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千多年來,安溪城隍廟歷盡滄桑,幾經修葺,幾經重建,幾經遷址,現存建築為清初遺物。 據史料記載,位於城關富民街縣實驗國小邊的安溪城隍舊廟,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五月二十八日,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四月十五日竣工。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景泰二年(1451年),邑人陳貞德重修;成化八至十五年(1472-1479年),知縣谷延怡、吳英再修,典史蔡珍增建後堂三間;嘉靖十八年(1539年),知縣殷楘、典史鄒奇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廟宇毀於倭,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知縣蔡常毓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縣謝宸荃重修前後殿宇;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縣戎式弘重修,知縣曹鑛續修;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知縣曾之傳新建後堂住持方丈室;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何隆遇鋪砌拜亭前石坪;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莊成重修。
舊廟 坐北朝南,宮殿式建築,規模為 五進四天井。大門外有水井一口,泉甘水洌,供民汲用。大門內一進左右有連線蓋頂的兩房,中留人行通道,如果兩房間鋪以木板,則可作為朝北內向的戲台。步過大門,即達廟內大埕,埕兩邊各有古榕一株,交遮成陰,讓人感受清涼爽氣。二進為兩廂,分立塑像,其左廂為稽查、考功、賞善三司,右廂為速報、地獄、罰惡三司,其塑像魁梧雄偉,令人敬畏。三進為正殿,前含拜亭,後連寢舍,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重檐式,抬梁架,徹上露明造;殿外有盤龍石柱,雕琢精巧,靈活壯觀。殿正中有穹窿藻井,外向為透孔金飾圓形欞窗,雕樑畫棟,莊嚴瑰麗;殿中供奉城隍伯主正身,座後則立有高大的城隍伯主鎮殿塑像,黃袍金冠,端莊嚴肅,令人肅然起敬。殿堂外翼有東西兩廂,各有寬闊走廊,其東廂吊掛大鐘一口,鐘下塑直符使者,後立護法韋馱、陽判官;西廂安架大鼓一面,旁立值日使者、主簿、陰判官。兩廊有門通第四進大埕,廳上奉城隍伯主及夫人並坐塑像,俗稱城隍媽廳。廳後第五進為僧舍。整座殿宇莊嚴大方,綠瓦蓋頂,屋檐翹脊裝飾以雙龍搶珠,襯以人物、花草,五彩鮮艷。廟中掛滿溢美楹聯和匾額,更顯殿宇之古樸,令人崇尚。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民國30年(1941年),國民兵團副團長邱秋星派兵進駐安溪城隍廟,城隍伯主正、副身塑像被遷出,暫奉祀於縣城北街隘子頭民舍,其餘諸神塑像被拆毀。民國32年(1943年),因官方基建,隘子頭城隍臨時廟宇需拆遷,由承建者另行擇地於北門橋邊建一廳兩房及下落作為廟宇,並於同年遷入。1953年,城隍伯主正身遷入東嶽寺東廂奉祀,並於1985年又遷入東嶽寺檀樾祠奉祀。1958年和1986年,舊廟的第一殿和第五殿先後被教育部門拆建為宿舍, 今舊廟的建築物僅存二至四殿。1988年12月,安溪城隍廟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1月16日,在旅居新加坡僑親陳美英女士倡議及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擇地於東嶽寺東側,依照原廟規制,興建安溪城隍新廟,並由陳美英女士獨資興建一至三殿。新廟重建工程於1992年1月5日完工。此後,新加坡韭菜芭、楊桃園兩地僑親捐資續建四、五殿,繼而又有諸多分爐及信眾陸續捐建配套設施。
安溪城隍新廟與東嶽寺並肩聯臂,為五進殿堂,順山勢遞升興建,南北向。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第一殿面寬五間,辟三門,檐口輝綠岩龍柱,門堵、窗欞分別以青白石雕刻,有鯉魚跳龍門、雙龍戲珠、雙獅拋球、獅鳳牡丹、松鶴蓮荷、竹鹿等圖案,屋架構件,如吊筒分別透雕花竺、垂蓮、嫦娥奔月、吹簫引鳳。第二殿為城隍殿,重檐歇山式,徹上露明造,穿斗式,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前加拜亭。一至三殿內諸神像,均仿舊廟體式。正副三尊城隍神像均坐正殿,分別面向三圓欞窗,八爺、九爺佇立兩旁。三殿為城隍寢殿。四殿為羅漢殿,奉祀觀音佛祖。五殿為釋迦殿,奉祀三寶世尊。全廟紅牆綠瓦,金碧輝煌;飛檐翹脊,飛金走彩;雕龍刻鳳,巧奪天工,其勢更勝舊觀。1999年1月,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新城隍廟豎立文物保護標誌。
安溪城隍廟歷史悠久,現存有諸多文物古蹟。珍藏廟內的城隍伯主之印,據傳系宋代皇帝所賜,玉質方形,邊長7.5厘米,高5厘米,印文為“敕封清溪顯佑伯印”繁體篆書,印座上雕有一頭上有“王”字紋的臥蟾蜍,寓贊安溪城隍解理陰陽、靈顯威赫之意。新廟門前挺峙的一對輝綠岩龍柱,原為舊廟所立,系出自前代名匠之手,神龍駕霧,精雕細作,維妙維肖。廟內現存“示諭”、“造船碑記”兩塊古碑刻,立石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二月,由知縣夏以槐撰。“示諭”碑長44厘米,寬70厘米,碑文為“安邑敕封顯佑伯城隍尊神,理陰贊陽,每年季春,士民仿效古禮,設醮迎儺。”《造船碑記》碑長210厘米,寬110厘米,記載當年為解決每年春齋醮迎儺之資,置造溪船兩條,自泉州運鹽至安溪,並免收稅費,“取其餘息以為醮費”。
城隍新廟的拜亭有一副古聯:“寵錫袍冠八閩第一;褒封伯爵五邑無雙。”傳說安溪城隍伯主自宋代以來,由於曾為宋太后治癒頑疾,得帝賜御龍袍,又是鄰近原五大縣(即南安、安溪、晉江、同安、惠安)的保護神,護佑百姓免受旱、澇、風、蟲、獸災之苦,因此兩次受到朝廷敕封,宋帝賜金冠、龍袍、玉印,褒封顯佑伯;清道光皇帝敕賜“欽加普護清溪顯佑伯”聖旨一道,而全省其他縣份的城隍卻無此殊榮,是為“八閩第一”、“五邑無雙”。
古往今來,風流名士有感於安溪城隍廟之靈秀,大發豪性詩情,留下不少名匾佳聯。有明張瑞圖題的“陰騭下民”,清知縣葉紹芬題的“燮理陰陽”,黃宅中題的“是夢覺關”,李鈺題的“保我黎民”,莊成題的“真英靈”等古匾;有明進士 秦鍾震作的“為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必滅;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必昌。”清狀元莊俊元作的“功德秀河山,前龍津,後鳳麓,十八里歸依福地;聲靈昭綸 綍 ,東陽鍾,西鱷鼓,第一長詹拜公門。”清庠生陳子瑞作的“神所憑依將在德;爾於幽獨毋自欺”、“看彼世人詭譎心腸,莫怪此公吐舌;睹斯色相黑混面目,真令我輩驚心”等古聯,也有“賞懲善惡因果有報;燮理陰陽判斷無差”、“善惡報應,莫道竟無前世事;利名爭競,須知總有下場時”、“進廟來,先自問平日所行何事;歸家去,莫忘記今朝俯首通誠”、“善報惡報、遲報速報,終須有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孽鏡高懸,善心人不妨當頭一照;影衾多愧,惡念者應怕有物潛窺”、“善惡到此難瞞,不必階前多叩首;瑕瑜從來了徹,豈容台下細搖唇”、“地獄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時方才省悟;孽鏡曾懸台上,但要過得意去也肯慈悲”等諸多勸善對聯。
歷史上,官府均十分重視安溪城隍每年的春巡之事。清代,恭迎城隍,設醮(一種禱神的祭禮,後專指僧道為禳除災祟而設的道場)盛典,熱鬧非凡。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二月,安溪知縣夏以槐特立“示諭”碑。歷年設醮之日,規定在上年臘月十六日在神前擲杯奉準,翌年二月初二日貼出文告,把日期昭示全縣,規定不論晴雨都要設醮,次日迎儺(古時驅逐疫鬼的儀式)。每年做醮完畢撤壇,當夜12時由4位首人恭請清溪城隍伯主整頓衣冠坐上8座交椅。翌晨5時左右,由首人鼓吹恭迎出廟。城隍出巡路線為:從東門出,沿河溝、山邊到祥雲渡,行至鳳山黃氏祖墓(俗稱狀元墓),再按原路回到祥雲渡鳳池庵設帷幕安奉(註:今路線為:東出山門→鳳山路→八三一路→祥雲路→深內→縣製藥有限公司→鳳山黃氏祖墓→返回→深內→鳳池庵)。到10時至11時之間,廟關起大門,廟內所有官曹衙役、兵馬差事(均須以人裝飾代替),以八、九爺領頭,按序排班行進。由4個首人拈香侍候,主持僧人負責點名。點畢,整隊環廳繞行,再大開廟門吆喊而出,與儀仗和大鼓吹、八音、台閣、戲陣排成縱隊,出西門迎接伯主進城巡遊各街、巷、縣衙、儒學、校場(今路線為:鳳山路→八三一路→祥雲路→深內→縣製藥有限公司→鳳山黃氏祖墓→返回→深內→鳳池庵→迎接城隍伯主進城→祥雲路→新華路→城關南市場→河濱路→茶葉大酒店→城關醫院→文廟廣場→縣外貿公司→鳳華製衣有限公司→河濱北路→鳳聲路→新安路→鳳山路→城隍廟)。古時候,儀式十分複雜。當隊伍行進至縣衙門口時,縣令均擺好香案,親自頂禮迎接;當隊伍行進到南門巷口時,全隊稍停,清溪城隍伯主換上法衣帽(即法官服裝),然後由儀仗隊排駕,鳴鑼開道,鼓簫齊鳴,4個首人隨八、九爺及城隍伯主入孔廟繞泮池一周;然後下南校場(刑場),主持僧人身穿袈裟、手帶法器隨行,到達校場時,即揮動手中法器搖鈴,呼叫有冤之魂準予前來鳴訴;隊伍繞行一周后,乃出場與等候在一邊的民間大鼓吹、戲陣等隊伍取縣城街道巡遊。巡遊隊伍一般於當日下午3時左右方進廟卸駕,再由主持僧人就四街各定若干人選,逐一進行投擲卜杯,獲準杯者為明年新首人。此後,進行新舊首人交接禮儀,晚上再按路線巡遊,由新首人負責工役、火把、燈籠,一般至夜10時許結束。
傳說中,清溪城隍十分顯赫,靈驗非凡。清乾隆版《安溪縣誌》有三處記載:一是“正德上章執徐(庚辰年,1520年)春仲甲申,吉水龔公令安溪之四月,忄心(憫)茲邑民,久罹虎患,乃焚文於城隍之祠,矢神必獲。越翼日乙酉,果戮其一;越三日戊子,又戮其一,民胥神之。”時教諭鄒魯曾目擊其事,特作《戮雙虎賦》。二是“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二十八日,蔡寅率眾數千突至安溪,正欲攻城,忽見有甲騎自東門出。蔡疑有援兵至,遂驚退。時共以為城隍顯靈,邑令李鈺大書‘保我黎民’匾額,並識其事於廟。”三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十一日,縣民陳福挾仇將田主王益讓殺死於後塘隴地方,屢審,堅不承認。邑令莊成齋戒沐浴,具牒親禱於城隍神。翌日,帶犯赴廟復訊,冤魂忽附於犯妻黃氏身上,向伊夫歷歷質證,並將兇器指出。福始俯首無辭,案乃定。觀者無不稱異。莊令題匾於廟,以紀其事。”
傳說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中國,派出飛機轟炸安溪縣城。人們發現天上有二隻老鷹與飛機對壘盤旋。飛機投擲諸多炸彈,縣城民眾卻無一傷亡。日機飛走後,城隍廟法事人員發現城隍公、城隍媽神像滿臉汗滴,頓悟老鷹是城隍公媽的化身。訊息傳出後,各街頭民眾自發舉行“犒眾”之儀,敬獻黃豆,寓意為神兵提供子彈,或讓神明灑豆成兵,抵禦外侵。
靈應昭昭,惠及四方。晉江沿海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則“清溪城隍顯聖保佑漁民”的民間故事。傳說約百餘年前的一天,晉江有200多艘漁船出海捕魚,忽然迎面來了一隻小船,船中站立一位老漢,大聲疾呼:“我乃清溪顯佑伯主,特來指點汝寺,即刮颱風,漁船須從速調頭返航。”當漁船全部進港內後,大暴風雨突至,漁船安然無恙。為此,漁民中廣泛傳著“清溪城隍顯威靈,警報颱風事是真。漁船返航安無恙,眾夸伯主保漁民。”的歌謠。自此,泉州、晉江、石獅、南安等沿海的民眾除設壇崇祀清溪城隍伯主神位外,不少人還時常到安溪城隍廟焚香敬奉,祈求平安獲福。不少地方還設立分爐,敬奉清溪城隍。
新加坡也廣泛流傳有清溪城隍顯靈的故事。20世紀4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南進入侵新加坡。有一次,日軍出動大批飛機轟炸新加坡各地,各處一片廢墟,而民國17年(1928年)自安溪分爐至新加坡的城隍伯主五舍公城隍廟之所在地,卻絲毫未受到飛機的轟炸。因此,當地華僑、華人對安溪城隍伯主更加虔誠奉祀,並先後在韭菜芭、楊桃園構築兩座雄偉壯觀的清溪城隍廟宇,至今仍香火鼎盛。而兩地城隍廟每年組團到安溪城隍廟尋根,謁祖進香,祈求安溪城隍庇佑之舉也成慣例。
安溪城隍廟歷經千年興替,蜚聲鶴遠,著稱海內外。早在明末清初,安溪先民即將香火帶入台灣,嗣後分爐到台北、台南、高雄,直至全島各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台灣各地共有自安溪城隍廟分爐222座。新加坡亦有韭菜芭城隍廟和楊桃園城隍廟等分爐。自清代起,安溪城隍廟在晉江、南安、泉州、石獅等地有70多處分爐分別立廟供奉,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亦建有諸多分爐。每年各月,特別是五月二十八日城隍誕辰日,海內外信眾均組團至安溪城隍廟進香、朝拜,參觀訪問,有效地增進海內外及海峽兩岸情誼,促進歷史宗教文化的交流。
1994年10月,安溪縣人民政府將東嶽寺、城隍廟劃歸鳳城鎮人民政府管理,並建立東嶽寺、城隍廟園林管理處及文物保護管理組,秉承愛國愛教、奉獻社會的宗旨,積極提高城隍廟的文化品位,先後新建一批配套設施等,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與此同時,注重發揮城隍宗教文化在閩台文化交流和對外聯誼中的積極意義,努力把安溪城隍廟建設成為一處民眾進行正常宗教活動的場所、一座聯繫海內外愛國人士的文化橋樑、一扇展現安溪僑鄉現代文明風貌的視窗,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信仰城隍是一種以傳統歷史文化為深刻社會背景的文化現象。安溪城隍廟在閩南、閩台、東南亞均有分爐廟宇,在弘揚傳統文化及對台、對海外文化交流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增進兩岸中國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等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交通資訊
公交:北門街下;1路 39路 3路
附近地標:前孝悌巷;中山公園;泉州市委黨校;
地址;長途汽車;泉州—安溪專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