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官學
國家的中央官學,在漢朝正式創辦。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紛亂,官學時興時廢,及至唐朝,中央官學繁盛,制度完備,南宋以後逐漸走下坡路。到了封建社會後期,中央官學逐步衰敗,成為科舉制度的附庸,名存實亡。清朝末年,完全被學堂和學校所代替。根據中央官學各自所定的文化程度、教育對象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可將整箇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央官學分為最高學府、專科學校和貴族學校三大類。
最高學府
太學和國子監是中國封建國家的最高學府 ,是封建王朝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太學和國子監在辦學育才、繁榮學術、發展中國古代文化科學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歷代太學、國子監都注重考試。但考試形式方法不盡相同。漢初定歲試,後實行二歲一試。考試分口試、策試和設科射策。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更定課試之法,每兩 年考一次 ,不限錄取名額,以通經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職。這種注重課試、以試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祿、任人唯親的制度,對於選拔封建賢德之才,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當時世界教育史上也屬罕見。唐代中央官學的旬試、歲試、畢業試;宋代太學的三舍試法;明清國子監一年積滿八分為合格的積分試法,都可看成是漢朝太學課試方法的繼承和發展。太學、國子監強調自修、自由探究學術。漢代尤是。以後歷代均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揚漢代太學這一優良傳統,並培養出許多大學問家。
歷代發展
先秦
先秦是道家大發展的時期,它人物眾多,流派紛呈,蔚為大觀,並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過楚國與齊國稷下學宮的大力發展,以至於在戰國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說的“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局面。
漢朝
黃老學在漢代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統治者集團信奉黃老之學,由是黃老思想全面運用於漢初政治,達到了“文景之治”的繁榮。從學術角度看,《淮南子》、河上公《老子章句》、《老子指歸》的許多觀點都反映出黃老思潮的影響;受現實影響,西漢道家多以老子思想為依據批評政治,討論國是。影響所及,如《史記·外戚世家》載漢景帝之母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漢景帝則“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敕令朝野,悉諷誦之”。黃老之書升格為經在漢武帝尊六經之前。這些都為其後在民間繼續發展奠定了根基。
在漢朝初年,人們一般都說“黃老之學”,漢初的“文景之治“就被認為是黃老之學的又一次成功的政治實踐。直到曹魏以降,上流社會大搞文化沙龍,又隨著政治空氣的窒息,關注時政的黃老逐漸滑向了談虛論玄,道家由“外王”轉向了“內聖”,這才有了老莊並稱,進入了莊子之名最顯的魏晉玄學時代。四子真經所代表的玄學是除了儒學外唯一被定為官學的學說。
魏晉
玄學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哲學與學說,是那個時代的學術主潮。所謂“玄”,即《老子》所講“玄之又玄.謂。西漢之揚雄在《太玄·玄攤》中說:“玄者,幽攤萬類,不見形者也。”魏之王弼在《老子指略》解釋道:“玄,謂之深者也。”玄學以《老子》的“無為”之論,《莊子》蔑視禮法的態度和《周易》的神秘主義合為主旨,以道解易又符合先秦兩漢道家易思想。《老子》又稱《道德經》,《莊子》又稱《南華經》,此二書又被稱為“玄宗”。玄學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張湛、韓伯、陶淵明、袁宏等等。玄學是在東漢末年經學衰落之際,拋棄了天人感應之論,冀以清談和思辨裨補註經繁瑣等闕漏,以自然為本為體,以名教為末為用,探討本末的有無,即宇宙的本體問題;對此哲學目的,又以“得意忘言”為方法,以辨名析理為其思維形式。由是而成為一整套哲學體系。在晉元嘉十六年國家開設五館中,玄學館為其中之一,這也標誌玄學的確立並為朝廷認可。據南齊陸澄《與王儉書》所載:“元嘉建學之始,(鄭)玄、(王)弼兩立。逮顏延之為祭酒,黜鄭(玄)置王(弼),意在貴玄(學),事成敗儒(《南齊書·陸澄傳》)。”這說明南北朝時期,王弼的玄學,已經取代了鄭玄的經學了。玄學大體上分為三派:以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為代表的玄理派;以王衍為代表的清談派和嵇康、阮籍、“七賢”等名流的狂放派。玄學的思潮還開創了中國文化史上的新時期,對宋明理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玄學影響廣泛,泛浸及醫學,後者自然主義的養生觀,其重術尊方的發展理路,和醫者意也的思維方式等等,都與玄學的影響有關,這也鑄就了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醫學的自覺自為的特徵。
門閥士族士大夫致力於《老子》、《莊子》、《周易》、《論語》、《列子》、《文子》等儒道經典的注釋、研究和談論,宣傳自然無為,崇尚達生任性,於是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玄風”,以談玄論道來逃避現實政治。自曹魏年間的“正始之音”開始,很多名士口出玄言,不務政事,晉元帝司馬睿甚至“餐服玄風”,到南北朝時有的皇帝還“盡玄言之趣”,置玄學館,玄學風行一時。
劉宋
玄學館是學習道家學說的學校。宋文帝時創立。元嘉十六年(439)文帝以何尚之為丹陽(今屬江蘇)尹,建宅於南城外,設定玄學館,招聚生徒。東海(今屬江蘇)徐秀、廬江(今屬安徽)何曇、潁川(今河南登封東)苟子華、太原孫宗昌、魯郡(今山東曲阜)孔惠宣等名流學者,都仰慕遠道來游,稱為南學。受魏晉玄學思想發展影響,玄學列為學校科目,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首開其端。唐代又名崇玄學,京師及地方均設。學習內容為《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玄學館.又稱為南學,學者聞風麗爭四館並置.為後代分科大學之始,對隋唐專科學校的發展有直接影響。
玄、史、文三館的設立,除《宋書·隱逸傳》所言是“上留心藝術”使然以外①,恐怕還有借設館來確立朝廷在士大夫文化中的領導地位的意味,將思想的生產納入國家的體制。尤其是玄學,它與史學、文學不同,是士大夫的思想靈魂,關乎治道。朝廷不光要借“抑揚名教”來整肅士風,還要占據思想界的權威地位,引導士風。《宋書·何尚之傳》:“立宅南郭外,置玄學,聚生徒。東海徐秀、廬江何爨、黃回、潁川苟子華、太原孫宗昌、王延秀、魯郡孔惠宣,並慕道來避,謂之南學。”可見玄學館的設立的確吸引了一些士人,形成了重要的社會影響。(據《南史·宋明帝紀》載,總明觀原設五科,因陰陽學無人,立四科。齊初仍沿用。其分科教學形式,影響後世專科教育的發展。)
北周
北周承西魏之後,其學制較北齊為略勝。太學之外,又有“露門學”、“虎門學”及“通道觀”等。“露門學”或稱“路門學”,立於武帝天和二年(公元五六七年),與“虎門館”同為教授貴胄的學校。“通道觀”立於建德三年(公元五七四年),與宋“四學”的“玄學館”相似,蓋欲發揚道家思想,也是這時代與前代學制的史證(都見《北周書·武帝紀》)。
唐朝
唐長安玄掌館唐都長安崇玄署轄下培養玄學人才的教學部門。又稱為崇玄館、崇玄學。其學生稱為崇玄生。據《唐會要》卷六四載,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置崇玄學子玄元皇帝廟,開元二十九年正月,設崇玄博士1人,令學生習《道德經》、《莊子》、《文子》、《列子》,“待習業成後,每年隨貢舉人例送至省,準明經例考試”。有學生百人。天寶二年(公元742年)改稱崇賢館,稱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大學士1人則由宰相擔任,領兩京玄元官及道院。此後崇玄館因安史叛亂一度衰敗。大曆三年(公元768年),學生恢復至百人。
宋朝
宋朝提倡學習道經,並設立道學制度和道學博士。政和七年八月,徽宗根據宣和殿大學士蔡攸建議,將《亢桑子》《文子》列入國子學,與《莊子》《列子》並行。又親自為《道德經》作注。重和元年因知兗州王純奏請,令學者治《御注道德經》,間於其中出題。同時又下詔規定:“自今學道之士,許入州縣學教養,所習經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外兼通儒經,俾合為一道,大經《周易》,小經《孟子》。”凡初入學者稱為道徒,以後每年進行考試,根據其考試的成績分別授以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隱士、逸士、志士等名號,按五品到九品撥放。又依儒學貢士法,學道之士可通過考試升為貢士,到京入辟雍(北宋末年太學之預備學校,或稱“外學”)學習,然後每三年參加“大比”,殿試合格者即為有道之士,可授以道官道職。為了普及道經的學習,又令道錄院選擇道經數十部,鏤板頒之州郡。同年九月,又下詔規定:太學、辟雍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二員。後又規定“諸州添置道學博士,擇本州官兼充。”通過以上措施,促使道、儒合一。到宣和二年正月,遂下令“罷道學,以儒、道合而為一,不必別置道學也。”
專科學校
如漢初創立道學;東漢末創立的鴻都門學;南朝的史學、文學、儒學和玄學;唐宋明三代分別創辦的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都是屬於培養某種專業人才的專科學校。它們的教師、教材、教法、生徒及管理制度等都有比較完備的規定。
貴族學校
如東漢的四姓小侯學,唐朝的弘文館、崇文館,宋代的宗學、諸王宮學及內國小,明朝的宗學,清代的旗學、宗學,都是屬於這一類型。東漢明帝永平九年(66)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四姓小侯開立學校,置五經師。初期可入學的,只有四姓子弟。後來,門戶開放,一般貴族子弟,不分姓氏,皆可入學。此學影響漸大,聲名益彰,匈奴亦慕名遣子入學。
是特別教育一等親貴子弟的貴胄學校,專門招收皇室近親、皇太后皇后近親及宰相大臣散官一品功臣的子孫入館讀書。宋代的宗學是專為皇族子孫開設的貴族學校。宋初由諸王附設在王宮裡面,屬私立性質 。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分別在南京、西京設立兩敦宗院 ,置大國小教授兩人,專教皇族子弟,稱為“宗學”,並改私立為公立。同宗學情形相似的諸王宮學、內國小,也是貴胄子弟學校。明朝的宗學在兩京所屬地方,凡屬宗室年未弱冠的世子長子眾子及將軍中尉等官的子弟,皆可入學讀書。教師由王府長史紀善伴讀教授等官中之學行優長者充任。清朝的貴胄學校可分宗學和旗學兩種。遠在入關前,就設立宗學。太宗天聰五年(1631) ,即令8~15歲的皇族子孫入宗學讀書。旗學是清朝中央政府設定的、專門教育滿蒙八旗及漢軍八旗子弟的貴胄學校。順治元年(1644),詔設四所八旗官學。世宗雍正元年(1723),又在八旗教場設八旗教場官學,每旗一所。此外,又陸續辦起景山官學、八旗義學、鹹安宮官學 、八旗算學館、八旗蒙古唐古忒官學、盛京官學等八旗子弟學校。
中央官學特點
不僅具有階級性,而且具有明顯的等級性。辦學宗旨是培養各種封建統治人才,以供朝廷之用。設定了專門教育行政機關和教育長官來管轄中央官學。教育內容以儒家經籍為主,以四書五經為主要教材。中央官學在培育各種優秀人才、繼承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繁榮科學、學術事業等方面,曾經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進中國與亞歐諸國的文化交流和增進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友誼方面 ,也曾起了積極的作用。
地方官學
古代地方官學自漢代開始設立。
兩漢時期 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建立了地方學校制度,並規定: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鄉曰庠 ,聚曰序。東漢時期,由於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於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
魏晉南北朝時期自漢末建安以來,經魏、晉南北朝 ,長達約400年間,國家經常處於戰亂 、分裂與種 種矛盾之中,造成官學或興或廢的狀態。兩晉時期,地方官學有所倡設 。東晉時期的北方各國,也崇儒立學,有的亦設有地方學校 。南北朝時期,重要的地區如交州、荊州、晉平等地都有興學的記載。北朝地方教育較南朝發達。特別是鮮卑族北魏立國後,採取崇儒政策,重視開辦各級學校,培養統治人才。
隋唐時期 隋代國家重歸統一,但由於立國較短,雖隋文帝、隋煬帝皆設庠序郡縣之學,但實際上“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盛世”時期,教育事業也空前發展,特別是唐代前期,貞觀、開元年間官學繁盛,中葉自天寶後即告衰廢。地方官學除在府州和縣設有由長史管轄的“儒 學”外 ,還設有直 轄於太醫署 的府州“醫學”,直轄於中央禮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學”。
宋遼金時期 宋代地方官學於仁宗慶曆四年(1044)開始設立,詔諸州府軍監 立學,學者200人以上允 許設定縣學 。徽宗崇寧元年(1102)撤銷限制,所有州縣一律置學。遼、金立國,亦設有地方學校。遼在黃龍、興中二府設有府學。聖宗統和二十九年(1011)新置歸、寧二州,翌年即為之設州學。此外,各縣設縣學,皆設博士、助教學官。
元代 元代地方官學制度比較完備,在路、府、州、縣四級,均有相應學校,只是並未普遍設立。元代地方官學除設以上學校外,還設具有民族特點的蒙古字學、醫學、陰陽學。
明代 明代前期是中國封建社會地方官學興盛的時代 。早在明太祖立國之初,既在全國諸府、州、縣設立府、州 、縣學,又在防區衛所設有衛學,鄉村設社學,還在各地方行政機構所在地設定都司儒學、宣慰司儒學等有司儒學。最盛時全國合計有學校1700餘所。
清代 清代地方官學基本沿襲明制。依其地方區劃設有府學、州學、縣學,並於鄉間置社學。各地均設專職學官 。另外還有盛京官學 ,盛京官學為清代留都官學。清入關後,盛京成為留都,先後開設了宗學、覺羅學、八旗左右翼官學等,各官學的滿漢教習,由將軍奏請奉天五部侍郎府丞內簡派兩人、會同將軍一起出題考試,選拔範圍局限於奉天滿漢利甲出身人員。試卷經欽定後循序換補。各官學的管理,學生的收選和分派辦法與京師官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