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竹蓀

原名發,字宗璟,舒城縣柏林鄉宋家圩人。早年求學於日本法政學校,在日本時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基本信息

宋竹蓀 (1880-1949)
原名茇,家譜名仁澍,舒城縣柏林鄉宋家圩人。光緒六年(1880)九月十七日生。夫人唐憫,字佛奴,系淮軍著名將領唐定奎之幼女,光緒六年十二月生。他們生有子女十人。其女宋競雄,與英國留學生李國鼎結婚於武昌。
宋竹蓀早年求學於日本法政學校,在日本時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他接受柏文蔚(時任安徽都督)的委託,組織了舒城臨時軍政府,任主席兼總司令,領導革命軍隊(有武裝部隊三個營),保護人民安全和正常生活。1916年他與朱蘊山等人投入聲討袁世凱和反對軍閥的鬥爭。1921年他又與朱蘊山等人在安慶辦了“評議報”,宣傳新文化和抨擊軍閥黑暗統治。
大革命失敗後,他不願與國民黨同流合污,1927年回東流縣紅樹山莊,務農課子。其子女大都培養到大學畢業,有的出國留學,耗費巨大,家業漸衰,但仍然熱心家鄉教育事業。1928年冬,與王仁峰等人發起成立舒城縣立初級中學籌備委員會,並任主任委員,募集建校資金,制定建校方案,次年動工,建設舒城中學。
1938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任舒城縣抗日動員會委員。1944年任安徽省臨時參議會副會長。
1946年後退職回家隱居,居住在舒城之城關鎮肖家巷(老家的房子已不在了),並把寓所題名為“抱瓮草廬”,蓋取李白詩句“抱瓮種秋蔬,心閒遊雲天”之意也。著有《鷦寄山房詩草》四卷,《抱甕從談》二卷,不傳。但他於1944年主編的“宋氏家譜”(四修)尚在。
1949年1月病逝於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