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安化橋,始建為橋上蓋土瓦,東西橫跨於五峯縣城中心春漲河之
上,名“得勝橋”。清乾隆四十六年夏被洪水沖毀。同年十月知縣史偉烈倡修,改建為雙孔石拱橋,改名為“安化橋”。意為土家族和漢族的安定同化。
規格
安化橋橋長20.70m,寬4.90m,高6m。橋面兩側為0.73米高的石板護欄,原雕刻為“八仙過海”,有38個金瓜瓣石護欄柱,西橋拱中兩面為雙龍托橋,南北望向,曰:“石龍呈瑞”。橋面正中有一化石成“太極圖”,原橋兩頭各有一座高三層的石塔化香爐。屬縣城八景之一。
文物保護
五峯縣的安化橋1994年1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峰安化橋聯
一道飛虹安古邑,水從街中過。
半輪明月化蒼龍,人在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