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氏故居

完顏氏故居

我在柴棒胡同55號看到完顏氏王衡光故居標牌。網上找不到結果。想來應該是金代人的後代。進門那個大影背很漂亮,沒有被破壞實屬僥倖。院子裡也沒有搭建小房。老房前窗改動不大。現在北京這種原汁原味老房己很少了。經過改造的老房總看著有些不倫不類的。

基本信息

顏氏故居

宮保第
宮保第,位於元善鎮瓦背一街,是顏檢於清嘉慶年間誥封為太子少保時所建。
..

建築體座北向南,進深三棟34.3米,面闊29.4米,占地面積1088.4平方米。採用磚、石、木、瓦、石條等材料建成。瓦項懸山式。舉架為抬梁式木構架。內面大廳、住房與廊相連。天池較大。屋內共豎石礎木柱20條。正門的兩側置有用青石料雕成的石鼓兩面。鼓呈圓形,直徑68厘米,厚26厘米。鼓下安有石雕墊座,呈長方形,長88厘米,寬46厘米,高50厘米,石鼓與墊座之間雕飾有一小獅。屋的外牆均用鵝卵石、石灰混和夯築,厚50厘米,堅固異常。
此屋的門額原掛一木匾,上書“宮保第”三字。屋門兩旁掛木質楹聯一副,刻文“一門三世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屋內原存皇賜之“福”匾及楹聯、書、畫、裝飾品等甚多,因歷時多年,均已失散。
現原建築已拆建為體育館,只剩後棟一堵殘牆尚存。

顏伯燾別墅

顏伯燾別墅位於連平縣城西約1公里處的西門崗,是顏伯燾廈門失守被革職後,

..

於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歸籍所建。建築體座北向南,平面呈橢圓形,面闊80米,進深120米,占地面積9600平方米。四周築高3米、厚0.5米的石砌圍牆。圍牆南面開設一門,寬2米。入門2米處有一半月形月塘,面積約400平方米,塘中砌寬1.5米的石砌路通入內建築。內面的建築,採用火磚河石、木、等材料建成。整個別墅樹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甚為幽靜。顏伯燾在此閒居了十二年。
現原建築尚存月塘、圍牆和一株銀杏樹。其餘皆為惠化中學拆建。
河帥第
河帥第座落在元善鎮前進六街,建於清代。是東河總督顏以燠所立。
建築體座北向南,面闊47米,進深三棟34米,占地面積1598平方米。石砌牆基,泥磚砌牆,瓦頂懸山式。前棟跌水高度3.2米,後棟跌水高度3.8米。
現建築主體基本完好。但由於已成為民居,府第內牆體已受破壞。

..

顏檢墓
座落在現東源縣錫場鎮河洞村芳洞自然村半山腰處。始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歷時兩年多竣工,建成後又擱置了七、八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顏檢去世。第二年,即道光十三年(1833年),時任陝西巡撫的顏伯燾將顏檢棺柩運到該墓安葬,並立碑。
墓碑從右向左豎刻三行碑文,右邊一行記時間為“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中一行記墓主大字為“皇清誥授榮祿大夫顯考惺甫府君冢藏”,左邊一行落款為“男伯燾敬識”。墓室用九塊高級青石打制鑲嵌而成,暗榫連線,整座墓沒有半點石灰沙漿。
距墓穴50米的山下平台上,是一座大型龍頭龜身墓志銘,上刻:“誥授榮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隸總督,歷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漕運總督、署浙閩總督,福建、浙江、貴州、河南巡撫,倉場侍郎,戶部右侍郎”,之後一行楷書大字:“賞戴花翎穿黃馬褂,皇清顏公墓”。落款為“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兵部尚書、國史館正總裁、前皇戎科會試副總裁、通家(世交;姻親)世侄王宗誠敬題”。墓志銘頂端還有一塊弧蓋,正面上下有雙龍雲紋浮雕,中間篆刻“皇清”兩個大字。

..

距墓志銘4米的山下方向陡坡兩側,是逐級而設的五層平台神道。神道上成直線分台階兩兩相對擺設大型石像生群。其中一級台階設石人一對,清服打扮,頭戴冠,寬袖長袍,補服胸前方補上雕刻有白鶴,長袍下有波卷紋,神態灑脫,昂首挺立。二級台階設石馬一對,背上有鞍,鞍上褥墊,造型生動,雕刻精緻。三級台階設母石獅一對,四級台階設石羊一對。這些石像生群均比真的人、馬、獅、羊略大。五級台階設桅桿兩副。
沿墓場往山下左行一公里的山坑處,有一大型跑馬場。跑馬場占地5000平方米,山坑上端有一座60平方米的石砌觀禮台,下端築有一道長300米、高2米的圍牆。
跑馬場再向左平行一公里,設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接官廳”。接官廳座北向南,沿縱軸分為前門、大門、孔橋、中門、後殿等。前門原有石牌坊,兩邊各有三根方柱。大門內有一道長20米、寬2米、高1.8米的石砌直道,距中門前有孔橋,溪水東流。沿直道上兩級台階至中門,兩邊也各有三根石柱,原設有中門牌坊,兩邊仍存一對大石獅。中門內分前、中後三廳,前廳深9米、寬18米。直上四級台階至中廳,中廳深10米,寬18米。再上六級台階為後殿,後殿深9米,寬18米。四周設有圍牆,其中後殿為半圓形圍牆。廳內建築物已被拆毀,遺存有一些石柱、石墩、幾隻石獅。其中在後殿散落幾塊用十多厘米厚的上好青石刻成的碑刻碎片,是道光皇帝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賞賜給顏檢墓(生居)的祭文。

祭文曰: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樞府崇班,鎖鑰(關隘要地)重河山之寄;中台出鎮,封疆資節○之○。○屬重臣,式彪勞績。爾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直隸等處,兼管河道,總督軍務糧餉,守紫荊密雲等關隘,管巡撫事,今署戶部右侍郎顏檢:器資瑰偉,風采嚴明;覃威惠以,宣猷允矣;政行款洽,兼統文武。猗與欠休哉吏習民安,聿資樽俎;知謀懋著,。逢斯慶澤,爰賚徽章。茲以覃恩,特授爾為榮祿大夫,賜之誥命。於戲(嗚呼)!百城稟范,益思表率之方。
道光三年七月
據考,顏檢墓早在解放前已被盜,傳說被偷文物中,有一把皇帝封贈的“七星寶劍”。“文革”期間,此墓又經多次損毀,致使棺木丟在墓外,墓志銘及石像生群全部被推倒在地。直至1985年12月間,為配合廣東電視台攝製組拍攝,才由當時的河源縣博物館協助有關部門修復原狀。現除一個石羊頭部斷開,兩副桅桿截斷外,其他均保存完好。
由墓穴、龍頭龜身墓志銘、神道兩側石人石馬石獅石羊等石像生群、跑馬場、接官廳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的顏檢墓,是近代廣東的大型墓葬之一。現被列為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