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來高速公路

宜來高速公路

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簡稱宜來高速公路,宜來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網規劃"七縱五橫三環"中"橫五"陽新至來鳳高速的西段,其東段陽新至宜都段部分路段已建成通車,其餘路段均已開工建設。宜來高速公路全長約180公里,其中宜昌境段約90公里,恩施州境段約90公里。

建設過程

2012年12月21日,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簡稱宜來高速公路)鶴峰(容美)至宣恩(當陽坪)段工程初測初勘外業通過專家驗收。

2014年11月,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五峰段環境影響評價目前進入公示階段。該段高速公路建設里程94.32公里,總投資為136.5億元。預計2015年底開工建設,2018年全線通車。

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五峰段路線起點接宜張高速設定漁洋關互通,途經漁洋關北、上跨漁陽河和改建的陸漁一級公路,之後在茶店子附近上跨柴埠溪河,在黑林溝處設定柴埠溪停車區,在北岩坪設定柴埠溪互通,穿過馬鞍橋後,在廟坪設定長樂坪服務區、在高家嶺設定後河停車區、在吳家坪處設定灣潭服務區等,在周家灣附近與宜來高速鶴峰段相接。

線路控制點將把柴埠溪旅遊區、長樂坪、後河國家自然保護區、北風埡、灣潭鎮、灣潭土家文化景區等串起來。

開工建設

2017年9月27日上午10時18分,隨著一陣清脆的鞭炮響聲,禮花升空,由中鐵大橋局六公司承建的宜來高速鶴峰東段土建二標項目在恩施州鶴峯縣容美鎮廟灣村正式破土動工,標誌著該項目建設拉開了序幕。

據悉,宜來高速鶴峰東段土建二標標段全長19.4km。標段內主要有路基、橋樑、隧道等工程。其中本標段內共有15座橋及1座互通式立體交叉,合計橋樑長度左幅7907m,右幅8227m(含互通主線橋),占整個標段長度的41.6%。隧道2座,左幅6162m,右幅6190延米長,占整個標段長度的31.8%,橋隧占整個標段長度的73.4%。

為了快速有序推進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該項目部領導班子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積極與當地政府、周邊百姓加強溝通,取得了政府及人民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充分發揮了大橋人“超越自我”的精神,實現了先期開工目標,為項目全面開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設意義

一是建成宜來高速公路有利於完善全省及整個武陵山區高速公路路格線局。宜來高速的建成標誌著全省“橫五線”的全線貫通,它將成為湖北省南部東西向的交通大動脈,從根本上扭轉恩施州南四縣先西進再東出的高成本逆向流動局面,同時將成為武陵山區東南部聯接鄂渝湘黔周邊地區的交通大通道,宜來線的貫通還將成為緩解滬渝高速宜恩段交通壓力的重要輔助通道,經濟社會效益明顯。

二是建成宜來高速公路有利於確保湖北省“十二五”交通規劃目標的全面實現,同時也能確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內縣縣通高速的戰略目標的實現。

三是建成宜來高速公路有利於加快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步伐。鄂西南五縣是湖北省集民族風情、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區域。打通該條通道,不僅可以解決鶴峰、來鳳、五峰、宣恩、鹹豐等縣交通出口快速通道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神農架、長江三峽等風景區與湖南省張家界、湘西風景區連為一體,形成武陵地區的大旅遊格局。對振興湖北旅遊、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維護民族地區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是建成宜來高速公路有利於徹底解決鄂西南快速出口通道問題。宜張高速的建設將給我縣東邊的漁關等鄉鎮帶來便利,但我縣的大部分鄉鎮均分布在西邊宜來高速公路附近,受地理條件限制,漁關以西現有公路坡陡、彎急、經過高山雪嶺地段較多,道路交通事故不斷,安全隱患十分突出,每年冬天,由於道路封凍時間較長,嚴重製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宜來高速公路的建成將徹底解決我縣及鶴峰、宣恩、來鳳等縣快速出口通道問題。

五是建成宜來高速公路有利於加快五峰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五峯縣是全省七個脫貧致富奔小康試點縣之一,境內的水能、生物、礦產、土地、旅遊等自然資源豐富。儘快修通宜來高速公路,有利促進五峰資源深度開發,將五峰建成全省山區經濟強縣的目標,對加快五峰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