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安曉芬女士,現任大盛國際傳媒總裁,業界知名製片人,先後參與製作、發行了《如果愛》、《第19層空間》、《花花型警》、《葉問》、《錦衣衛》、《葉問2》、《李獻計歷險記》、《飛越老人院》、《小時代》、《小時代2:青木時代》等多部影片。
作為製片方,因熱心公益事業,憑藉《葉問》於2009年10月獲得“電影公益事業獎”,而安曉芬女士本人也因表現突出,榮獲了“2010-2011年度” 藝恩電影產業獎最佳先鋒製片人。
職業歷程
2008年07月-至今,大盛國際傳媒總裁;
2006年10月-2008年07月,時代今典傳媒集團執行總裁、時代今典影院投資公司總裁;
2001年10月-2006年09月,星美傳媒集團財務管理中心主任、集團副總裁、星美影院發展公司董事長、星美影業公司董事長;
1993年07月-2001年09月,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任財務總監。
代表作品
2005
《如果·愛》
職位:發行人
導演:陳可辛
主演:金城武、周 迅、張學友
獲獎記錄: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
第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
第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
2007
《花花型警》
職位: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馬楚成
主演:陳 坤、余文樂、鍾嘉欣
《第十九層空間》
職位: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黎妙雪
主演:鍾欣桐、譚耀文、譚俊彥
2008
《葉問》
職位: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葉偉信
主演:甄子丹、任達華、池內博之
獲獎記錄: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第2屆鐵象獎年度動作電影
第2屆鐵象獎年度最佳電影
第2屆鐵象獎年度男主角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合拍片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獎
2010
《葉問 2》
職位:監製、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葉偉信
主演:甄子丹、洪金寶、黃曉明
獲獎記錄:
2010年年度華語電影內地票房第五名
中國網路影響力調查中榮獲“中國網路影響力2010年十大電影”稱號
入圍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
入圍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接獎
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入圍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錦衣衛》
職位: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李仁港
主演:甄子丹、趙薇、吳尊
獲獎記錄: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第19屆上海影評人大獎十佳影片
第19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獎
第4屆中國農民電影節農民最喜歡的女演員獎
第23屆哈爾濱冰雪電影節 “華語電影合拍片黃金十年”特別主題展映
2010年美國有線頻道ACTIONFEST 最佳打鬥場面獎
2010年春節賀歲檔票房冠軍
2011年被美國影評ScreenJunkies評為世界十大特工電影
2011
《李獻計歷險記》
職位:出品人、總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郭帆、李陽
主演:房祖名、王子文、姜武
獲獎記錄:
第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16屆“北京放映”入選作品
第16屆韓國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展映作品
第26屆日本福岡國際電影節展映作品
第6屆德國科隆電影節展映作品
由歐洲奇幻電影聯盟頒發的“最佳亞洲電影大獎”
2012
《飛越老人院》
職位:出品人、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張楊
主演:許還山、吳天明、顏丙燕
獲獎記錄:
第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
第6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開幕電影
第4屆卡達多哈翠貝卡國際電影節觀眾評選大獎
2013
《小時代2:青木時代》
職位:出品人、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郭敬明
主演:楊冪、柯震東、郭采潔、鳳小岳、陳學冬、謝依霖、
郭碧婷、王琳、李悅銘、姜潮、商侃、楊洋
上映日期:
中國 China 2013年8月8日
多倫多 Toronto 2013年8月16日
《小時代》
職位:出品人、製片人、發行人
導演:郭敬明
主演:楊冪、柯震東、郭采潔、鳳小岳、陳學冬、謝依霖、
郭碧婷、王琳、李悅銘、姜潮、商侃、楊洋
上映日期:2013年6月27日
獲獎記錄: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新片——最佳影片
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新片——最佳新人導演獎-郭敬明
新聞報導
他們不讀《小時代》,好像就OUT了
在接到時任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現任中影股份副總裁張強的電話之前,安曉芬從沒聽說過《小時代》這本小說,更不知道它在2008年問世時,就以超高銷量創下全國虛構類圖書零售榜榜首。
對於小說作者郭敬明,安曉芬的印象僅停留在“一個挺知名的青年作家”。“第一次覺得這個片子有戲,是我兒子的一句話。”安曉芬講起了與《小時代》的緣分。
安曉芬15歲的兒子有著90後一代人的特點,在網路年代長大的這群孩子們更流行的閱讀方式是從網路上下載有聲讀物“聽書”,只有《小時代》,他是捧著紙質版讀完的,原因是“同學們都在看這本書”。“
《小時代》竟然改變了我兒子的閱讀習慣,好像如果不看這本書,他跟同學就沒有共同話題一樣。”安曉芬忽然意識到,《小時代》正在引發90後一代人的共鳴,而這一系列超過900萬的銷量與郭敬明2000多萬的冬粉群,讓安曉芬看到了機會。安曉芬和李力決定接下《小時代》,同時給出了“時尚、青春、偶像”的定位。
“如果拍電影,《小時代》會是一部年輕的‘冬粉電影’,”安曉芬說。對於大盛國際而言,“冬粉電影”不是個新鮮玩意兒,甚至還在這上面栽過跟頭。2011年大盛國際與麥特文化投資出品改編自同名網路短片的真人動畫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就是當時“冬粉電影”的典型之作。
這部短片在網路上被稱為“史上最牛卡通片”,並創下過過億的點擊量。遺憾的是,曾經在網際網路上拜倒在《李獻計歷險記》的觀眾,最終沒幾個走進影院。如今,再次面對冬粉,安曉芬說,自己其實沒有猶豫過,“我後來總結,《李獻計歷險記》的問題是我們自身改造得不成功。拍電影,如果把一個極端情感放在一個普通的時間上表達,就會失敗;如果把共同的情感放在一個個別的事件上,往往能夠成功。前者是《李獻計歷險記》,後者是《小時代》。”
按郭敬明冬粉群的年齡分布,安曉芬給電影《小時代》的觀眾群定在了15歲-21歲之間,“這是一個正在經歷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年齡段,”安曉芬說,在小說里,她看到了友誼和幻想,這勾起了20多年前自己看《青春萬歲》時的回憶,“這個年齡段的很多人沒有經歷過愛情,卻都經歷過友誼,看重閨蜜情、死黨情、發小情,一起笑一起哭的甜蜜他們感同身受,《小時代》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我們不懂90後,但郭敬明懂
友情、愛情、青春、時尚、初入社會、富二代、平民女孩、暢銷書、柯震東、柴智屏、極具號召力的青年作家……當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時,很難不聯想到兩年前紅遍整個華語地區的青春偶像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時代》的組合,看起來跟《那些年》沒什麼兩樣。
2012 年3 月,柴智屏正式加入《小時代》操盤手團隊,並成為該片監製。當柴智屏帶著郭敬明、柯震東、楊冪出現在《小時代》的開機發布會時,人們冥冥中感覺到——又一個《那些年》可能要誕生了。在郭敬明確定執導《小時代》之前,李力、安曉芬和柴智屏三個人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在為電影尋找導演,最終沒有一個合適的,對人物的陌生是道坎兒。
一切的轉機從柴智屏提議找郭敬明做編劇開始。見到郭敬明後,三個人不約而同認定,這部戲本來就該讓郭敬明自己導,安曉芬回憶,“我跟郭敬明從8點聊到11點,他對人物的熟悉程度、對人物感情的把握沒有人能比得上。”但此前,在項目初期,郭敬明曾以“沒考慮過拍電影”婉拒出任該片導演。這次,三人團隊說服郭敬明只用了一個案例,柴智屏曾經幫助九把刀做出了一個成功的《那些年》,而郭敬明的想法也變成了,“與其讓別人毀《小時代》,不如我自己毀”。
在三個操盤手看來,找到郭敬明,無疑抓住了“90後”的心。現在看來,郭敬明似乎又成為了一把“雙刃劍”,外界指責《小時代》是“導演權濫用的結果”。但在操盤手看來,“如果我們強制郭敬明怎樣做,豈不是又會變成一部‘老人家電影’?那不是我們想要的。”
《小時代》屬於90後,所以“我們尊重郭敬明的創作,他知道他的冬粉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而那正是我們所把握不住的。”郭敬明的勤奮和敬業也確實沒有讓操盤手們失望,79 天完成《小時代》上下兩部的拍攝;5 款海報的要求,他最終提供了40款;慣例5支的視頻行銷素材,他提供了18支;6場發布會,20個城市的巡迴宣傳他全程配合,沒有要求增加任何費用。
演員們站在一起,這事兒成了
《小時代》上下兩部投資共5500萬,宣傳費2000萬。滿滿當當10家投資方中,沒有一家“外人”,李力的和力辰光、麥頌影視,柴智屏的可米必富、安邁進、群星瑞智藝能,安曉芬的大盛國際,楊冪工作室所簽約的歡瑞世紀,郭敬明曾簽約的上海天娛,曾與安曉芬合作投資《飛越老人院》的紫禁城影業,發行方樂視影業。
其中李力與安曉芬合作了3年,而影片的行銷宣傳方麥特文化與安曉芬合作了4年多。用安曉芬的話說,沒有一家是“外人”,很踏實。安曉芬告訴大家,“《小時代》不會賠,只是賺多少的問題。”這種信心第一次強有力的來源是所有演員選定之後,“七八個演員往那一站,我就知道,這事成了。”
三四個月的時間,三個操盤手基本上把大陸和台灣經紀公司的藝人“篩”了一遍,“演員太難找了”,用安曉芬的話說,恨不得自己去培養。儘管如此,《小時代》仍舊沒有考慮過全明星組合,因為被譽為“台灣偶像劇教母”的柴智屏始終堅持“青春偶像片,不需要大明星,首先得合適”,最終的女演員陣容中,只有楊冪一位大明星。
“楊冪是我定的。”安曉芬透露,唯一的大牌女明星楊冪也是所有演員中最先確定下來的,而楊冪同樣是她的“老朋友”,早在2006年,19歲的楊冪出演的處女作電影《門》,就是安曉芬任製片人的作品。所有演員選齊之後,安曉芬給出的評價是,“誰都掩飾不了別人的光彩,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類型,不可替代。”
贊助商給了七八千萬硬廣
《小時代》的宣發投資是一筆很難算的賬,如果僅僅算投資方現金投入的2000萬元宣發費,可能很難達到上映前“鋪天蓋地”的效果。
據統計,《小時代》預告片24小時破3000萬點擊,上映前3個月,影片在新浪微博的搜尋量已突破4000萬,此前創造超7億票房的《致青春》在新浪微博的搜尋量直到下線也不過4800萬。如果仔細給《小時代》算算宣發這筆賬,在那2000萬之外,品牌贊助商一共給影片提供了將近七八千萬的資源支持。與品牌商在影片宣傳階段的熱情形成對照的是,這部在原著小說中充斥著大品牌LOGO的電影,卻在拍攝階段幾乎沒有品牌商的廣告植入。
“很多品牌一開始對《小時代》的判斷有問題,”安曉芬毫不掩飾地答道,“他們不覺得這樣一部由新導演和新演員組合的電影會有多大的影響力。”直到《小時代》的宣傳啟動,並迅速成為社會話題時,許多品牌商才開始意識到它的價值所在。它們開始贊助發布會,比如珍視明;有的提供落地活動的場地,比如LV;有了在自己的產品上直接印上《小時代》的廣告,比如伊利;還有的直接為影片投放電視硬廣,比如湖南衛視;還有各種捷運、液晶顯示屏渠道方免費為影片發布硬廣。也就是說,在影院之外看到的硬廣大多出自品牌方的贊助,如果折合成現金,幾乎有七八千萬的價值。
別緊張,一部電影不會“亡國”
按照《小時代》投資方的想法,預期票房3億,目標票房5億。上映前被業內認定將成為一部現象級影片,上映兩周已拿下4.26億票房,但《小時代》在市場上走得卻沒有想像中順利。在《小時代》還沒有邀請任何人看片時,網上已經有5000多人在時光和豆瓣兩家影迷聚集地給該片猛刷1分。
上映後,多個微博名人開始用“上綱上線”的評論方式攻擊《小時代》,與冬粉掀起一輪又一輪“罵戰”。從指責郭敬明到指著觀眾,最後升級到只要去看並表示喜歡《小時代》,“就會立刻被歸類成‘腦殘’”。這樣的評價,令《小時代》逐漸顯現出後勁不足的徵兆。
面對罵戰,《小時代》行銷宣傳方麥特文化總裁陳礪志很疑惑,“為什麼對新人導演的商業成功我們無法容忍?一個電影新人的處女作,真的可以毀掉中國電影?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在他看來,“如果說災難,《小時代》給某些人帶來的災難是,他們發現自己真的不懂市場了,不知道主流觀眾是誰了,不知道觀眾喜歡什麼了。”
面對罵戰,安曉芬同樣疑惑,“有必要對一部電影上綱上線嗎?一部電影就能亡黨亡國了?至於嗎?你們這些郭敬明的長輩,‘90後冬粉’的長輩們對著孩子輩的人‘揮刀猛砍’,怎么下得了手?你們怎么就不能給新人一個成長的機會?”儘管惡意罵戰和網路黑水讓影片口碑受損,但陳礪志坦言,《小時代》從來沒有想過僱傭“白水”洗白自己,“我一直態度鮮明,絕不給任何刷數據的公司掙錢的機會。水軍公司的存在,是這個行業的恥辱,用水軍對抗水軍,最終受害的是中國電影。”
訪問安曉芬
選項目,我先問 [觀眾安曉芬]
《中國電影報》:大盛國際本身就是很有經驗的發行公司,為什麼拱手讓出影片的發行?
安曉芬:我本身是很看好《小時代》的,但是大盛國際不可能保底發行。大多數投資人出於安全考慮,希望找到一家有保底的發行公司,畢竟一天沒上映,結果就是未知的。我不會以自己的利益為準,首先要對各個投資人負責,讓他們安心。發行方樂視影業這次提出的“《小時代》嘉年華”方案很棒,26日20:00全國點映的600場,幾乎場場爆滿。
《中國電影報》:《小時代》的項目最早是中影股份副總張強提議的,為什麼在出品方名單里沒有看到中影?
安曉芬:張強當時把這個項目引薦給我的時候,他還沒有到中影工作,他調到中影后,確實提出過想要讓中影加入出品團隊,但當時《小時代》已經開機了,並且投資方已經“人滿為患”,實在是分不出股權給中影了。其實不光中影,當時還有許多公司,包括一些基金,也沒有進來,只能對他們說聲抱歉了。
《中國電影報》:今後會不會考慮跟基金合作?
安曉芬:會考慮。前提不是規模大小的問題,而是要看大家是否能建立對彼此的信任,像《小時代》這次的幾家投資方之間的合作就是建立在坦誠信任的基礎之上。
《中國電影報》:有報導稱,除了已經拍完的兩部,《小時代》將會再拍三部,是否屬實?
安曉芬:還不好說,因為後面幾本書的著作權不在我們手上。但是《小時代2》確定會在2013年上映,如果後期製作順利,我們爭取在暑期讓觀眾看到。
《中國電影報》:據說大盛國際在2013-2014 年將會出品三部女性情感題材電影,這三個項目是怎樣選定的?
安曉芬:我拍電影不喜歡跟風,也不喜歡重複自己,我手裡有三個比較好的女性電影題材,涉及女性的各種情感和抉擇問題,比如大齡女青年怎么就成了剩女,功成名就的女人的情感困惑等,比純愛情片深刻一點。每次我拿到一個題材,會先問作為觀眾的安曉芬是怎么想的,有沒有過這種感受,現實生活中會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有,我就會認為值得做。我想,一個人首先是生活在大眾中的一員,只要不是特別另類的人,情感與大眾就會是共通的。
安曉芬:《小時代》是冬粉電影
2013年5月27日,大盛國際總裁安曉芬在一條轉發的微博如此說到:“電影《小時代》的關注度一直高居不下,我做了這么多年電影,第一次碰到影院為一部電影自發播放預告片,而且在多部電影前面,那可是影院放棄了廣告時間喔……”安曉芬轉發的這條前一天的微博顯示著:《小時代》飆升到微博影視熱門話題榜第9名。
安曉芬這些天的微博主要話題都是有關《小時代》的,因為她在該片中身兼三職——出品人、製片人、發行人。在與記者兩個多小時的聊天中,安曉芬侃侃而談著《小時代》的項目始末以及行銷定位等市場核心問題,雖然她對該片票房問題的回答保守低調,但從容的背後無不流露著奢華的市場野心;雖然她對項目啟動前後的各種波折輕描淡寫,卻也足以讓人感受到居中的不易與辛勞。
《泰囧》、《致青春》的大舉全勝讓光線和當家人王長田精神抖擻,或許在有著《葉問》系列以及《錦衣衛》等成功案例之後,《小時代》會成為安曉芬和大盛國際的另一張閃耀的名片,並力推他們成為華語電影市場格局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民營力量。
《MOVIE》:談下《小時代》這個項目的初衷吧。
安曉芬:這個項目最早是紫禁城的張強推薦給我和我的合伙人——上海麥頌李力先生,麥頌是專門做電影投資的,它跟和力辰光實際上是一家,都是李力的公司。我們一起簽下著作權以後,就開始籌備這個電影。張強一直在策劃這個項目,總發起人是他,我只是個操盤手。他最早把柴智屏推薦給我們。後來張強、李力、柴智屏和我,四個人見面談這個事情,大家一見如故。之前有過電視劇的公司找過柴姐,但因各種原因,沒有合作成。而到2013年,我們的電影又來找她,她就覺得是和《小時代》有緣分,就決定一起來做這個項目。
MOVIE:張強去了中影集團做副總裁。
安曉芬:那時候他還在紫禁城,他把著作權推薦給我們,但是保留了紫禁城的投資權利,成為出品方之一。
MOVIE:您在這個片子中有三個身份——出品人、製片人、發行人,看來是身挑重擔。
安曉芬:是。張強是總發起人,最後落實到我們四個人身上:李力是總製片人,製片人是我,柴智屏做監製,再就是後來加入的導演郭敬明。柴智屏從整個藝術風格到導演的物色,當時都委託她了。因為她在台灣做偶像劇比較成功,希望她能在台灣物色一個導演和編劇。但是她找來找去,談了很多都覺得不合適。後來就想,能不能請郭敬明來做編劇。後來郭敬明就跟我們就一起見了個面。那天,我和郭敬明先到,就先聊了一會,聊著聊著,我知道他上大學的時候正好是學編導的。我就說,既然你是學編導的,你怎么不做導演呢?他說自己沒想過。跟他聊完後,就覺得他很懂電影,他對所有人物的把握非常到位,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做導演。他還是覺得有點忐忑。我跟他說,藝術上有柴智屏做監製,我從市場方面保駕護航,這有什麼難的呢?他就同意了。等到李力和柴智屏到了的時候,大家都一拍即合,覺得讓郭敬明身兼編劇和導演,我們就解放了,不用再找其他人了。
MOVIE:作為製片人,你當時心裡確實有底嗎?
安曉芬:我們和他一聊,覺得他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我覺得導演就是一種思想和價值觀的藝術表達,他有能力和欲望去表達,這很重要。所以在這部電影中,沒人能比郭敬明更了解他筆下的人物,更熟悉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他是最合適的。我們一點都不擔心,他能同意,我覺得挺開心的。
MOVIE:這部片子投資多少錢?
安曉芬:還是不要具體說數字了,反正就是箇中上等投資的片子。當然,投資人肯定是不會賠錢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我做電影這么多年,真的沒有看見過這么高關注度的電影。先不說它將來的口碑怎么樣,藝術水準怎么樣,那需要觀眾去評說。單從電影沒有上映之前的高關注度來看,是從未有過的。我相信它的市場表現會不俗,這是市場給我們的信心,所以肯定是不會賠錢。至於賺多少,就要看運氣嘍。
MOVIE:預計會超過《致青春》么?
安曉芬:那不敢說。因為常規意義上,一個電影的品質成型以後,它在市場的預期表現會大概有個預估。郭敬明的電影是個冬粉電影,我們當初非常明確地把觀眾群體定位在15到25歲。這么多年來,沒有一部專門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打造的一個電影。郭敬明的冬粉,能夠轉化成多少票房,這是我不熟悉的,所以我不敢妄加預測。所謂的“冬粉電影”,號召力變成票房是什麼樣子,其實整個業界都在關注。可能30到40歲的不會關注,那很正常,因為他們已經過了那個年齡段,根本不會買那本書。我只能說,票房應該會不錯。
MOVIE:之前有媒體報導,很多人想把錢投進來,但是你們還會進行篩選。
安曉芬:是。最開始只有群星瑞智、和力辰光和大盛國際三家在籌備。後來紫禁城在籌備差不多的時候進來了。在前期沒有成型的時候,我們不能拿投資人的錢,因為風險要自己擔當。一旦拿了投資人的錢最後沒有成型呢?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先自己墊錢。我們按照說好的比例,先投進來。後來很多投資人,知道這個項目,一聽《小時代》就覺得很好,想投資。然後我們就分一些股權給他們。投資方有和力辰光、大盛國際、天娛、群星瑞智、歡瑞世紀、樂視、紫禁城等十家公司。
MOVIE:《小時代》在市場和整體行銷戰略上是怎么部署的?
安曉芬:《小時代》很明確的定位就是郭敬明的冬粉電影。冬粉電影要看的是什麼呢?從郭敬明的小說上看,表現的就是青春、友誼、愛情、時尚。其實發生的故事,就是冬粉正在當下經歷的事情。《致青春》是70後的青春,《中國合伙人》是60後的青春,《小時代》就是85後、甚至90後們正在經歷的青春。我們針對這樣的特點,精準的行銷。《致青春》的定位是沒有年齡界限的,五六十歲的人也有過青春,《中國合伙人》的年齡層也比較寬泛,但《小時代》就是15到25歲孩子的青春。這是我們的觀影人群。我們不會把策略放在年齡大的人身上。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小時代》的冬粉,也是郭敬明的冬粉。郭敬明所有的作品,他們都追。郭敬明是一個作家,也是個明星。所以最開始的宣傳策略就是以導演為核心。郭敬明有近2000萬的微博冬粉,三千萬的書籍冬粉,我們把他當做一個最大的媒體來行銷,我們每次的物料發布,不管是海報還是預告片,都是給媒體的同時,也給郭敬明,讓他也當做一個媒體,通過他的微博和部落格或者微信里發布出來。最後執行的結果是,他成為一個最大發散源。比如一個訊息在其他媒體裡只有幾千條,在郭敬明那裡就有十幾萬條。我們每個物料鋪出的時候,都會上話題榜。這是這次宣傳的一個最大的看點。
另外就是,傳統媒體我們也覆蓋,常規的電影宣傳我們也不落下。他的電影就是針對他的冬粉群來做的特殊策略。而且跟很多電影不同的是,我們的物料是極大豐富的。這也歸功於郭敬明。海報有一百多款,我們都發不完。以前做電影都不夠,都是捉襟見肘。但是《小時代》基本三天就要傳送一次物料。100多款的劇照和海報,電影中的歌曲,很好聽的有五六首,作為宣傳的就有2首MV。預告片也是,我們當時做了7款。我們發現第一款轉發量和點擊量太瘋狂了,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幾千萬的點擊量。連張宏森局長都關注到了,說你們《小時代》的預告片破了紀錄,三天有4000萬的點擊量。我們發布預告片的時候,郭敬明的微博上看到的閱讀量,是9000多萬次,我的冬粉才1萬多,我的預告片的那條微博的閱讀量是三百多萬次,這是從來都沒有的,我平常的微博的閱讀量也就是幾千到一兩萬次。冬粉關注度的瘋狂,給了我們很深的印象。
MOVIE:您評價下郭敬明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吧。
安曉芬:我其實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郭敬明可以說是一個天才,真的是個天才。他非常的聰明,他特別善於吸收別人的優點和別人的意見。只要是你說的對,或者刺激了他的想法,他一定會接受。他又特別勤奮,聰明加勤奮,把很多人都甩到後面。他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的生活里可能就是工作。他每天都在我們的行銷微信群里,每天都在裡面和大家討論各種事情。這樣的聰明加勤奮的導演,將來不可限量。第一次當導演可能會有稚嫩,但是他給出的答卷遠遠超出了一般新導演的水平。整個電影畫面、節奏、質感都非常好。
MOVIE:他說以後會繼續拍電影,這方面和大盛國際是否有協定?
安曉芬:接下來我們還會一起合作,接著拍《小時代2》《小時代3》。大家在一起合作很愉快,當然有時候也會吵架,那是有不同意見時,各說各的理。
MOVIE:為什麼吵?
安曉芬:比如為一個海報。他說他的觀點,我說我的觀點,都會吵起來。我覺得那個顏色,我們不習慣,我們習慣了慣常的風格,他的設計,我們覺得有點素淨,有些不能接受。最後他連續拿了幾款不同風格的,我們開始另眼相看,覺得很特別,所以也就接受了,他給了我們另眼看電影的啟示。我的微博冬粉很多都是院線的、影視公司的、媒體的朋友,他們看到這些物料時,都和我說不錯啊,從此開始關注小時代。一般來講,我們都會尊重導演的意見。
MOVIE:在這個項目當中,遇到最難處理的是哪些事情?
安曉芬:最困難主要是演員的選擇,那個是我們最糾結的。比如我們選擇了一個演員,覺得很合適,但另外一個演員就會說,他(或她)在的話我就不來了。再比如幾個人都想演一個角色,所以有時候選來選去,非常糾結。好在我們最後定下的演員,實踐證明選的非常合適,都演得很好。當然我們這次沒有個人的偏好,選十二個演員,大家會一起商量。既要合適角色,又要是好演員。
演宮洺的那個演員,我跟柴姐和導演有過不同意見。我覺得宮洺應該是30齣頭的人,有成熟度和威嚴感。我們找來找去沒找到合適的。柴姐推薦了鳳小岳,導演看了也覺得挺好。但是我就是覺得有點嫩,怕演不出來那個威嚴和孤傲。但是真的沒想到,他演得很好。我後來對鳳小岳說,我當初不看好你哎,但是沒想到你把宮洺演活了,還真是宮洺那個味道。所以我覺得這些演員很棒。
MOVIE:因為演員的問題,推遲開機了?
安曉芬:差不多延後了兩個月。我們要拍兩部,又要在春節前殺青,80多天的拍攝周期對於新導演來講是非常大的考驗。如果我們按照開始的進度的話,春節前是怎么都殺不了青的。劇組要回家過年,預算肯定是要超的。而且郭敬明對場景、服裝道具的要求很高,我們已經超了800萬。我們現場用的道具杯子,都是900多塊錢一個的。如果春節前殺不了青的話,那肯定更超。所以我每天都特別焦慮。每天都盯著製片主任,讓他們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趕進度,一旦有一個特別貴的場景,我都會跳起來,讓他們去找人壓低花銷。製片主任都快被逼瘋了。
MOVIE:您去過幾次片場?
安曉芬:差不多十幾次上海。基本每周都去,有時候每周去兩次。每次去都是催進度,盯預算。郭敬明經常盯著道具說不行。比如買了一個檯燈,他說不合格,買不到的話,他就把自己家裡一個30多萬的檯燈拿來,後來把他家沙發都搬來了,最後索性把他新裝修還沒住進去的家給占了,連拍五天,把一個新家折騰的夠嗆。
MOVIE:和柴智屏都是同時去的?
安曉芬:有時候會一起去,經常開會。有時候她在,有時候我在。和柴姐的這個合作是很愉快的經歷。你會發現一個團隊里每個人的閃光點。從開始的不熟悉,到最後很開心地在一起。最後殺青的時候,每個人都流淚,都很感慨。演員也是一樣。台灣和內地的演員開始彼此陌生,沒過多久,大家就玩到一起了,郭敬明是個能融入的人,經常和演員打打鬧鬧,在片場,演員和導演,就像孩子們在一起鬧,很歡樂,所以氣氛一下子就很親密融洽。演員之間,微信微博互動很頻繁。
MOVIE:製片人大多很強勢,但您看不出來。
安曉芬:該堅持的時候會很強勢。但是基本上跟我合作的人,都會變成好朋友。有的事情他們不理解時,我會和他們講清楚。我會很公正處理事情,我不會因為個人的利益,損害別人的利益。每個人都有訴求,我會為了電影,滿足各方的要求。
MOVIE:您是雙子座,郭敬明也是。您有雙子的典型性格嗎?
安曉芬:有。雙子很執著,說乾就乾,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不會因循守舊。我的年齡在劇組裡差不多是最大的,但是我們都不會感覺到差距。和年輕人在一起相處,我可以很融入。
中美合拍是趨勢 交流經驗必不可少
有訊息稱之後的中美合拍影片,有望享受和內地香港合拍片的待遇。對此,安曉芬表示合拍片是趨勢,“好萊塢有最完善的電影製作流程以及豐富的經驗,國內電影人可以借鑑過來,促進我們國家電影行業的完善和發展。”但在合作拍攝電影前,國內電影人要做足準備工作,安曉芬說:“首先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其次要研究好合拍片的制度和規則,不然可能會吃虧;最後就是應該選擇合適的題材和合作模式,有些題材可能只適合美國,但是不適合我國。”(電影網 )
如何通過處女作來對新導演做判斷
作為《錦衣衛》、《葉問》系列的製片人,及新導演處女作《李獻計歷險記》出品人之一的安曉芬,如何通過處女作來判斷一個新導演的能力並投資?她表示,就她個人來講是通過兩種渠道。
第一種是通過導演自薦,這種情況下安曉芬表示首先要考察他的專業程度,看他以前是否有過作品,從他的作品中能夠看出他的鏡頭語言的專業度和作為導演個人的創意;另外一種渠道是關注當下新導演的作品,安曉芬表示自己會從媒體觀眾和影評人的反應來考察新導演的作品。
而對於國內的新導演來說,常常會出現整部電影發力不均,一部電影中只出現幾分鐘亮點的情況,安曉芬表示這並不影響她對一個導演的選擇,她在一部處女作中最看重的是一個導演自身的影像風格和創意構想。
“我會投一個比較突出特點的,弱點會想辦法用別的來彌補”,安曉芬如是回答自己對於導演的選擇。(新浪娛樂)
打造票房億元俱樂部的推手
《葉問2》 10年來最成功商業作品
首映當天,《葉2》的金牌製片人安曉芬團隊只請了少數媒體和數位在圈內有影響力的影評人。“依我的意思是,一家媒體都不請,但這是不可能的。並不是我們瞧不起媒體,而是希望在我們電影最後推向市場之前,不要有太多的評論出來。”《葉2》前期宣傳並不多,只做了開機儀式,拍片的過程中請媒體去集體探班一次。安曉芬的宣傳策略是,我們要“氣勢”,勁兒一分,氣勢就散了。到了上映前,《葉問2》的宣傳才鋪天蓋地地壓過來,《葉問2》團隊更是在十大城市做了超大的戶外廣告,十大衛視在《新聞聯播》前的黃金廣告時間播放《葉問2》的片段預告。這是前所未有的攻略,為的就是保證上映前一天,甄子丹功夫之王的剪影成為大街小巷上必定能見到的畫面。
首映開始前,儘管已經部署好了這一切,坐在電影院等著自己電影上演的安曉芬還是很緊張。她身邊坐著各家院線的老闆。在電影行業中,一切都是為院線服務。一部電影再好,如果得不到院線的支持,匆匆上映後就下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票房。反之,一部電影如果能夠得到足夠多的銀幕,獲得理想票房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大部分觀眾的觀影習慣是,到了電影院看影院排期再決定看哪一部電影。當院線能把一部影片的拍片檔期縮小到每個廳的放映只隔15分鐘,那密集的排片會讓觀眾無法有其他選擇。
安曉芬的策略是:請院線領導們來大學生電影節現場看,在自己的“福地”讓他們感受到現場的熱烈,讓他們自己去判斷這部電影的成敗。結果首映空前成功,觀影的過程中,電影院中響起了10多次掌聲,安曉芬這一仗是打贏了。
製片人的英雄時代
作為《錦衣衛》、《葉問》系列電影的製片人,安曉芬則是專業的會計師出身。她入行是跟著張偉平與張藝謀做新畫面影業,主要負責財務工作。通過專業的財務管理,安曉芬可以不在現場但清楚片場發生的一切事情。也是因為參與張藝謀電影的財務工作,安曉芬精確地掌握了電影的成本分布。後來,由於自己閒不住的性格,安曉芬放棄了新畫面一年一部戲,一年忙仨月的輕鬆工作,轉投星美,繼續負責財務。但由於工作需要,她也將院線市場摸了個透。2008年,安曉芬成立了自己的影業公司。
多數電影製片人對於電影劇本的判斷和直覺都是非常敏銳的。一來是電影製作最核心的“質”就在於此,二來時機不等人,很可能晚一步看完劇本,項目就被別人搶走了。也有不少後來很成功的電影是製片人在瞬間完成的決定,當然這不涉及後面對劇本的再開發和修改。安曉芬成立的大盛國際傳媒公司,在接到《李獻計歷險記》的動畫原片時,安曉芬只看了兩分鐘便決定要拍,而且一定堅持原片中真人演員與動畫結合的效果。該片已經吸引了很多當紅大腕明星參演客串,只為了劇中人李獻計的一片痴情,和對現實中該片導演李陽的欣賞。(《商業價值》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