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悼念死者彌撒曲]

安魂曲,又名安魂彌撒、追思曲、慰靈曲,是一種特殊彌撒(requiemmass),用於基督教悼念死者儀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安魂曲有很多音樂家都創作過,但以莫扎特的K626號作品《安魂曲》最為著名。

發展歷史

安魂曲是天主教會為悼念逝者舉行的彌撒,拉丁文也稱為Missa pro Defunctis。這彌撒除了用作葬禮儀式,也是每年11月3日的萬靈節禮儀的一部分。天主教徒相信為在煉獄中的逝者舉行彌撒,可縮短他們在煉獄的日子,令他們更早進入天國。

早期,象拉索、帕萊斯特里納、維多利亞等都寫過安魂曲,比如,帕萊斯特里亞在1591年創作的《死者彌撒》(Missa pro Defunctis),其實就是安魂曲。1605年,當維多利亞擔任馬德里德斯卡爾扎雷亞修道院管風琴師、唱詩班指揮的時候,他創作了一部原先被命名為《悼亡儀式》(Officium defunctorum)的安魂曲,雖然形式上與現在的安魂曲相比有些出入,但莊嚴的音樂卻令人肅然起敬,這些都是文藝復興時代著名的安魂曲作品。許茨、巴赫、海頓等因為並非天主教徒,因此鮮有創作安魂曲。

在19世紀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莫扎特的K626號作品就是一部著名的安魂曲。近現代的安魂曲不論在題材內容、文字形式還是戲劇性手法方面,常常超越宗教的範圍,並由大型管弦樂隊伴奏,例如布里頓所作的《戰爭安魂曲》(1961)。

創作背景

安魂曲又被稱作“追思曲”、“慰靈曲”,它是一種特殊彌撒曲——安魂彌撒曲(requiem mass),是用於羅馬天主教悼念死者的祭奠儀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安魂曲的唱詞與普通彌撒基本相同,只是刪除了普通彌撒曲中情緒歡快的“榮耀經”和“信經”,代之以“憤怒之日”(dies irae,拉丁)、“永恆的光輝”(lux aeterna,拉丁)等曲。之所以稱為安魂曲,是因為唱詞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開頭(第一句是“主啊,請賜予他們永恆的安息”),安魂曲這個名詞在音樂上接受的人比較多,而教會一般將其翻譯為追思曲。

傑出作品

三大安魂曲是莫札特的d小調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1、莫扎特的《安魂曲》作於1791年,是莫扎特最後的作品。莫扎特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傳統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詞。

2、威爾第的《安魂曲》作於1873-1874年,這部作品是為紀念好友、義大利詩人及小說家曼佐尼而作。

3、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這是作者悼念亡母之作,驚天地泣鬼神,也是他的成名作之一。與前人的安魂曲作品相比,無論在內容或在音樂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開創一個全新的意境,更富於人性。

4、班傑明·布里頓的《戰爭安魂曲》,是用來悼念二戰陣亡者的,是現代主義宗教作品的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