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通與說通自序

《宗通與說通自序》是蕭平實居士於2000年創作的一篇雜文體自序,作者以道種智詳述迥異諸方的判教因由,言簡意賅。

作品原文

宗通與說通自序

余自破參及出道弘法以來,未曾起念欲與諸方名師對話。一則諸方名師自視甚高,大多不屑與默默無聞之餘對話。二則諸方墮處,余已悉知;欲以深妙之般若種智及解脫智,與諸方誤解般若及解脫智者唔談,必定擀格不入,故爾意興闌珊;非因自抬身價故推諉不見。今夏出版《楞伽經詳解》第三輯時,改弦易轍,於名師之誤導眾生及破壞正法者,悉皆稱名引述其文而辨正之;此舉亦引起部份患有“名師情執症、法師情執症”之學人煩惱,而於網際網路施余以人身攻擊,認定余為惡人,而不對余提出法義辨正;較著者為現代禪副宗長張oo先生,及化名為“木石”者。

復有初機學人,初學佛法甫三五年,自謂已知佛法,不能忍於余之評論諸方法師邪見,復未詳閱拙著諸書,便於網際網路攀誣余,謂余同於宋七力、妙天、青海、太極門、義雲高…等外道,妄評余法,如小學生之評論大學教授。諸方大師不敢向余提出法義之辨正,而彼輕易為之;猶彼井蛙,難可為彼解說天之廣袤,如是類人亦復如是,難可與語,唯能一笑置之。

近年往往於定中觀見往昔世之弘法淨行,及無量世前之誤造謗法業而受報等等,為示因緣果報不虛,以警初學狂慢學人樂造謗法業者,有時披露一二。然終不說往世多生姓氏名號,學人亦莫探問,待余舍壽時自當明告。學余法者,要在余法之真實與勝妙,完全契合三乘經典,能申三乘經典密意,令人如說而證。往昔多世之虛名,無益學人;彼時所證般若,遠不及今世故,如是虛名,說之徒增慚恥,無可炫人者,諸方學人莫以此相要。

諸方所不願為之惡人,而餘一肩挑之,護持“批判之佛教”,實因教內自我批判評論之舉,猶如各級政府設定政風處之自我監督,能令教中弊絕風清,是佛教中之防腐劑故,以此能令佛教正法垂之久遠故。期盼諸方耆宿新秀,跳出人身攻擊之窠臼,具真姓名提出法義辨正,令真理越辯越明,使得學人可以從中檢魔辨異,獲得法益。若不作法義辨正,而作法義辨正外之言語者,乃是俗人之所為者,非佛門學人之所應為。

本書多引《阿含經》者,乃因現代禪張oo先生妄誣余為否定《阿含經》者,故多引阿含佛語為證。後當別造《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詳述諸方耆宿所不知不證之阿含密意,令佛世阿含正義顯示照耀於此時之娑婆。

複次,余之判教,悉不遵從智光、月稱、宗喀巴、印順諸人之見,彼等諸人所判皆是見始非分故。余不隨諸錯悟祖師言語,完全依三乘經典及所證道種智,重新檢校,回歸 世尊三轉法輪原旨,亦符合嘉祥大師之判教。完全不依現代佛教學術界研究所得之歷史觀點和立論文獻,此諸學術研究者之所依論據,多依日本學術界及密宗應成派中觀邪見先作定見而後立論故,此諸學術研究者皆未知解三乘菩提三轉法輪經旨故。譬如印順法師為佛門碩德耆宿,而其立論偏邪,違教悖理,不可信受,何況其餘非有佛法修證之研究“佛教學術”者?不可信也。

若余之判教,同於諸方未悟名師、同於印老,則以諸方著作繼續流通即足,不須余之辛苦別造諸書也!余既無意夤緣諸方而求名利,何須如是辛苦埋首造論判教耶?乃因古今諸方研究學術者誤判等事所在多有故,是故不應責余判教之異於現代研究“佛教學術”者。

本書中多舉名師之邪見而作辨正者,無意唐突名師;乃欲令義易了,故多舉證名師邪見而辨正之,令學人容易知其分際,遠離邪見,為學人後時之見道宗通乃至說通而作因緣。茲以出版時至,乃造此序略述私意,即以為序。

大乘末法孤子 蕭平實 謹志

公元二千年立秋序於喧囂居

作者簡介

蕭平實,甲申(1944)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