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西遷
回鶻他們沿西南方向越過阿爾泰山,進入天山北麓地區,抵達北庭(今吉木薩爾),與之前留守當地的同族人會合。龐特勤沒有久滯北庭,而是率部南越天山進入塔里木盆地,先停駐於庫車,後駐蹕於焉耆。由於當時南遷漢地的烏介可汗尚健在,故而龐特勤只稱葉護,以焉耆為治所。而當時沒有隨龐特勤南下的回鶻部眾,繼續駐牧於北庭附近的草原,人口規模逐漸發展到20餘萬,與龐特勤南北呼應。
西域有利形勢
公元840年以後的西域形勢,對回鶻西遷立國十分有利。曾經強盛一時的吐蕃王朝,此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激烈,在西域、河西的統治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已經無力阻擋回鶻進入西域。公元848年,張義潮在沙州(今敦煌)起義,從吐蕃手中收復河西諸地和伊州,吐蕃在西域的統治全面瓦解。其後,唐朝任命張義潮為沙州歸義軍節度使、河隴十一州觀察使。然而,歸義軍的西境只抵達伊州,沒有繼續向西發展。而公元840年以前分布於焉耆以西、喀什以東的葛邏祿人一直是漠北回鶻汗國的臣屬,對西遷回鶻構不成威脅;其他突厥語各部力量弱小,多依附於別部。各綠洲城邦中,只有于闐頗具實力,於9世紀中葉擺脫吐蕃的桎梏,重新建立政權。但它只能固守塔里木南緣一隅之地,無力向外擴張。滅亡回鶻汗國的黠戛斯汗國國力不足、人口有限,雖欲統一西域,終因戰線太長而成強弩之末,無力經營西域。
安西回鶻建立
公元842年前後,龐特勤在焉耆稱葉護,勢力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公元848年,南遷的回鶻遏捻可汗亡失之後不久,龐特勤自稱可汗,以散居各地的回鶻人的共主自居,正式建立了政權。由於龐特勤所部的活動地域,主要在焉耆、龜茲等原來唐朝安西都護府轄境之內,所以人們稱之為安西回鶻政權。龐特勤的活動,也引起唐朝的注意。
龐特勤曾3次遣使唐朝,請求冊封。唐宣宗即位以後,改變以前唐武宗討伐回鶻的政策,於公元856年、公元857年兩次頒詔,冊封龐特勤為祿登里羅汩沒密施合俱錄毗伽懷建可汗,簡稱懷建可汗,雖然冊命因唐朝使節路途受阻而未成,但唐朝已將龐特勤視為原來漠北回鶻汗國的正統繼承人。此後10餘年,龐特勤一再向唐朝進貢土特產。
安西回鶻衰亡
雖然龐特勤建立安西回鶻政權,但該政權始終沒能有效地統一天山南北的各股回鶻勢力。最初歸附龐特勤的、活動於金莎嶺一帶的北庭回鶻,在張義潮舉義於沙州之後,開始與沙州歸義軍日漸親厚,而與安西回鶻政權逐漸疏遠。還有幾股回鶻勢力根本不受安西回鶻節制。在東部天山地區的分裂格局中,各股政治勢力此消彼長,安西回鶻政權逐漸衰落,代之而興的是以仆固俊為首的北庭回鶻,他們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
公元866年,北庭回鶻與龐特勤系的安西回鶻政權決裂。這一年,北庭回鶻首領仆固俊率眾出擊,攻克西州、北庭、輪台、清鎮諸城,派遣達乾米懷玉為使,向唐朝報告勝利的訊息。西遷回鶻內部的爭鬥,最終以仆固俊系的勝利而告終。仆固俊獲勝以後,龐特勤的後代被迫東遷到甘州(今甘肅張掖)。此後,仆固俊系回鶻取代安西回鶻政權,建立高昌回鶻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