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思君見巾櫛,以益我勞勤①。
安得鴻鸞羽,覯此心中人②。
誠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③。
何言一不見,復會無因緣。
故如比目魚,今隔如參辰④。
注釋
①巾櫛(jié節):手巾、篦子,泛指洗梳用具。益:增添。這二句是說,見到你昔日用的洗梳用具,更加增添我思念的苦痛。
②覯(gòu夠):遇見。
③亮:實在,誠然。不遂:不能如願。悁悁:憂勞的樣子。
④故:從前。比目魚:指鰈魚和鮃魚。鰈負的兩眼都長在身體的右面,鮃魚的兩眼都長在身體的左面,兩種魚不合併不能遊行。古人常以比目魚來比喻恩愛夫妻。參辰:二星名,參在西方,辰在東方,兩星出沒互不相見。
白話譯文
翻出你用過的梳子與手巾,我的憂痛更加地深沉。
怎么才能插上大雁或鳳凰的翅膀,藉此飛到心上人的身旁。
縱然心裡清楚不可能如願,還是搔首撓耳揪心地思念。
為什麼一旦分別以後,再要相見就沒有了本來的情緣。
從前我們象比目魚形影不離,如今卻如同參星與辰星不得相見。
作品賞析
此詩寫思婦可見愛人用過的東西,又再度勾起心事。哪裡有那傳遞愛情的鴻雁,能遇見我的心上人?難道我們的緣分就從此斷了嗎?睹物思人,從一個小小的生活側面反映出她的愛戀。回憶往昔,相愛在一起,如今卻如那此出彼沒的參、辰二星一般,見不上一面。思來想去,無可奈何,唯願當初恩愛的人永遠不變心。
作者簡介
徐幹(170~217)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東漢末北海劇(今壽光境)人,自幼勤奮好學,15歲前就已能“誦文數十萬言”。由於他“發憤忘食,下帷專思,以夜繼日”,在20歲前便能“五經悉載於口,博覽傳記,言則成章,操翰成文”。徐幹所處的時代,正值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而徐幹卻專志於學。曹操幾次委任,他都稱疾不就。擅長辭賦,能詩,“其五言詩,妙絕當時”,曹丕極為讚賞。著作除《中論》外俱已散佚,後人輯的《徐偉長集》也已罕見。存詩八首,《齊都賦》一篇(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