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755年十一月設定河南節度使,管轄黃河南淮河北東到大海十三郡(汴州陳留郡、宋州、滑州、陳州、潁州、亳州、曹州、濮州、淄州、沂州、泗州、徐州、海州),節度使兼領陳留郡太守。
758年廢節度,改為汴州都防禦使,下轄汴州、宋州、徐州、泗州、海州、淄州、沂州。
759年,設滑汴七州節度使,下轄滑州、汴州、曹州、宋州、濮州;再設河南節度使,下轄徐州、泗州、海州、潁州、亳州、濮州。
760年,海州歸青密節度使,潁州、亳州歸鄭潁節度使,濮州歸鄆齊兗節度使。廢除後徐州、泗州歸淮西節度使。
761年,滑汴七州節度使歸淮西節度使,再設滑鄭汴節度使。
762年復設,管理汴州、宋州、徐州、兗州、鄆州、曹州、濮州、潁州八州,節度使兼領汴州刺史。廣德之後改稱汴宋節度使。
765年,滑鄭汴節度使改為滑濮節度使。769年,增加泗州,潁州歸屬澤潞節度使。
776年廢除,宋州、泗州歸永平節度使,曹州、兗州、鄆州、徐州、濮州歸平盧節度使,後來復設。
781年建號宣武軍,駐地宋州,下轄宋州、亳州、潁州。
784年閏十月,滑濮節度使改為汴滑節度使。
785年三月,汴滑節度使改為鄭滑節度使。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四月,升汴州為東都開封府,廢宣武軍號。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東都開封府復為宣武軍節度使,下轄汴州。
天成元年(926年),增領曹州。
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升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廢宣武軍號。
遼大同元年(947年)三月,遼國占領開封府,又改為宣武軍節度使。六月,後漢廢除遼國所置節度使,復為開封府。
轄區
宣武軍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長期管理汴州、宋州、亳州、潁州,相當於今天河南省封丘、開封、尉氏、柘城、沈丘以東,山東省單縣和安徽省碭山、亳州、渦陽、蒙城、阜陽、潁上等地。
歷代節度使
河南(汴宋)
•張介然(755年)
•李庭望(755年;安祿山)
•李隨(756年)
•李祗(756年)
•李巨(756年)
•賀蘭進明(756年—757年),因陳留為燕軍所陷,治彭城
•尹子奇(757年;安慶緒)
•張鎬(757年—758年)
•崔光遠(758年)
•安太清(759年;史思明)
•張獻誠(760年—764年)
•田神功(764年—774年)
•田神玉(774年—776年)
•李迥(775年)(遙領)
•李勉(776年)(未任)
•李靈曜(776年)
•李忠臣(776年—779年)
汴滑
•許叔冀(759年)
•張鎰(781年)(未任)
•李澄(784年)
宣武
•劉玄佐(785年—792年)
•吳湊(792年)(未任)
•劉士寧(792年—793年)
•李諶(793年—795年,親王遙領)
•李萬榮(793年—796年)
•董晉(796年—799年)
•陸長源(799年)
•劉全諒(799年)
•韓弘(799年—819年)
•張弘靖(819年—821年)
•李願(821年—822年)
•李{宀介}(822年)
•韓充(822年—824年)
•令狐楚(824年—828年)
•李逢吉(828年—831年)
•楊元卿(831年—833年)
•李程(833年—835年)
•王智興(835年—836年)
•李紳(836年—840年)
•王彥威(840年—845年)
•孫簡(846年—847年)
•劉約(847年),未上任即暴卒
•盧鈞(847年—850年)
•盧弘止(盧弘正)(850年)
•鄭朗(851年)
•崔龜從(851年—853年)
•劉瑑(853年—856年)
•裴休(856年)
•馬植(857年)
•鄭涯(857年—859年)
•畢誠(859年—860年)
•楊漢公(861年)
•令狐綯(861年—862年)
•李福(862年—863年)
•蔣伸(863年—864年)
•鄭處誨(864年—867年)
•李蔚(868年—870年)
•鄭從讜(870年—871年)
•歸仁晦(872年—873年)
•王鐸(873年—877年)
•穆仁裕(877年—879年)
•安某(879年—880年)
•康實(881年—883年)
•朱全忠(883年—907年)
另《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下》載紀王李慎子李莊有子汴州節度使李行禕,但當時未設汴州節度使,或有誤。
•王瓚(923年),副使
•李存審(924年),未任卒
•李嗣源(924年—925年)
•石敬瑭(927年—928年)
•李從厚(928年—929年)
•符習(929年—930年)
•李從曮(930年—933年)
•趙延壽(933年—935年)
•范延光(935年)
•李周(935年)
•楊光遠(935年—938年)
•盧文進(937年—938年),南吳立,遙領
•蕭翰(947年),遼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