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1年5月12日,江蘇省宜興市道教協會為修繕一新的城隍廟之神像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典禮。江蘇省道教協會、宜興市委統戰部、張渚鎮政府等有關領導及前來進香、觀禮者萬餘人參加了典禮。
城隍廟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3公里處的張渚鎮境內,該廟始建年不詳,曾於清代道光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時期,因遭敵機轟炸,致使廟宇建築毀壞過半。僅存大殿三間,戲樓五間。
為滿足廣大信教民眾的需求,城隍廟於2000年12月8日正式開放。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過修繕,煥然一新,成為宜興市又一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
典禮後,經師們在道樂聲中,按照道教儀軌為神像開光,並誦經祈禱國泰民安。
歷史
甫靖法師清法祿見”。元朝繼續崇道,至元年間,道士任志真、王德仁等奉國師掌教大宗師洞明真祁法旨,潛心化緣,殫其家財,在王母洞基址上“起蓋殿閣十數間,以及三清、四帝、五祖、七真、諸仙聖像煥然一新”。布施者宋志真、沈妙真等男女道徒500餘人,可見道教當時在這一帶村莊傳播之廣。元代以後道衰佛盛。明清以降,這裡多數廟宇為僧人占據,但仍有許多道教遺蹟。例如:北仙洞的王母閣,南仙洞黑龍洞的道人肉身像,神屬洞的三清像等等。姑射山不僅山奇寺幽,景色宜人,而且有多姑射仙洞歷代遊客眾多。元代王惲詩說:“幽岩洞如瞰陰壑,洞口飛甍駕虛閣;真仙乘龍今何在?香火千年事如昨”。遊客進山或騎驢乘馬,連鑣結騎;或負笈持杖,心意悠悠;或約同心之侶,或攜知己之儔。風塵僕僕而來,“或來問道,或欲參禪”,或為尋幽於仙境,或思鍊汞於神山。在仙洞區登石陘,攀叢林,涉山澗,陟崢嶸,“跨觀音之高閣,謁仙子之洞靈”,睹諸神之殊形,觀粉壁之丹青。面對澗濤山色,仙閣瓊宇,或吟誦詩文,或繪畫寫生,或對景遐思,或放情山野。有的揮琴瑟而歌鄭曲,有的為仙弈而開芳筵;有的盡興而歸,有的則留連忘返,依依不捨,鸞轡頻回。詩賦中評價仙洞景區“崑崙無以奢,蓬島莫比倫”,似乎不算過分。如今,南仙洞已基本上修復,公路已經開通。姑射仙洞將以其固有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們前來遊覽觀光。種多樣的植物和動物江蘇省宜興市道教協會為修繕一新的城隍廟之神像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典禮。江蘇省道教協會、宜興市委統戰部、張渚鎮政府等有關領導及前來進香、觀禮者萬餘人參加了典禮。城隍廟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3公里處的張渚鎮境內,該廟始建年不詳,曾於清代道光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時期,因遭敵機轟炸,致使廟宇建築毀壞過半。僅存大殿三間,戲樓五間。為滿足廣大信教民眾的需求,城隍廟於2000年12月8日正式開放。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經過修繕,煥然一新,成為宜興市又一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典禮後,經師們在道樂聲中,按照道教儀軌為神像開光,並誦經祈禱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