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有三面環水、如船浮渡的浮山,古名浮渡山,與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齊雲山、琅琊山並列,為安徽歷史名山。它位於皖中偏西南、長江北岸的白盪湖濱,南距樅陽縣城36公里,北與巢湖地區的廬江縣交界,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積15平方公里。它是一個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為特色,山水清淑,岩壑靈奇,是一個以火山岩洞、摩崖石刻為特色,以河湖風光、人文景觀相輝映的風景名勝區。
概況
浮山的傳說太多,美麗的,動人的,像一個個美妙的好夢,總是在牽動著你的心。“魂牽夢縈”或許可以這樣去形容吧!
浮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樅陽縣中部偏北地區,白盪湖畔,北距合肥120公里,南距縣城30公里,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公路掠境而過。浮山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以火山地貌為其主要特色,植被繁茂,人文景觀獨特,儒、佛、道"三教"薈萃,歷史悠久,名士輩出。
浮山因其"東西南北皆水匯"、"山浮水面水浮山"而得名。其主要景區面積76.6km2,1983年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列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該景區以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摩崖石刻、河湖風光而著稱於世。張公岩景區是浮山主景區之一,此處集宗教遺蹟、火山岩洞、摩崖石刻於一體。
浮山是一座保存比較完善,具有典型性的白堊紀晚期火山噴發形成的破火山,地質學上稱浮山組——浮山旋迴,經過大自然一億多年的風雨精雕細刻剝蝕,形成張公岩天池、會聖仙橋等別具特色的六大景區,景區內疊嶂、峭壁、岩洞、怪石、岩鍾、天橋與澗流,幽谷與湖盪遍布,被看作是中國的“維蘇威”。在這裡遊人可以親身體驗浮山火山爆發、岩漿溢流、火口坍陷、再噴發,緩慢侵出等五次火山活動過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這裡還有江南最大的岩洞摩崖石刻長廊和宋代蓮花座及石雕佛像群。
或山鳴谷應,或清澈可鑑。深山幽林中又有洞十餘個,其中以寬敞可容幾千人的觀音洞為最。縱橫交錯,纏繞詭秘的峽谷中,以飛來峰下的“天柱一絕”神秘谷最為奇險。谷底54個洞穴形態各異,雲集交錯,洞連洞,洞套洞,洞洞相連,人游其中,狹窄處須屈身匍行。谷旁古樹虬枝,谷內怪石異草,恍似仙境,引人入勝。
自2010年5月1日起,樅陽縣浮山風景區對主景區進行封山建設。 浮山風景區由北京天上天集團投資3.9億元進行旅遊開發。景區開發建設的前期規劃設計工作已經完成,浮山風景區旅遊概念性規劃由同濟大學景觀規劃設計院編制。日前,樅陽縣人民政府正式頒布《關於浮山風景區管理工作的通告》,從5月1日起,對浮山主景區進行封山建設,對景區步道、有關景點、服務功能區進行新建或恢復。建設期間,暫停各類旅行團和遊客接待。按照規劃,浮山風景區按照AAAA級標準,在繼承中創新,重新進行包裝定位,提出“黃山觀景、九華禮佛、浮山問情”的口號,著力打造“中國第一情山”,並將於2012年國慶前舉行盛大開園儀式。屆時,浮山風景區將以嶄新面貌迎接國內外遊客。
摩崖石刻
樅陽浮山摩崖石刻
浮山摩崖石刻現存483塊。浮山石刻,上起唐宋,下至民國,文體各異,書法萬千。其中唐刻1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明清居多。有詩詞、遊記,有庵堂碑記,有題詩留名。字型大者1米見方,小者不及1寸。有的鐵畫銀勾,有的清瘦嚴謹,有的丰韻飽滿,有的端莊秀麗,有的龍飛鳳舞。石刻作者有文學巨匠,有禪師高僧,有官宦名流。1981年,全部摩崖石刻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