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之戰[三國時期著名戰役]

定軍山之戰[三國時期著名戰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自陽平渡過沔水,駐於定軍山,夏侯淵率軍相爭。劉備率精銳萬餘人,分十部夜襲張郃,張郃率親衛奮戰反擊,劉備不能克,夏侯淵派張郃守備鹿角東部,自率精銳守備鹿角南部,劉備於是全力猛攻張郃,張郃不敵,夏侯淵遂分軍一半往救張郃,於是劉備又在走馬谷採用燒圍角之策,趁夏侯淵前去救火,派討虜將軍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淵軍,夏侯淵遂戰死。謚曰愍。

基本信息

背景

定軍山 定軍山

建安十九年(214年),當劉備破劉璋、攻克成都後不久,曹操也攻占漢中。漢中與蜀唇齒相依,蜀若不控制漢中,它的京師成都的安全就時刻要受到曹軍的威脅。因此劉備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入漢中,進屯漢中西面的門戶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與曹軍守將夏侯淵爭奪漢中,但兩軍相持一年多,互有勝負。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復率蜀漢大軍進擊漢中,與張郃守備的陽平一線酣戰連年而未有突破性進展。攻的艱難,守的頑強。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聽從法正的謀劃,率軍強渡沔水,直插定軍山,占據了定軍山有利的地形,曹軍夏侯淵部來爭,定軍山之戰就此打響。

過程

定軍山之戰 定軍山之戰

此前,張郃統兵進攻張飛鎮守的巴西,被張飛擊敗,幾乎是全軍覆沒,隻身逃回定軍山,夏侯淵本欲堅守,法正設計奪取定軍山對面的高山使曹軍失去地利,迫使夏侯淵主動出擊,又以逸待勞,避朝銳,擊暮歸,一舉擊敗定軍山守軍,夏侯淵也陣亡於亂軍之中。張郃留守的大營兵力微薄,抵擋不住,撤往漢中,定軍山失守。此戰居功最高者非法正孝直莫屬,可惜英年早逝,失此奇謀之士,蜀漢痛失棟樑之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一月,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法正向劉備進言:“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遂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建議劉備乘機攻取漢中:“此蓋天以予我,時不可失也。”劉備採納此建議,遂決定發兵北進,攻取漢中.

次年春,劉備以諸葛亮總理益州(今成都)後方兵糧補給,以征虜將軍巴西太守張飛、平西將軍馬超等率吳蘭、雷銅等將,先進攻下辨(今甘肅成縣);劉備與法正率翊軍將軍趙雲、討虜將軍黃忠、牙門將軍魏延等,向漢中進軍。時曹操已進爵為魏王,以征西將軍夏侯淵駐守陽平關(今勉縣老城西),平寇將軍徐晃駐軍馬鳴閣道(今四川廣元西北),蕩寇將軍張郃守廣石(今勉縣西)。

二月,張飛進攻固山(今甘肅成縣南山),揚言要斷曹洪軍後路。曹洪進擊張飛、吳蘭。吳蘭戰敗,被斬殺。張飛、馬超引兵退走。

四月,劉備攻馬鳴,派將軍陳式斷絕馬鳴閣道。魏軍徐晃率兵截擊,陳式軍墮落山谷傷亡眾多。不久,馬鳴閣道為劉備軍攻克。劉隨即進攻廣石及陽平關,夏侯淵與徐晃、張郃集兵抗擊,劉備屢攻不克,遂急書益州增兵。諸葛亮徵詢從事楊洪意見,洪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於是諸葛亮迅速調集兵力,派往漢中,增援劉備。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久攻陽平關仍未克,乃引軍南渡漢水,於定軍山前紮營。夏侯淵率兵前來爭山,築圍與劉備軍相峙,自率輕兵守南圍,以張郃守東圍。劉備軍乘夜先攻東圍,張郃軍首戰不利,淵分兵助郃。於是劉備用法正計策,命黃忠數次鼓譟而不攻,使夏侯淵鬆懈戒備,而後突然進攻南圍,摧鋒進擊,勢不可擋,淵軍大敗,黃忠刀劈夏侯淵於定軍山下。

夏侯淵死,張郃急忙退守陽平關。魏軍失帥,慌亂不知所為。督軍杜襲和司馬郭淮號令軍中:“張將軍國家名將也,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舉張郃為主將,出兵安陣,軍心方定。

次日,劉備欲再渡漢水攻陽平關。魏軍諸將以為眾寡不敵,欲以水為陣阻擊劉備軍。郭淮認為:“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陣,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之,備可破也。”劉備見魏軍退後遠水布陣,遲疑而不敢渡江。

三月,魏王曹操以漢中危急,自長安出斜谷道,親臨漢中指揮作戰。劉備集中兵力,扼險據守,不與交鋒,拖延時間,消耗魏軍。劉備派黃忠引兵襲取魏軍北山下糧庫,黃遲遲未回,又派趙雲率數十騎前往偵視。趙與魏軍突然遭遇,即勇猛衝其前陣,魏軍大亂,趙且戰且退。魏軍散而複合,追至趙雲營下。時沔陽長張翼正想關閉營門據守,趙雲玩起了“空城計”,讓兵士大開營門,偃旗息鼓。魏軍到趙雲營前,疑有埋伏,不敢再追而回。此時,趙雲令士卒擂鼓震天,以勁弩於後追射,魏軍驚駭慌亂,自相踐踏,墮入河水溺死者無數。次日晨,劉備至趙雲營視察,贊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魏軍與劉備軍對峙月余,士卒逃亡甚多,軍糧接應不上,士氣低落。五月,曹操以“雞肋” 為口令放棄漢中,撤軍北還。

七月,劉備自立漢中王,於沔陽(今勉縣)舊州鋪築壇,陳兵列眾,馬超等46人上書東漢朝廷,請立劉備為王。群臣陪位,讀祭訖,戴上王冠,就王位。以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率兵屯守漢中。劉備率兵回成都,次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從此,漢中遂成為蜀漢的北大門、諸葛亮伐魏的根據地。

定軍山下擺戰場,刀劈夏侯陣前亡。這一戰,奠定了蜀漢基業,開闢了三國鼎立局面,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戰。從此,中國進入了三國時代。

描述

《三國演義》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卻說孔明分付黃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計議而行。吾隨後撥人馬來接應。”黃忠應允,和法正領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將不著言語激他,雖去不能成功。他今既去,須撥人馬前去接應。”乃喚趙云:“將一枝人馬,從小路出奇兵接應黃忠:若忠勝,不必出戰;倘忠有失,即去救應。”又遣劉封、孟達:“領三千兵于山中險要去處,多立旌旗,以壯我兵之聲勢,令敵人驚疑。”三人各自領兵去了。又差人往下辨,授計與馬超,令他如此而行。又差嚴顏往巴西閬中守隘,替張飛、魏延來同取漢中。

卻說張郃與夏侯尚來見夏侯淵,說:“天盪山已失,折了夏侯德、韓浩。今聞劉備親自領兵來取漢中,可速奏魏王,早發精兵猛將,前來策應。”夏侯淵便差人報知曹洪。洪星夜前到許昌,稟知曹操。操大驚,急聚文武,商議發兵救漢中。長史劉曄進曰:“漢中若失,中原震動。大王休辭勞苦,必須親自征討。”操自悔曰:“恨當時不用卿言,以致如此!”忙傳令旨,起兵四十萬親征。時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也。

曹操兵分三路而進:前部先鋒夏侯惇,操自領中軍,使曹休押後,三軍陸續起行。操騎白馬金鞍,玉帶錦衣;武士手執大紅羅銷金傘蓋,左右金瓜銀鉞,鐙棒戈矛,打日月龍鳳旌旗;護駕龍虎官軍二萬五千,分為五隊,每隊五千,按青、黃、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馬,並依本色:光輝燦爛,極其雄壯。不一日,軍至南鄭。曹洪接著,備言張郃之事。操曰:“非郃之罪,勝負乃兵家常事耳。”洪曰:“目今劉備使黃忠攻打定軍山,夏侯淵知大王兵至,固守未曾出戰。”操曰:“若不出戰,是示懦也。”便差人持節到定軍山,教夏侯淵進兵。劉曄諫曰:“淵性太剛,恐中奸計。”操乃作手書與之。使命持節到淵營,淵接入。使者出書,淵拆視之。略曰:“凡為將者,當以剛柔相濟,不可徒恃其勇。若但任勇,則是一夫之敵耳。吾今屯大軍於南鄭,欲觀卿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夏侯淵覽畢大喜。打發使命回訖,乃與張郃商議曰:“今魏王率大兵屯於南鄭,以討劉備。吾與汝久守此地,豈能建立功業?來日吾出戰,務要生擒黃忠。”張郃曰:“黃忠謀勇兼備,況有法正相助,不可輕敵。此間山路險峻,只宜堅守。”淵曰:“若他人建了功勞,吾與汝有何面目見魏王耶?汝只守山,吾去出戰。”遂下令曰:“誰敢出哨誘敵?”夏侯尚曰:“吾願往。”淵曰:“汝去出哨,與黃忠交戰,只宜輸,不宜贏。吾有妙計,如此如此。”尚受令,引三千軍離定軍山大寨前行。

卻說黃忠與法正引兵屯於定軍山口,累次挑戰,夏侯淵堅守不出;欲要進攻,又恐山路危險,難以料敵,只得據守。是日,忽報山上曹兵下來搦戰。黃忠恰待引軍出迎,牙將陳式曰:“將軍休動,某願當之。”忠大喜,遂令陳式引軍一千,出山口列陣。夏侯尚兵至,遂與交鋒。不數合,尚詐敗而走。式趕去,行到半路,被兩山上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前進。正欲回時,背後夏侯淵引兵突出,陳式不能抵當,被夏侯淵生擒回寨。部卒多降。有敗軍逃得性命,回報黃忠,說陳式被擒。忠慌與法正商議,正曰:“淵為人輕躁,恃勇少謀。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忠用其謀,將應有之物,盡賞三軍,歡聲滿谷,願效死戰。黃忠即日拔寨而進,步步為營;每營住數日,又進。淵聞之,欲出戰。張郃曰:“此乃反客為主之計,不可出戰,戰則有失。”淵不從,令夏侯尚引數千兵出戰,直到黃忠寨前。忠上馬提刀出迎,與夏侯尚交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歸寨。余皆敗走,回報夏侯淵。

淵急使人到黃忠寨,言願將陳式來換夏侯尚。忠約定來日陣前相換。次日,兩軍皆到山谷闊處,布成陣勢。黃忠、夏侯淵各立馬於本陣門旗之下。黃忠帶著夏侯尚,夏侯淵帶著陳式,各不與袍鎧,只穿蔽體薄衣。一聲鼓響,陳式、侯夏尚各望本陣奔回。夏侯尚比及到陣門時,被黃忠一箭,射中後心。尚帶箭而回。淵大怒,驟馬逕取黃忠。忠正要激淵廝殺。兩將交馬,戰到二十餘合,曹營內忽然鳴金收兵。淵慌撥馬而回,被忠乘勢殺了一陣。淵回陣問押陣官:“為何鳴金?”答曰:“某見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數處,恐是伏兵,故急招將軍回。”淵信其說,遂堅守不出。

定軍山 定軍山

黃忠逼到定軍山下,與法正商議。正以手指曰:“定軍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險道。此山上足可下視定軍山之虛實。將軍若取得此山,定軍山只在掌中也。”忠仰見山頭稍平,山上有些少人馬。是夜二更,忠引軍士鳴金擊鼓,直殺上山頂。此山有夏侯淵部將杜襲守把,止有數百餘人。當時見黃忠大隊擁上,只得棄山而走。忠得了山頂,正與定軍山相對。法正曰:“將軍可守在半山,某居山頂。待夏侯淵兵至,吾舉白旗為號,將軍卻按兵勿動;待他倦怠無備,吾卻舉起紅旗,將軍便下山擊之:以逸待勞,必當取勝。”忠大喜,從其計。卻說杜襲引軍逃回,見夏侯淵,說黃忠奪了對山。淵大怒曰:“黃忠占了對山,不容我不出戰。”張郃諫曰:“此乃法正之謀也。將軍不可出戰,只宜堅守。”淵曰:“占了吾對山,觀吾虛實,如何不出戰?”郃苦諫不聽。淵分軍圍住對山,大罵挑戰。法正在山上舉起白旗;任從夏侯淵百般辱罵,黃忠只不出戰。午時以後,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後人有詩讚黃忠曰:“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發,風迎雪刃揮。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獻馘功勳重,開疆展帝畿。”黃忠斬了夏侯淵,曹兵大潰,各自逃生。黃忠乘勢去奪定軍山,張郃領兵來迎。忠與陳式兩下夾攻,混殺一陣,張郃敗走。忽然山傍閃出一彪人馬,當住去路;為首一員大將,大叫:“常山趙子龍在此!”張郃大驚,引敗軍奪路望定軍山而走。只見前面一枝兵來迎,乃杜襲也。襲曰:“今定軍山已被劉封、孟達奪了。”郃大驚,遂與杜襲引敗兵到漢水紮營;一面令人飛報曹操。

《三國志》

諸夏侯曹傳

太祖還鄴。留淵守漢中,即拜淵征西將軍。二十三年,劉備軍陽平關,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跳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謚曰愍侯。

關張馬黃趙傳

建安二十四年,(黃忠)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遷征西將軍。

條件與結果

條件

定軍山之戰是偶然的,它的結果具有戲劇性因素。然而在偶然的戲劇性效應的背後,卻有著必然的聯繫,有其發生的時局和條件因素。這發生條件的大背景就是劉備發動的奪取漢中的戰役。218年,劉備率蜀漢大軍進擊漢中,與張郃守備的陽平一線酣戰連年而未有突破性進展。攻的艱難,守的頑強。219年春正月,劉備尋求到了一個很好的戰機。搞了一次夜間突襲,燒掉了張郃防線的一個鹿角,並且與張郃的親兵衛隊展開了肉搏戰,這就打破了劉、曹軍相持連年的僵局。而僵局一旦被打破,運用戰略戰術的空間也就活躍了起來,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是夏侯淵的守備集團與劉蜀的進攻軍團相持連年,緊張疲憊。張郃圍鹿角被燒,曹、劉軍展開肉搏戰就是絕繩之開始。第三個條件是劉備以傾國之力,以高壓勢態取漢中,兵源和後勤補給源源不斷地得到了保障。而夏侯淵的漢中守備集團雖然強硬,但是在相持連年的戰爭中,沒有得到外部的補給和增援,儘管劉備的偏師吳蘭、雷同被曹軍所吞,陳式控扼的馬鳴閣道被徐晃所襲,但曹軍在夏侯淵殞沒前未有增援部隊和戰爭物資靠近漢中。第四,張郃防線出了險情,夏侯淵分半兵助郃以加固除險,而自將兵力卻削弱了。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看到了機遇與突破口,避實就虛,南渡沔水,直插定軍山,又放了一把火,燒得夏侯淵亂了方寸,顧此失彼而神智恍惚。劉備抓住了“淵救火”的時機,造成了“一戰斬淵”的定軍山大捷的戰果。{卡通片另說,淵睡,黃忠砍之}

結果

夏侯淵喋血定軍山,帶來了一系列後果。首先就是曹魏定軍山陣地的丟失,曹軍的防禦體系被打亂,軍心動搖,群龍無首,防禦的戰鬥力顯著下降。迫使疾病纏身的郭淮也強支病體,挺身出戰。其次,漢中爭奪戰的戰場已不局限於陽平之地,爭奪的回合與較量的範圍迅速擴展。第三,蜀軍士氣高漲,攻勢凌厲,越戰越勇,給曹軍造成了節節敗退的局勢,並且使之繼續損兵折將,夏侯德、韓浩等相繼戰死。這就使曹操在長安也坐不住了,不得不於219年3月再一次親率大軍,疾馳漢中,企圖扭轉漢中戰局,挽回敗績。而到了漢中與劉備相持月余,亡者日多,魏將王平也投靠了劉備。曹操覺得漢中爭奪戰已無利可圖,以“雞肋”相喻而撤出漢中守備軍團,很惋惜地撤離了漢中戰場。

歷史評價

定軍山之戰是漢中之戰的一部分,是漢中爭奪戰的前奏,也是打破蜀魏兩軍漢中長久對峙僵局的關鍵一役。

夏侯淵血灑定軍山,從某種意義上說,又成就了蜀漢老將黃忠的英名和蜀漢王朝的事業。黃忠因殺了夏侯淵而從“討虜將軍”進位為“征西將軍”,劉備在漢中稱王時又擢拔其為“後將軍”,位與關羽、張飛、馬超同列。因夏侯淵的離世和定軍山的失守,而使劉備在漢中戰事中的成果不斷擴大,以至於曹操親臨漢中也挽回不了敗失漢中的結局。曹軍於219年5月撤出漢中戰場,也就默認了與劉備繼赤壁之戰後又一次較量的失敗。從此,漢末軍閥混戰的局面被鼎立態勢所取替,三分天下的格局得以確立,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段——三國。

正如曹操在漢中所言,他在完成了對荊州、漢中的爭奪後,未能一舉發動對益州的爭奪,是不明智的。這樣戰略部署的後果是導致了劉備最終在巴蜀立足腳跟,進而為保障川中的地盤,轉而向漢中等地發動進攻,從而延伸了劉氏集團在西南以及長江上游的勢力範圍,為最終三國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