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趙佶與眾多書家一樣,也喜歡書寫千字文,留存至今的兩件千字文墨跡,猶如晶瑩的雙璧,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展現出其超凡脫俗的藝術功力。
藝術賞析
此卷千字文,為趙佶於崇寧三年二十二歲時書賜童貫的。其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書學唐代薛曜,並且青出於藍,間架開闊,筆劃勁利,清逸潤朗, 別具一格。將“瘦金體”書法藝術推向極致。誠如當代著名書畫鑑定家楊仁愷先生所云:“其結體疏朗端正,下筆尖而重,行筆細而勁,撇捺出筆鋒而利,橫堅收筆頓而鈞,文體勻稱,用筆輕按重收,頓折利落,具有飄逸清潤之感,顯示出‘瘦金書’的獨特風格。”
瘦金體是趙佶創造的書法字型,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他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貫通,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現代美術字型中的“仿宋體”即模仿瘦金體神韻而創。
瘦金書的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的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型。此書體以形象論,本應為“瘦筋體”,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重。
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等,《楷書千字文》是趙佶二十三歲寫給大奸臣童貫的,此時的瘦金書體已初具規模。宋徽宗的瘦金書多為寸方小字,而《穠芳詩》為大字,用筆暢快淋漓,鋒芒畢露,別有一種韻味。
作者簡介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
元豐八年(1085)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無嗣,佶以弟繼位。初號建中靖悶,調和熙寧、元豐與元祐間的黨爭。不久即改元崇寧,任蔡京為相,變亂新法,國政日非。宣和二年(1120),遣使約金攻遼,成為導致北宋滅亡的禍囚。宜和七年(1125),金滅遼後乘勢南下,進逼汴京,逐傳位丁子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北宋淪亡後,與其子欽宗趙桓俱被擄北遷,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汀依蘭),年五十四。崇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擅書法,創“瘦金體”。工花鳥,能詩詞。《詩詞雜俎》有《宋徽宗宮詞》一卷(《十家宮詞》三卷)、《疆村叢書》有曹元忠輯《宋徽宗詞》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