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城牆

安城城牆

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安城鎮內。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築安吉土城,次年砌石,周長延至3公里,牆高約達7米,厚3.3米多,設東南兩北四門,並分設四橋(跨護城河),明洪武五至六年(1372-1373年)又分設四譙樓,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重修並增建譙樓更鋪,次年城牆加高1米,明清多次重修。1970年修路拆去東門,其餘城門、城牆保存基本完好。1980年重修南門,城牆加高0.8米。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安城城牆安城城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浙江省

安城城牆VI-551

簡介

..

安城城牆位於安城鎮。始建於明初,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砌石加固,此後多次重修。城平面呈橢圓形,周長約6000米。

..

城內古建築於抗日戰爭期間遭日軍轟炸,基本無存。現存城牆殘高4-6米,厚5米。有南、西、北三門,均為券頂式門。該城除具有防禦作用外,還可防洪。

古西苕溪流域河床深,河面寬,水上運輸繁忙。緊鄰苕溪的安城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了船泊雲集和貨物運輸的中轉站。在交通運輸得到長足發展的基礎上,人氣漸旺,貨物交易頻繁,安城,儼然成為安吉境內一處重要的集鎮。到了唐朝晚期,撤故鄣併入安吉縣,縣治選址於安城。

安城為安吉縣城簡稱,從唐朝晚期到民國,安吉人以安城為中心,經營了1000餘年,使之發展成為市井建設布局周密,達到九街十八巷、十二牌坊、七十二水井的規模;街巷縱橫交錯,主要街道石板平鋪,小巷均由卵石鋪就;樓閣、亭台、花園、假山、池塘等庭院式建築錯落有致;府衙、文廟、祭壇、學宮等一應俱全;城防體系完善,城外桑樹成林,綠竹成蔭,“地富絲,人用饒益,豪商傑賈,萬里輯輳,蔚為東南大邑。”成為當時浙北商貿的主要集散地。

古老的安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城南一公里外的靈芝塔,作為古安吉縣城的標誌和水上運輸航標,至今仍聳立於西苕溪岸邊;城內的蕪園,留下了藝術大師吳昌碩青年時期在家鄉的蹤跡;城北門外的北川橋依然承擔著人們南來北往的通道;始建於元末明初的安城城牆見證了安吉在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遷……

..

然而,風風雨雨走到今天的安城,倖存下來的歷史古蹟是少之甚少,失去的卻是更多。首先是自然的破壞:根據文獻記載,安城有明確記錄,歷史上曾遭受過七次特大的洪水衝擊,城牆毀損相當嚴重,雖然在當時都得到了及時修復,但選材的隨意,尺寸的零亂,砌築的參差,與初建時相去甚遠,影響了城牆的整體效果;千餘年的風吹雨打,牆體內填土流失嚴重,磚塊風化剝落,雜草叢生,蛇蜥穿梭等,對牆體的牢固度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次是人為的破壞:1939年4月,日本侵略者數架飛機對安城進行了狂轟亂炸,城內幾乎所有的建築全被炸毀,廢土將城面抬高,許多古蹟被埋於地下,城樓、城牆也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整座城面目全非;大躍進時期,乾脆將城牆上的磚石拆下用來建水庫大壩,村民也用這些材料建房蓋屋,有些甚至將房屋建在城牆上,並圈養家畜、種植瓜果蔬菜、培植竹林等;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安泗”公路時,拆除了城牆東門,並將南門處升高,致使西門和北門嚴重滲水,造成城牆多處坍塌……種種的破壞,造成了安城滿目瘡痍,城牆殘缺不齊,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就這樣被肆意踐踏。

歷史

安城牆始建於明初,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砌石加固,此後多次重修。城牆由元末明初始建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城牆採用牆體——護城河——斗埂三重防護體系、開閉式城門、防水槽閘合一,這在全國同時代城牆建築中極為罕見;城牆歷經明、清及民國的多次修葺,保留了不同時期的建築工藝,對研究建築技術、材料演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古代州、縣城市建築的一處珍貴遺址,又是一本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歷史教科書。鑒於安城城牆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近年來,省、縣兩級政府撥款對其進行了逐步維修,使城牆基本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貌。最近,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已成為過去,如今的安城城牆雖失去了其昔日的防洪、防禦之功能,但作為歷史文化遺產,並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存在的意義,相反,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這些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本、活力之源。 安城,安吉城之簡稱,是唐晚至民國時期安吉州、縣治地。同治版《安吉縣誌》記載:“元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明兵克安吉,總管張俊德始築土為城。越一年,元帥費愚甃以石,延環六里,高二丈有奇,廣半之,門四:東曰迎春(賓陽),南曰朝陽(麗正),西曰寶成(迎恩),北曰拱宸(迎風)。城瀕大溪,引水為濠,鑿濠為池,僅通舟筏。”

安城平面略呈桃形,四周滿載桑樹,故有桃形桑城之美稱。城內原有9街、18巷、12牌枋、72口水井及府衙、文廟、祭壇等建築。現城牆除城垛坍塌,內牆包砌的塊石大部分拆除,東門及東門外吊橋拆毀,部分護城河湮塞外,其餘均保存較好。

安城城牆之城門具抗禦防洪雙重功能,並根據南高北低的地勢精心設計四城門,即緊臨西苕溪的南門相對較矮,北門高大,使得進水慢、泄洪快。並且所有城台均設內外兩道城門,內城門開閉式具防禦功能,外城門槽閘式為防洪所置。

記載

..

安城城牆採用城牆——護城河——斗埂三重防護體系,城、閘合一,增強了防禦與防洪功能。《安吉縣誌》記載:唐天佑四年(907),安吉縣治遷至馬家渡西(即安吉城)。元至正十六年(1356),“總管張俊德始築土為城。越一年,元帥費愚甃以石……”洪武五、六年間(1732-1733),“知縣張士良創建四城譙樓,歲久城圮,城濠湮塞。”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州林壁重修,並增建譙樓、更鋪。”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州江一麟復加高城牆三尺,內土岸以石甃之。”天啟三年(1623),“洪水沖毀東城牆二十四丈及馬路、幫岸,知州張夢時重修。”雍正五年(1727),知州勝兆彬奉敕重修。乾隆十二年(1747),知州劉薊植復修。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州張先岸重修。鹹豐元年(1851),知縣鄭廷、牟房移書院膏火存款重修。1939年4月10日,遭日機轟炸。1951年3月,安吉縣人民政府遷出安城。改名為安城鎮。2001年7月,安城鎮併入遞鋪鎮稱安城村,隸屬遞鋪鎮。

..

安城東500米處的西苕溪東岸有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安吉城標誌性建築——靈芝塔(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方便交通,正東門南約200米處之小東門外原築有石構碼頭。

安城城牆是浙江及江南地區現存最完整的縣級城防體系。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吉城周圍古文化遺址、古城址分布密集。安吉城城牆的歷史環境基本保存,文獻史料豐富,實物遺存較為完整,是研究縣級城池建築發展史的重要實物例證。保護和利用好這份歷史遺產,對於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民族鬥志,發揚民族精神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