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溏

安豐溏

芍陂之名,始見於《漢書·地理志》:“廬江郡,……沘水所出,北至壽春入芍陂。 芍陂陂徑及灌溉面積,古代記載,多不相同。 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芍陂遺址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豐塘在壽縣城南30公里處,為四面築堤的平原水庫。古名芍陂,今名安豐塘。芍陂之名,始見於《漢書·地理志》:“廬江郡,……水所出,北至壽春入芍陂。”至於安豐塘之名,則始見於《唐書·地理志》:“壽春……安豐……縣界有芍陂,灌田萬頃,號安豐塘。”但自唐至明,通常仍稱芍陂,有清以來,才號稱安豐塘。
芍陂是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創建於春秋楚莊王時(前613—前591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據《後漢書》和《水經注》記載,芍陂為楚相孫叔敖所建。今安豐塘北岸有孫公祠,即後人為紀念孫叔敖而立,祠內殿閣儼然,碑石林立。
芍陂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據《安徽通志·水系稿》載,芍陂有三源:“一淠水,今湮塞;一淝水,今失故道;一龍穴山水”。芍陂承蓄南來充沛水源,居高臨下,向西、北、東三個方向灌溉田地,銜控1300多平方公里的淠東平原。蓄溉關係考慮十分周到。它的創建,為後起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工作隊曾在安豐塘越水壩附近,發掘出漢代水利工程——草土混合結構的堰壩遺址。出土遺物中有“都水官”鐵錘,證明至少在漢代就曾設官管理此陂。
芍陂陂徑及灌溉面積,古代記載,多不相同。《後漢書》、《通典》、《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無和郡縣誌》等書都說:“陂徑百里”,或“凡逕百里”、“芍陂周二百二十四里”,或“周二百里”。酈道元《水經注》則說“芍陂周一百二十許里”。夏尚忠《芍陂紀事》亦載“周圍凡一百餘里,此孫公當日之全塘也。”酈注和夏紀所載陂周相當,考之地望,較為可信。芍陂灌溉面積,在籍所載,也多分歧,多數是“灌田萬頃”,最多的說“數萬頃”,少的說“五千餘頃”以至“數百頃”。
芍陂興建後,歷代都有修治,東漢王景、劉馥,晉劉頌,南北朝劉義欣,隋時趙軌,以及其後宋、元明清名代均有修竣。由於歷代豪強搶占,戰亂頻繁,到建國前夕芍陂灌溉面積已不足8萬畝。
新中國成立以來,芍陂灌區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艱苦奮鬥,對芍陂進行了綜合治理,溝通了淠河總乾渠,引來了大別山區的佛子嶺、磨子潭、響洪甸3大水庫之水,成為淠史杭灌區一座中型反調水庫,蓄水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63萬畝。灌區糧產量6億斤以上。1983年被列為國家商品糧基地重要水利設施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注目。近年來,美國、羅馬尼亞、西德及聯合國大壩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前來參觀,國內前來考察的專家了民絡繹不絕。
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芍陂遺址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