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鄉

安集鄉

安集地處積石山縣城東18公里處的風林村,位於吹橋公路和永靖公路的交匯處,東鄰臨夏縣蓮花鎮,東北與炳靈寺隔河相望,是“彩陶王”的故鄉,富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旅遊資源。全鄉總面積8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以上,全鄉共轄11個行政村,89個合作社,3008戶,14190人,耕地面積25111畝。

基本信息

安集鄉安集鄉

概述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鄉政府團結帶領全鄉幹部民眾,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奮進,銳意進取,苦幹實幹,紮實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點,堅持改革、發展、穩定這一大局,貫徹中央、國務院“三農”惠民政策,堅持以人為本,認真搞好農村、農民、農業工作,努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截止2006年,全鄉農業生產總值達2722.14萬元,糧食總產量5926噸,年人均純收入1249元,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96%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內,計畫生育率達85%以上,全鄉呈現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政治和順,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安集鄉作為全縣花椒百合大鄉,集商貿、旅遊融為一體。隨著特色經濟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將充分利用地域廣闊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延長花椒、百合加工鏈條,使花椒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年產花椒500噸,百合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畝均年收入2000元,建成尕魯坪旅遊休閒區,實現人均收入2500元。合理調整發展思路,立足實際,團結拼搏,奮發圖強,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努力建設一個文明、富強、和諧的新安集而努力奮鬥。

旅遊資源

安集鄉地處吹橋公路和永積公路的交匯處,與著名的炳靈石窟隔河相望,具有全縣最長的黃河流經線,炳靈電站正在興建。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三坪遺址匯集了馬家窯、馬廠、齊家、辛店四種類型的古文化層,現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彩陶王”,出土於安集鄉三坪村三坪社,在魯坪社有軍民共建的桃樹、雲杉、花椒、香柳千畝國防林,綠樹成蔭,椒香飄逸,還有神秘的魯班灘遺址、黃河石林,使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秀美風光,可謂物華天寶,成為借炳靈之光,發展安集旅遊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發展規劃

今後五年,是我鄉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五年,我們必須按照州、縣、鄉黨代會精神,緊緊抓住新的機遇,主動迎接新的挑戰,在新的起點和更高層次上謀求發展。這是全鄉人民的共同心聲,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握當前、展望未來,全面推進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促進“三農”經濟、依靠項目拉動、夯實發展基礎,推動產業開發,實施扶貧攻堅,推動教育事業,解決民眾五難。路與水上求發展,種、養、洋上做文章,旅遊、勞務求突破,集市貿易上台階,努力建成花椒、百合、洋芋大鄉。儘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執政能力,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工程。

奮鬥目標是:經濟發展更加迅速,農民增收加快,逐步實現穩定解決溫飽,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社會事業更加進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到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2932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6459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24元,社會貧困面大幅度下降,保證所有的適齡兒童受到學校教育,計畫生育工作走向正常化軌道。

為了實現上述奮鬥目標,我們在今後五年,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1、打好水仗,著力解決全鄉的人畜飲水困難。水是歷來制約全鄉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多年來,歷屆政府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搞人飲、建水窖,緩解了飲水方面的很多困難,但是還沒有徹底解決飲水困難和問題。今後五年,我們一定要“打好水仗,唱響水戲”。一是爭取中部人飲項目,徹底解決安集全鄉的人畜飲水困難,讓全鄉人民吃上甘甜的自來水。二是完成三坪電灌改造工程,保證灌區農田有效灌溉。

2、抓好道路建設,徹底解決行路難問題。一是配合工程方,早日鋪通永積公路,縮短與省城蘭州的距離。二是爭取吹橋公路安銀段早日開工建設,打通進出安集的通道。三是對輝光—三坪、三坪—頭坪旅遊道路等幾條重要鄉村道路進行路基改造,爭取鋪油,並對全鄉所有的鄉村道路都鋪上砂,全面提高通行能力,保證道路暢通。

3、抓好教育衛生工作。一是按時完成安集中學擴建任務,爭取建成安集學區教學綜合樓,並對全鄉未改造的學校危房全面維修,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村級衛生網路,建成村衛生室,解決民眾看病難的問題。並加大扶貧攻堅力度,解決五保戶、特困戶、病殘戶在住房、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困難。

4、爭取完成撤鄉建鎮工作,提高經濟品位。強化商貿流通,擴大集鎮建設規模,完成集鎮建設規劃,搞好現有街道硬化、美化、綠化、亮化,在建成綜合市場的基礎上,爭取建成農貿市場、畜產品市場,繼續加快集鎮建設步伐,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集鎮品位,早日實現撤鄉建鎮。

5、進一步擴大花椒基地建設,抓好花椒產業開發。依託麓安山珍加工廠,爭取花椒產業的深加工,培育花椒產業合作組織,打通花椒產業的銷售渠道。

6、積極調整種植產業結構,發展訂單型農業。擴大脫毒洋芋、百合等種植面積,最佳化種植產業結構,發展訂單農業,暢通農產品銷路,農民穩定增加收入。

7、進一步拓寬勞務輸轉渠道,增加農民工就業門路。在鞏固西部勞務市場的同時,加大對東部地區的勞務輸轉力度,搞好勞務工維權工作,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實現勞務由西部向東部轉變,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

8、加快旅遊業的發展步伐,依託炳靈寺、黃河石林、彩陶王出土地、馬家窯文化遺址、劉家峽水庫、炳靈電站開發旅遊業,開通旅遊路,完成尕魯坪旅遊開發規劃,爭取項目,加快開發步伐。

9、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成由管理型政府職能向服務型政府職能的轉變,堅持依法行政,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農農民的能力。密切幹群關係,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花椒產業

安集鄉地處積石山縣城18公里處,位於永積公路和吹橋公路的交匯處,是我縣“百里花椒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氣候乾旱少雨,植被較少,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種植花椒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歷史,最受人青睞的大紅袍花椒,色艷、味美、粒大、肉厚而聞名四方,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按照縣上提出的“南油北藥、東椒西畜”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地域廣闊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花椒產業,現有花椒種植1.8萬畝,其中已掛果8000畝,年產花椒量480噸,暢銷青海、寧夏、新疆、廣東、浙江、山東等地,當你踏上安集鄉,滿山遍野都是蒼翠的綠色,濃濃的椒香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花椒的栽植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極大的改善了全鄉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花椒大鄉,隨著特色經濟的發展,我們必將立足實際,發揮花椒這一支柱產業的優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百合交易市場建設

安集鄉位於積石山縣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乾旱農業鄉。近年來,全鄉民眾在鄉黨委、鄉政府的領導下,戰天鬥地,苦幹實幹,積極興水改土,調整種植結構,擴大了以百合、黃芪、柴胡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特別是百合,全鄉現已種植1200畝。百合的種植,為乾旱山區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捷徑。隨著鄉政府提出的“建成百合大鄉”工作思路的逐步實施和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建設一個較大規模的百合市場重要性已日益突出,百合成品未來的銷售,深加工的顧慮已成為影響民眾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的制約因素。為了解除民眾的後顧之憂,就必須建設一個集百合交易、儲藏、加工為一體的市場。可以對安集包括周邊鄉鎮種植的百合進行冷藏和加工,既可以打季節差,增加民眾種植百合的收入,又可以通過深加工增加百合的附加值,可解決輻射區內民眾銷售難的後顧之憂,提高種植百合的積極性,加快民眾脫貧致富的步伐,在三至四年內通過百合市場將安集建成百合種植大鄉,百合的貿易集散地。在充分發揮社會效益的同時,在較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的成本,並培植一個新的稅源和經濟成長點。

積石山縣麓安山珍品加工廠

積石山縣麓安山珍品加工廠位於縣城以東18公里處的安集鄉風林村,從吹麻灘通往炳靈寺與蓮花的交匯處。

麓安山珍品加工廠始建於2004年5月,全廠占地面積3畝,現有廠房30間,職工10人,技術人員3人,總投資25.5萬元。是以生產花椒芽為主的新型綠色食品加工廠,生產的“積石山”牌系列山珍菜是天然的綠色食品,高海拔、無污染、無公害,味美、可口,含豐富的營養元素,是宴請賓朋,饋贈親友的佳品。年產20噸,實現經濟效益30萬元,產品暢銷到青海、甘肅、沿海一帶部分城市各大飯店,現已供不應求。

麓安山珍品加工廠的建成,不僅填補了臨夏地區花椒產業加工的空白,而且可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成為實現富鄉富民,帶領民眾奔小康的示範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