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共生腐生

寄生共生腐生,是異養的三種方式。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必須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方式,叫做異養(Heterotroph)。異養的相對是自養(Autotroph );植物基本上都是自養,動物基本上都是異養。異養包括共生,寄生和腐生三種方式。

寄生

定義

寄生是指一種生物長期或暫時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並從後者那裡吸取營養物質來維持其生活的一種種間關係。營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

分類

根據寄生的場所可把寄生物分為兩類:一是寄生在寄主體內的,稱為體內寄生物。如蛔蟲、絛蟲、血吸蟲、病毒等。二是寄生在寄主體表的,稱為體表寄生物。如虱、蚤、疥蟎等。根據寄生的久暫,可分為永久寄生和暫時寄生兩種。根據寄生對象可分為三類:一是專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體內才能生活,一旦脫離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為主,兼營寄生;三是兼性腐生,寄生為主,兼營腐生。大多數寄生物在其生活史中只寄生在一定的寄主中,但也有寄生物需要有兩個或更多個寄主,稱為轉主寄生。

危害

許多寄生者都有非常大的繁殖力或較強的生命力。寄生物的生命活動對寄主有多種危害,其影響的大小,取決於寄生物的數目多少、毒性大小以及被寄生者的抗性強弱。寄生的特點是一般不把寄主殺死,為了便於理解,可以把某些造成寄生死亡的寄生關係稱為類寄生。例如赤眼蜂把卵產在螟蟲的卵內,孵化出的幼蟲以螟蟲的卵為食,而導致螟蟲死亡。

寄生現象在動物界非常普遍,在植物界也很多,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中的菟絲子、檞寄生等。幾乎所有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沒有一種是不受寄生物侵害的,就連小小的細菌也受到噬菌體的寄生。

共生及分類

共生是指兩種生物相互依賴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種種間關係。按照雙方的利害關係,可分為三類:一是偏利共生關係,又稱共棲。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無利但也無害的一種關係。如藤壺可以固著在鯨或一些軟體動物的貝殼上,既得到了棲息地又得到了“宿主”的保護,還可以攝取“宿主”的一些殘食,但對“宿主”沒有危害。從廣義的角度看,植物的附生關係也屬於偏利共生關係。二是原始協作關係,又稱互惠。是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但兩者分開以後,各自都能正常生活的一種種間關係。因此它是一種暫時的合作關係,不是固定的聯繫方式。如寄居蟹和海葵的共同生活關係,某些鳥類和有蹄類動物的合作關係、稻田養魚等。中學教材中的“共棲”就屬於這一類。因此共棲概念可概括為:兩種或兩種以上各自能獨立生活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無害或對雙方有利的一種種間關係。三是互利共生關係,又稱專性共生。是指兩種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受益且相互依存,如果分開雙方都不能很好地生活甚至死亡。典型的例子是由真菌藻類互利共生而構成的複合有機體──地衣,又如白蟻與消化道內的鞭毛蟲類生物、人與消化道內的多種微生物、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關係等。從進化意義上說,共生關係比寄生關係更為高級。不同種之間從一方得利一方受害的寄生關係發展到一方得利一方無害的偏利共生關係是一次進化。有許多學者認為,寄生關係和互利共生關係是由偏利共生關係進一步演化而來的。

腐生

腐生是指以分解已死的或腐爛的動植物和其他有機物來維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凡營腐生生活的生物稱為腐生物,如大多數黴菌、酵母菌、細菌、放線菌和少數高等植物等。土壤腐生物是有機物分解和礦化作用的主體,是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必要環節。因此,腐生物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物防治

植物可由多種因素被引發各種病害,相較於以往的化學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安全低毒,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熱點的套用主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