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洪[安徽農業大學教授]

宋有洪[安徽農業大學教授]
宋有洪[安徽農業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有洪,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澳洲昆士蘭大學(QAFFI)兼職副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澳洲紐卡斯爾大學博士,在國內外有多年博士後與職業研究經驗:2003-04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IBCAS);2004-05年法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CIRAD);2006-08年澳洲昆士蘭大學(UQ),2009-2015年澳洲紐卡斯爾大學與昆士蘭大學,因此也建立了廣泛的國內外合作關係。於2015年7月回國發展。

基本信息

國際植物結構模型協會(PMA)理事,2018PMA國際大會共同主席,國際植物結構功能協會會員,澳洲農學學會、澳洲植物科學學會員。並為多個國際雜誌如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Plant Cell Reports等審稿。

研究興趣
主要研究興趣:作物逆境高產
氣候變化引起更頻繁的極端環境條件,作物生長在逆境條件將大大減產;與此同時,世界人口持續增長,2050年將超過90億,這要求作物逆境下(高低溫、乾旱/漬水、高密等)保持高生產力。主要研究著眼點在於探討作物抗逆的農學、生理和分子基礎並挖掘抗逆性狀,以輔助指導育種或轉基因的作物改良。生殖生長是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對環境條件尤其敏感。我們將套用多學科手段(生理,分子和模型)重點探討生殖過程對逆境的反應與適應機理。研究作物種類主要是玉米和小麥,也涉及豆科與水稻。
1) 作物產量形成基礎
作物產量形成的種子生物學基礎和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基礎
2)作物產量形成與環境關係
作物產量形成與乾旱/漬水、高溫(高濕)/冷害、種植密度等關係;套用作物結構與功能分析和挖掘逆境高產生理特徵
3) 作物生長模擬
套用作物結構-功能模型FSPM分析與模擬逆境下作物生產力,輔助分析挖掘抗逆形態和生理特徵;連線FSPM與生物化學模型
關鍵字:作物高產,非生物逆境,作物生理,作物生物學,套用植物科學,作物結構與功能模擬,性狀挖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