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茶與茶食品科技學院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食品加工與保藏的生產、試驗、研究及產品開發、食品生物技術與發酵工程的運用、食品質量控制、食品企業經營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食品質量與安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從事食品安全生產及品質控制、食品衛生檢驗與監督以及食品安全性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營養學、微生物學、現代食品分析技術、環境衛生學與環境衛生檢驗、食品毒理學、飼料衛生質量控制與檢測、食品工藝學、動物產品加工學、食品衛生學、食品微生物檢驗學。

概述

安徽農業大學茶與茶食品科技學院前身是輕工業學院,2004年學校院系專業調整時更為現名。目前設有茶業系、食品工程系。下設茶學、機械制茶、食品發酵、農產品加工、食品質量與安全和茶藝等六個方向,擁有園藝學博士後流動站,茶學博士授權點和茶學、農產品加工與貯運、食品科學和營養與食品衛生學4個碩士授權點。其中,茶學學科為農業部和安徽省重點學科,是安徽省首批設立特聘教授崗位的學科,所屬茶葉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及教育部、農業部和安徽省重點開放實驗室,建有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和茶葉科學研究所。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現有教職工52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9名,高級實驗師和研究員2名;博士生導師10名,碩士生導師28名,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等學術骨幹15名。
學院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保證,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重點實驗室為依託,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積極更新觀念,圍繞教育事業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突出發展主題,擴大辦學規模;堅持教學工作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堅持科研促發展,凝練方向,打造團隊,提高科技競爭力;堅持面向“三農”,拓寬服務領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不斷提高辦學水平。

專業設定

茶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寬和較深的茶樹栽培、育種、茶葉加工與貿易、茶葉類液體飲料加工的基礎理論,具有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農業管理能力的適用型科學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生化、普通遺傳學、茶葉生物化學、茶樹栽培學、茶樹育種學、茶葉機械、茶葉和茶飲料加工、茶葉貿易學、茶葉審評與檢驗等。
就業方向:可從事茶葉生產、茶飲料加工、茶葉貿易等有關部門的行政管理、技術指導和技術開發、教學和科研工作。
專業特色與優勢: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農業部和安徽省重點學科,安徽省首批首批“皖江學者”特聘教授設崗位;茶學專業教師隊伍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茶學專業為國家首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在全國創辦最早,專業課程門類設定最齊全,為學校的傳統優勢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食品加工與保藏的生產、試驗、研究及產品開發、食品生物技術與發酵工程的運用、食品質量控制、食品企業經營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營養學、食品機械與設備、發酵設備、食品添加劑、食品酶學、生化工程、基因工程、食品工藝學、果蔬加工學、發酵工藝學。
就業方向:可到食品企業、科研、教育、貿易、食品檢驗、防疫等部門工作。
專業特色與優勢:省級特色專業。擁有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就業率高,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食品質量與安全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食品質量與安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從事食品安全生產及品質控制、食品衛生檢驗與監督以及食品安全性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營養學、微生物學、現代食品分析技術、環境衛生學與環境衛生檢驗、食品毒理學、飼料衛生質量控制與檢測、食品工藝學、動物產品加工學、食品衛生學、食品微生物檢驗學。
就業方向:可在政府職能部門、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局、衛生防疫站、技術監督局、食品企業品管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工作。
專業特色與優勢:安徽省最早開設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學科特色明顯,師資力量強,實驗設備先進,畢業生就業面廣,就業率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