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羅內

安溪羅內

羅內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參內鄉,在鄉政府駐地東南5公里處,石獅山、鏡面山、虎縣山西麓,晉江西溪東北畔,海拔41米。

基本信息

沿革

相傳該地早期為羅氏居住地,故名羅內。村委會設在頂村寨,原轄13個自然村。20世紀90年代後,興建羅內大橋,村落改舊村建新村,原自然村名消失,改為羅內街、朝安路、荔園巷等10條街巷。

文物語言

境內有始建於明朝的安山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民主要為黃姓。通用語言為:閩南話。

境內景點簡介

安山廟

安溪羅內 安溪羅內

安山廟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敬奉“正順尊王”,村民俗稱“境主公”,寓意保一方平安的神靈。 境主公俗姓謝名枋得(1226-1289年),號疊山,江西弋陽人,南宋愛國志士、詩人,與文天祥為同科進士。謝枋得才華橫溢,其詩《蠶婦吟》、《慶全庵桃花》、《詠花影》被選入《千家詩》而千古傳頌。宋亡後,元朝使官聘謝入朝為官,枋得至死不從,後絕食身亡。至於謝枋得由愛國志士而被尊為神,在安溪則有一段古老的傳說: ­ 元初,江西弋陽有一羅姓農夫與同伴結夥上山打柴,忽見遠處山腰有一老翁坐地采果而食。農夫趨近探視,老翁忽然不見,卻見一老樹根頭隱約有“疊山隱處”四字。此事傳開後,眾人認為這是義士謝枋得因眷戀故國山川而英靈顯化,乃將老樹根頭抬回家,由羅氏依老翁形影將此木雕塑成像,供奉於堂。鄉鄰遇事前往禱之,屢有靈驗,乃尊稱為“境主公”。

明初,羅氏後裔攜帶境主公木雕神像入閩開拓,在安溪長泰里羅洋鄉(今參內鄉羅內村)安家立業,並將“境主公”神像安奉於家。羅氏一家為人忠厚善良,與當地黃、徐、杜、江等姓鄉人和睦相處,乃廣泛介紹“境主公”的來歷及事跡。村民每往禱之,皆有靈應。經眾口相傳,“境主公”香火日盛。明永樂元年(1403年),羅家將“境主公”神像獻出,由羅洋鄉黃氏為主鳩資起蓋廟宇奉祀,並定名為安山廟。 ­

安山廟自建以來,一直香火不絕。明宣宗時,境主公被賜封為“正順尊王”,並隨著安溪人的外出開拓而傳播海內外,現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有十餘處分爐。 ­

安山廟自建以來歷經修葺,現存建築為2009年信眾集資600萬興建,新殿內保存諸多明清遺物。有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所題“安山古廟”匾額;有清代武狀元黃培松親書“玉行砭人”,探花黃貽輯親書“宋室夷齊”及進士黃爾歐親書“忠孝兩全”等金匾。

安山古廟風景秀麗,離古廟數百米的溪畔崖石上,鐫刻著明萬曆年間蔡國賓手寫的“觀瀾”兩字。此處可觀賞西溪的壯麗景觀。現羅內村村委會正著手規劃建設以安山廟為中心,集朝聖、休閒為一體的景區。相信不久的將來,安山廟將以更加驕人的姿態屹立於世人面前。

冬青水庫

建於參內鄉羅內村冬青角落,屬晉江西溪冬青支流。1957年夏工程進行勘探設計。1971年8月開始動工,1974年3月大壩填築完成,其中溢洪道數次修正到標準至1981年10月完工。1983年8月完成渠道配套工程。整個工程完成土石方58.43萬立方米,投資62.15萬工日,總投資119.86萬(相當於現在850萬,在當時是安溪10大重點工程之一),其中國家撥款57.70萬元。­

集雨面積12平方公里,防洪標準以五十年一遇設計,二百年一遇校核,保壩以五十年一遇設計,五百年一遇校核。總庫容139.5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77.4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61.10萬立方米,死庫容2萬立方米。受益羅內村,灌溉面積0.24萬畝。­

攔河壩為沾土心牆壩,壩高30.80米,頂長175米,頂寬5米,基礎為岩石及壤土夾弧石。溢洪道位於壩左側,基礎土質,河岸開泄式,總長229.90米。最大泄洪量為316立方米每秒。輸水涵洞位於壩偏左側,箱型砌石涵,長120米。最大放水量0.89立方米/秒。涵洞出口後,以左右乾渠分水灌溉田地。左乾渠長3.95公里,右乾渠1.30公里,配套渠道電站一座,裝機容量1*55KW(現已報廢)。­

前些年由於上游南安眉山大面積開墾及築路建房,水土流失嚴重,致水庫庫容近於淤滿,水質低劣,不能養魚。1989年,增設涵洞排沙設施以緩解沙淤,水質方慢慢轉好。

靈應漳州姑墓

該墓位於侖蒼鎮大宇村與安溪縣毗鄰之處的交界嶺上。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漳州城內有個姓莊的姑娘,名叫英娘。莊姑娘與一後生結為夫妻。這後生是南安市碼頭鳳山人,來漳州靠閹豬為生。婚後不久,英娘身懷六甲。這年十二月,英娘與後生要回碼頭鳳山過年,深夜他們來到交界嶺。英娘因連日趕路,身子虛弱,便早產生下一個兒子。因沒人接生,天氣又寒冷,母子便不幸辭世了。附近鄉民把她們母子倆的屍體埋葬在交界嶺上。傳說漳州莊姑娘生前心地善良,愛做好事,死後升天成神顯靈,鄉民有求必應。為懷念她,鄉民在她的墓前立碑,上書“靈應漳州姑墓”,近年又在墓前新建墓亭和樓房,漳州姑墓的香火鼎盛,已成為旅遊佳地。

歷史

安溪縣參內鄉羅內村,黃氏後人一直對祖宗黃大用知之甚少。直到近日,因高速公路建設,黃大用墓被拆,392年前的墓志銘重見天日,後人們方知黃大用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

8月下旬,黃大用後人接到開發商通知,因瀋海高速公路支線建設需要,位於岩梅山的黃大用墓需遷移。黃大用墓是一個合葬墓,葬有黃大用與妻子蔡公氏,距今已經有392年歷史。但黃家族譜里對這位祖先記載不詳,後人也一直不知道他的事跡。1998年5月,安溪縣文管辦將黃大用墓列為安溪縣文物保護單位。

黃氏後人在拆遷古墓時,把墓志銘收藏在宗祠里。昨日下午,記者與安溪縣文管辦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到羅內村黃氏宗祠,看到墓志銘破損嚴重,開頭關於主人官職、名字、輩分等主要信息的內容已經斑駁脫落。仔細辨認閱讀後,我們了解到墓志銘由“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奉,官眷生周良寅撰文,趙世徵篆刻”。據了解,周良寅是明代晉江的進士。

墓志銘全文大致介紹墓主人黃大用的事跡,他生於明嘉靖乙酉年,享年65歲,曾“捐米數百石為糜粥,哺飢者全活甚眾”,是位樂善好施、享譽鄉里的大善人。

安溪縣文管辦工作人員表示,這塊墓志銘距今近400年,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可惜已被破壞,需將內容拓下來,具體分析後才能了解當年更多的情況。“如果拆遷時及時與我們聯繫,就能進行整墓遷移,完整地保存下來。”文管辦呼籲民眾和建築方,如果要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拆遷,應及時與文管部門聯繫,以避免文物遭到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