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隋代窯址
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窯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北郊洹河南岸。1974年發現,由河南省博物館等單位調查與試掘。窯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60米,面積達9萬平方米。
發現的窯體略呈圓形,內徑約1米左右,窯壁厚0.15米,系用耐火土建造,殘跡高1.1米。窯具有支燒具、支棒、器托、墊餅及范模等,其中支燒具數量最多,形制複雜,說明這裡的燒瓷技術較為先進。瓷器主要有碗、高足盤、四系罐、缽、杯、瓶等,還有俑和駱駝等瓷塑以及各種明器裝飾品。一般胎壁較厚,胎質較為細膩,胎色灰白。器物表里施釉,器表施釉不到底。釉為青色透明玻璃質,光澤較強,常見的有青中帶綠,青中帶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勻,流釉現象不甚顯著。因系疊燒,內底都留有支燒痕跡。有些瓷器上還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裝飾,紋飾題材以蓮花瓣紋居多,也有忍冬紋、草葉紋、水波紋等。
多年來在河南安陽地區,曾因出土過不少青瓷器而引起學者們的重視。李雲墓、北齊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 隋開皇十五年(595)張盛墓和小屯村隋仁壽三年(603) 墓出土的青瓷器,在造型、胎質、釉色以及裝飾風格上與南方青瓷有較大的區別,因而被稱為“北方青瓷”。安陽隋代青瓷窯址的發現,證明了所謂北方青瓷,至少其中一部分應當是安陽窯的產品。因此安陽窯的發現,為研究北方青瓷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
安陽窯
安陽窯位於今河南安陽北郊安陽橋附近。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窯址。
名字由來 窯址介紹 -
隋代青瓷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時期陶瓷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隋朝在陶瓷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青瓷的生產出現了南北合融為一體的嶄新局面,既繼承了南北朝時期的燒瓷技...
隋代青瓷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窯址標本·河南卷
內容介紹《中國古代窯址標本卷1:河南卷(上下)》的主要內容是:《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窯址標本》一書,收錄故宮專家自1949年以來赴全國各地考察古窯址所采...
內容介紹 -
安陽市[河南安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安陽,古稱鄴城,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
發展沿革 歷史文化 人口 行政區劃 地理氣候 -
隋代白瓷
隋代的白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現晚於青瓷,是在青瓷燒制的基礎上產生的。白瓷與青瓷的唯一區別是白瓷胎釉的原料中含鐵量甚少,其他生產...
隋代白瓷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邢窯白瓷
邢窯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窯瓷場,有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而通之”的美譽。窯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和臨城縣一帶,因唐時地屬邢州,故名邢窯。唐代,邢白瓷與越州...
簡介 窯址之謎 邢窯沉浮 歷史地位 唐宋特點 -
中國歷代名窯簡介
隋唐 窯址六處。管家咀最早,隋代開始燒青瓷,有貼花、劃花裝飾;余家溝遺址出...產地之一。燒瓷於東晉至南朝。共發現窯址四處, 同窯燒制青瓷和黑瓷,造型大體一致。窯址標本與浙江地區墓葬出土瓷器有的完全相同。 餘杭窯: 在今浙江...
浙江地區 其它地區 -
唐代邢窯瓷器
唐代邢窯瓷器從胎土淘煉、制坯定型、刻紋施釉及入窯燒成後的工藝性和美觀度來看毫不遜色於唐代越窯和明清官窯瓷器,令人遺憾的是入宋以後,邢窯白瓷的領軍地位卻被...
起源 發展 -
瓷窯
址遍及全國,名窯星羅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窯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窯... 胎質細潔、釉色白潤。 今河北省內丘縣(當時屬邢州) 。邛窯——隋代至宋代...。相傳在鄭一帶尚未發現窯址和器物 。定窯——唐代燒白瓷至宋而著名 宋代定窯...
概述 瓷窯結構 瓷窯價值 瓷窯遺址 磁州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