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書中關於宋慶齡的史實極為豐富,材料多是作者在與宋長期交往中親身經歷的或宋慶齡晚年親自向作者提供的,因而真實可靠。本書是作者用英文寫成的,由與作者長期共事的資深翻譯家沈蘇儒譯成中文,文筆生動活潑,極富可讀性。
作者簡介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1915年出生於波蘭,自幼隨父母定居中國。1931年起在《京津泰晤士報》從事新聞工作。1937年任美國合眾社記者。1939年在香港參加宋慶齡發起組織的保衛中國同盟,負責宣傳工作。抗日戰爭期間,他努力向世界人民報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解放區和中國人民的英勇鬥爭。日本投降後,他在美國積極參加反對干涉中國內政的鬥爭。1951年應宋慶齡之邀,回中國參與《中國建設》雜誌創刊工作。1957年加入中國藉。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今日中國》雜誌名譽總編輯、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際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福利理事等職。
愛潑斯坦與宋慶齡有著長期交往的經歷,是宋最信賴的朋友之一。因此,宋生前曾謝絕了許多人為她作傳的請求,而獨將作傳之事授權於他。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受宋慶齡生前囑託,歷經十載完成的一部宋慶齡傳記。書中全面記述了宋慶齡的非凡經歷及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充分展示了宋慶齡作為愛國主義、民主主義、
目錄
總序
中文版序
第一章青年時代:美國,1907-1913年
第二章家世和早年生活
第三章回國和結婚:1913-1915年
第四章孫中山
第五章為了維護共和:上海——廣州,1916——1922年
第六章廣州的變局:1923——1925年
第七章繼承孫中山的遺志:1925-1927年
第八章1927年的武漢:考驗和分水嶺
第九章赴莫斯科:1924年8月
第十章在柏林:1928年
第十一章1929年的回國:一場短暫的暴風雨
第十二章再赴歐洲:1929-1931年
第十三章救援革命者:上海,1931-1934年
第十四章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上海,1935-1937年
第十五章抗戰歲月(上):香港,1937年12月-1941年
第十六章抗戰歲月(下):重慶,1941-1945年
第十七章在戰後的上海:1946-1949年
第十八章建設新中國:1949-1965年
第十九章“文化大革命”:艱難的日子,1966-1976年
第二十章金色的餘輝:1976-1981年
引用及參考書目
人名、地名、專名漢英對照表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