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和山風景區由三部分組成,山下服務區餐飲、住宿、停車、娛樂一應俱全;山腰綠樹成蔭,亭台樓榭,供人們消暑健身,每日在此跑步、登山、習武、休閒的人群絡繹不絕;山上除觀光旅遊外,也是宗教人士修行感恩的依託之處。每逢農曆四月初八,便有民間組織的廟會,邀請名家戲團助興,引得人們扶老攜幼,或看戲娛樂,或焚香朝拜,沿街兩行小商小販生意紅火,一派熱鬧景象。未來的太和山,定將為提升縣城文化品位、滿足人民民眾物質文化需求,起到積極的作用。
太和山道觀總計投資700餘萬元,建成大小廟宇52座,計有:祖師大殿,玉皇樓,佛祖殿,靈官廟,五龍宮,娘娘廟,及石碑門三座,樓門三座,碑亭一座,耳亭兩座,四大金鋼,十大元帥,元辰大殿等各路神廟四十八座.另有戲台一座住宿房窖38間孔.2003年至今還在山下綜合樓一棟.太和賓館一棟,辦公樓一棟.
太和山海拔1200餘米,在鄜州大地形成優美的自然景觀,山腰兩邊生就極為對稱的兩個泉眼,日夜不停地流淌著清涼的泉水;山的東西兩側,也對稱地伸出兩座山峰,猶如兩條蒼龍,與挺拔渾圓的太和山山峰形成二龍戲珠之勢;山下五水(牛武川水、小泉坡水、采銅川水、秋家溝水匯入洛水)徑流、五路(鄜宜路、鄜舊路、鄜銅路、鄜慶路、鄜延路)交織,古富縣有“五交城”之稱,即得名於此。更有趣的是,站在山頂俯瞰縣城,山腳下開闊平坦的北教場村如同一個碩大的手掌,伸出五指指向吉子灣、茶坊、縣城中心、秋家溝、岔口五條大川。周圍東山、西山、柏山、駱駝山四座山峰皆面朝太和山,形成四山仰望朝拜的景象。緩緩流過的洛河如同神來之筆,在沙梁街與縣城之間繪就了一幅圓潤逼真的太極八卦圖。在風和日麗的早晨,山川中漂浮著茫茫的白霧,太和山如同人間仙境一般。遊人到此,無不心曠神怡,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立足山頂,環顧四周,真乃“太和山廟古為勝,五水交匯龍戲鳳,群山環抱朝太和,風光明媚在山峰”。
太和山道觀是古老的道教文化活動場所,始建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據當地健在的老人回憶,曾目睹過隋朝立的石碑,可見最晚在隋朝即有道觀建於此地。此後歷經戰役,幾興幾毀,目前可資佐證的僅有明之天啟、清之康、乾三次重修之碑記。“文革”破“四舊”,太和山首當其衝,多有毀壞,僅存玉皇樓殘跡,“文革”前山上有石碑三十通,現僅存四通,最早的一通是明朝的,也為殘碑。其餘三通都是清朝年間復修山廟所立功德碑,字跡依稀可辨。
歷史
清光緒二十五年,鄜州城內有一賣粽子的農民宋高媧,大號宋漢貞,為人老實忠厚,每天騎著毛驢,駝兩筐粽子四處叫賣,勸人行善,所收布施用於重修太和山廟之用。所到陝北、渭北、甘肅、隆坊,不拘遠近皆一日往返。有好奇之人,暗循高媧蹤跡,只見毛驢四蹄騰空,如在霧中一般,轉瞬間便沒了身影。宋高媧在勸善的同時還說過許多預言,皆無根無據,玄之又玄之語,不為世人所信,但事後每每逢時成真,屢試不爽,後世之人方口服心服,尊宋高媧為“宋神仙”,而不知其名為宋漢貞。縣誌也有記載,“清光緒二十五年,富縣城內有位神奇之人名叫宋高媧,人稱‘宋神仙’,在采銅川受‘黃袍道人’點化,傳其無字真言,料事如神,無不應驗”。
太和山鐘樓所懸銅鐘為富縣寶室寺銅鐘,鑄造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距今已有1372年。銅鐘重三千斤,身高1.55米,鈕高15.5厘米,腰圍4.2米,口徑1.5米。大鐘的肩部鏤飾象徵佛教清淨界的展瓣蓮花。由幾何紋和葵紋組成的寬頻條紋把鐘體分為三部分。上部每面鑄飛天形象三個,中部鑄朱雀、玄武,底部三面,兩面各鑄一青龍、白虎,另一面鑄有三百一十八字的陽刻正書銘文一方,詳述了鑄造寓意、經過及鑄造人姓名。
太和山的朝天門外第一梯有台階三十三個,是為了紀念宋高媧每天騎驢每戶募集布施三十三文錢重修太和廟之舉。來至朝天門,兩側有漢白玉雕刻而成的九龍騰躍眼前。門樓有正門和兩個側門,門樓正中是玉皇樓三層,第二層為觀音殿,第三層為玉皇閣。玉皇樓東側為鐘樓,西側為鼓樓。鐘樓內懸有享譽“天下第一鍾”美稱的唐寶室寺銅鐘。走進太和山門樓,院內古柏參天,院正中為聚仙廳,“聚仙廳”三字為全國道協會長任法融所題。建築風格上圓下方,寓意天圓地方,為中國古代哲學中對宇宙的朦朧認識。廳內依次供奉著真武祖師、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銅體塑像。廳內現存清朝遺留的三通石碑,記載著兩次重修真武廟的經過。正殿為真武祖師大殿,坐落在院落的正北,兩側分別建有三清廟、龍王宮、財神廟等各路神仙廟宇52座,皆雕樑畫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