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釋義
家庭成長教育包含“子女成長、智慧父母和家庭發展”三項內容,彼此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如,“子女成長”,涵蓋了子女的自信等素質品質、情商等基本能力和按年齡的分階段教育內容等;“智慧父母”,涵蓋了親職教育知識技能、父母個人發展和作為與成就內容等;“家庭發展”,涵蓋了人文環境等家庭模式、子女發展和夫妻共同進步內容等。
1.家庭
家庭:jiā tíng
家庭是指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種存在。家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是指一夫一妻制構成的社會單元;廣義的則泛指人類進化的不同階段上的各種家庭利益集團即家族。
2.成長
成長 :chénɡ zhǎng
(1) 長大;長成。 (2)向成熟的階段發展。
3.教育
教育 :jiào yù
(1)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
(2)用道理說服人使照著(規則、指示或要求等)做。如說服教育等。
4.家庭成長教育
Family Growth Education
家庭成長教育,即以父母為主、以家庭為單位,旨在培養子女社會化素質品質、父母綜合能力提升、家庭和諧發展的教育。
從社會設定來說,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設定之一,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制度和群體形式;從功能來說,家庭是兒童社會化,供養老人,是滿足經濟合作的人類親密關係的基本單位。從關係來說,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緣和收養關係的人們長期居住的共同群體。
傳統的教育對象是未成年人,場所是學校,方法是“說服”。但其目的卻是不明確的。“教育”從方法上講,原本是兩項內容,即“教”----指導、教化、說服等,和“育”----培育等。在教育的實踐中,“育”的直接意義就是“通過訓練培育人”。但從教育的角度看,成長教育觀念、親職教育觀念等,在不少國家地區還是比較模糊、不確切的。而且缺少作為社會人的成長教育意義。“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成長就應以其“社會性”為基本特質。作為“社會關係的總和”的人,其最基本的特質是具有社會意義的素質和智慧。
家庭成長教育
作為一項教育活動和教育內容,家庭成長教育的實施模式,在歐美等國家地區主要是“父母學習培訓與諮詢”、“孩子直接參與的青少年教育”和“納入學校課程的學校教育”等。前兩者,主要是由品質教育聯合會等各類機構承擔和建立的諮詢網路、教育機構推廣實施;後者,代表作如開始於八十年代初美國政府支持的、納入中國小課程內容的素質品質教育等。
以“子女成長”部分為例,家庭成長教育的分階段教育,是按子女成長階段劃分為0-36個月的嬰兒成長教育、3-6歲的幼兒成長教育、7-12歲的兒童成長教育、10-20歲的青春期成長教育和18歲後的青年成長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區別和有重點的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以適應各階段子女的成長特點和成長需求;同時,注重子女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和發揮自我教育的能動作用,以適應各階段子女對優秀成長的追求。
如,嬰兒期家庭成長教育,結合嬰兒腦系統功能發育,涵蓋了嬰兒”營養健康“、”智力啟蒙“、”陽光個性“、”語言智慧“、”成長搖籃“和”入園銜接“等6大部分內容,以及嬰兒的”認知系統“、”情感系統“、”自我意識系統“和'肢體運動"、"語言表達"、‘素質品質”等的發育發展教育。確保嬰兒成長教育成效的是,運用包括《載體教練技術》、《雙向訓練原理》等,以及《咬手與認知系統發育》、《認知升級與手的敏感期》、《母子情感與親子關鍵期》、《嬰兒依賴與獨立性培養》、《冒話與語言智慧》、《語言與嬰兒情感系統發育》、《親職教育方式與嬰兒智力發育》、《家庭公約與寶寶規範意識》、《互助合作懂禮貌》、《學會與小朋友打交道》等48個專題的實訓教學。
發展動態
家庭成長教育的發展,始於美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即形成了包括“子女成長、智慧父母、家庭發展”內容的專業體系。尤其是瑪格麗特博士等專家學者領導的康斐丹釋企業化推動,使之由家庭向社會延伸出跨年齡段和具有社會意義的Growth Education(成長教育)、Talent Education(成才教育)、Achievement Education(成就教育)、Mature Education(成商教育)和Successful Education(成功教育)的GTAMS哥塔摩思教育系統。
今天,家庭成長教育的觀念、理論和實操,已廣泛為人們接受。尤其是其成長教育的理念和素質品質教育的內容,更是得到了有關政府部門、教育行業、社會和家庭的廣泛認可。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家庭成長教育的“五大素質品質”教育內容,被納入美國中國小教育,結合在校教育特點確定為“信賴、敬重、責任、公平、關懷和公德”的品質教育。其後,歐美眾多相關教育機構(如,政府聯辦的重視品質同盟會和社會與企業承辦的品質教育聯合會等)承擔和建立起諮詢網路、教育機構推廣實施。
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Family),並確定其主題為“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康斐丹釋藉此確立家庭成長教育宗旨為:“幫助家庭迎接社會變化的挑戰,承擔教育下一代的社會責任”;並於2008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15周年之際,由康派(Confidenc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啟動GTAMS網路教育向全球推廣。
2014年5月14日,在北京舉辦的“國際家庭日”紀念大會上,世界家庭組織主席黛西致辭說:“家庭是社會的單元,也是我們能學會義務、責任感、和平、安寧、容忍等價值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