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萬鄉

宜萬鄉

宜萬鄉隸屬於湖南省澧縣,位於東經111°40′53″,北緯29°51′58″,地處湖南省澧縣北部邊界,東鄰鹽井鎮,南界雷公塔鎮和中武鄉,西接金羅鎮,北抵湖北省松滋市萬家鄉。鄉政府駐蔡家坡,距澧縣縣城31公里。 2014年宜萬鄉轄萬花、新華、菊花嶺、宜萬嶺、福新、蔡家坡、雙家橋、洪橋共8個村和金馬社區,及一個園藝場。下設4個居民小組、66個村民小組。 宜萬鄉是湖南“省級生態鄉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宜萬鄉 宜萬鄉

解放前屬涔北鄉。

1956年6月,始設宜萬鄉。

1958年9月,改鄉為公社,宜萬鄉與中武鄉合併為宜萬人民公社。

1961年7月,中武從宜萬析出。

1984年4月,復名宜萬鄉,界溪河南岸。距縣城26公里。宜萬鄉鄉政府蔡家坡。有公路通縣城。

2015年,宜萬鄉、鹽井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鹽井鎮。

行政區劃

2014年,宜萬鄉轄8個村1個社區:萬花村、新華村、菊花嶺村、宜萬嶺村、蔡家坡村、雙家橋村、福新村、洪橋村,金馬居委會及66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宜萬鄉位於東經111°40′53″,北緯29°51′58″,地處湖南省澧縣北部邊界,東鄰鹽井鎮,南界雷公塔鎮和中武鄉,西接金羅鎮,北抵湖北省松滋市萬家鄉。總面積64.5平方公里。

氣候

宜萬鄉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向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過渡的地帶,其特點是年內溫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溫16.5℃,1月平均氣溫4.2℃,極端最低氣溫-13.5℃(1977年1月31日);7月平均氣溫28.7℃,極端最高氣溫40.5℃(1972年8月27日)。多北風,且風力大,多年平均大風日數為13天,風速大於17.1米每秒,歷年最大風速21.7米每秒。無霜期長,多年平均無霜期有264天,晝夜溫差年平均為8℃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770.6小時,平均降雨量為1273.7毫米,平均降雨日為142天,極端年最大降雨量1963毫米(1980年),極端最少降雨量為881.4毫米(1978年),降雨集中在4-9月,5-6月降雨最多,占全年降雨的29.4%。

地形地貌

宜萬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丘崗為主。境內最高峰雨觀山位於菊花嶺村,海拔648米,最低點楊家坪位於雙家橋村,海拔588米。 土壤類型為紅壤。

水文

宜萬鄉境內最大溪河為界溪河,從金羅鎮界溪流經全境,全長10千米,流域面積7平方公里。全鄉河網密度6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5億立方米,年排澇量6億立方米。全鄉有堰塘1499口,河壩126處,小(Ⅰ)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三座,有洈水、山門兩大水系灌溉境內。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止2014年,宜萬鄉有耕地面積35565畝。其中:水田29124畝,旱地6441畝。

養殖資源

宜萬鄉境內可利用養殖水面1.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境內水庫、當家堰塘等,年利用養殖水面有800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宜萬鄉轄區內有7316戶,20893人,其中男性10692人,占51.2%,農業人口19629人,占94%,全年新出生215人,人口以漢族為主,境內少數民族計150人。

民族

宜萬鄉常住人口中以漢族人口為主,另有少數民族:土家族。

交通運輸

2011年末,宜萬鄉有公交汽車線路5條,通往洪家、花瓦、宜萬嶺、友誼橋、鄭戈線,運營總里程達3.8萬千米,年客運量11萬人次。另有計程車15輛。

2014年,宜萬鄉境內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31千米。日均傳送30輛客車,日客運量60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1.5萬噸。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80輛,800噸位;客運汽車12輛、19座位;貨運量57.6萬噸,貨運周轉量80萬噸·千米。

經濟概況

綜述

宜萬鄉 宜萬鄉

1995年,宜萬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8694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206萬元,農業總產值3488萬元。

2002年,鄉、村集體企業陸續實行改制,民營經濟得以發展。個體私營企業456個,從業人員2800人,主要從事建材、油脂、農副產品加工、運輸、餐飲業。

2002年,宜萬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64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5579萬元、工業總產值7066萬元。

2011年,宜萬鄉新增工業項目9個,農業項目2個,擴建企業1個。全年完成招商引資9800萬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3個。

2014年,宜萬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2054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300萬元,農業總產值24754萬元。

農業

宜萬鄉 宜萬鄉

2011年,宜萬鄉耕地面積36870畝,人均1.8畝,林地面積31026畝。農業總產值2.27億元,比上年增加18%,占GDP的比重60%。

2011年,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2.1萬噸,其中水稻2萬噸,小麥24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糧棉油等,棉花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1700噸,可向社會提供1700噸商品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24萬畝,產量1.2萬噸,其中花生60噸,芝麻7噸;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2400噸。

2011年,畜牧業以生豬養殖為主,生豬飼養量3.4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牛飼養量0.27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家禽飼養量120萬羽,上市家禽70萬羽。生產肉類2327噸,其中豬肉2093噸,牛肉91噸,羊肉143噸;禽蛋3400噸;畜牧業總產值375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6%。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0.45萬畝,其中經濟林1.2萬畝,竹林0.1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林木覆蓋率30.43%,活立木蓄積量7.2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540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5200噸。

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720畝,產量530噸,漁業總產值2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1%。

2011年,宜萬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

工業

第二產業以服裝加工和農產品初加工為主。2011年,全鄉新增工業項目9個,農業項目2個,擴建企業1個。全年完成招商引資9800萬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3個:投資1500萬元新建牯牛崗生豬養殖協會、投資1500萬元新建鑫德源製衣廠、投資2000萬元續建活林木移植產業園。2014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2054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300萬元,農業總產值24754萬元。

財政

2011年,全鄉實現財政總收入923萬元,比上年增長1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比上年增長12%。

社會事業

教育

宜萬鄉 宜萬鄉

2011年末宜萬鄉有幼稚園5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4所,在校生786人,專任教師47人;國中1所,在校生420人,專任教師54人,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化

2011年末宜萬鄉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9個,藏書20000冊;文化行業專職從業人員3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金馬健身舞蹈隊、宜萬鄉中學教師藝術團等。

全鄉共有3個健身舞團隊,近200人次經常參加鍛鍊活動。有學校體育場4個,配備了相應的體育設施,每年上半年舉行一次運動會。2011年,宜萬鄉中學修建了“添翼少年宮”,內設體育室。

衛生

2011年末宜萬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6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8萬人,參保率達97%以上。

宜萬鄉衛生院始建於1953年,有醫務人員18人,病床30張。

2014年,宜萬鄉衛生院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總資產達458萬元,現有醫務工作人員26人,下轄9個村衛生室,年業務收入達300萬元。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有9個村(居)建垃圾池,組織專人清掃村民聚居點和主要道路。

社會保障

2005年,宜萬鄉有1所敬老院建成,坐落於蔡家坡村南街,全鄉供養五保老人132人,其中40人入住1個敬老院集中供養。同年,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2006年,參加合作醫療人數達1.3萬人,參合率為72%。啟動貧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有510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待遇保障。2014年,全鄉157名五保人員全部落實供養政策,其中40人入住鄉敬老院集中供養,分散供養117人,年救助金33.7萬元;1.9萬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1%;有534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領取低保資金60.8萬元。

風景名勝

宜萬鄉 宜萬鄉

花瓦寺塔

又名寶塔寺塔,位於宜萬鄉東北角的萬花村。該塔始建於唐末宋初年代,為實心磚塔,平面呈八邊形,通高22米,塔基直徑6.1米,高約3.5米。塔基實為地宮,正北面有一道拱門,可入內,砌一八方攢頂式藻井,下闢佛龕,供佛像一尊。塔體結構風格均保持了五代的特徵,是湖南省唯一保護完好的北宋初期磚塔,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83年被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納入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察對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