣 陳帥老師在2014年入校工作
音樂組負責音樂教學及音樂特長訓練工作劉士強,趙妍,閆玉蘭音樂教師,擁有豐富的樂理知識劉士強在1992年入校工作,其他兩位在2005年入校工作
體育組負責體育教學及體育特長訓練工作許偉琦,於春雨優秀的體育教師,工作勤奮,體魄雄健兩位老師都在2014年入校工作

學校校歌

學校校歌

富錦三中的校歌名為《遠航》,由劉士強作詞作曲,曲風偏校園民謠,舒緩悠揚,具有濃厚的80年代的時代氣息。

一四屆的學生王英良曾對《遠航》進行詞曲改編,改編成一首具有強烈搖滾氣息的《遠航》。

陽光心理協會會歌

陽光心理協會是富錦三中的附屬組織,目前由高三優秀學生李志彬擔任會長,高二學生王新媛、亢麗任副會長。其會歌名為《陽光》,由王英良作詞,作曲,呂震編曲,分為王英良個人傾向的搖滾版本和被刪減掉部分歌詞的合唱版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