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輝曲鄉中心中學

安丘市輝曲鄉中心中學

安丘市輝曲鄉中心中學是山東省重點中學。始建於 1911年,其前身是安丘縣立初級中學、山東省第八聯合中學、山東省立安丘中學等。 經過九十多年的發展,輝曲鄉中心中學已成為一所規模宏大、設備先進、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現代化學校。目前,學校占地近200畝,建築面積近100000平方米,在校學生6000多人,教職工近500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安丘市輝曲鄉中心中學是山東省重點中學。始建於1911年,其前身是安丘縣立初級中學、山東省第八聯合中學、山東省立安丘中學等。經過九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規模宏大、設備先進、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現代化學校。目前,學校占地近200畝,建築面積近100000平方米,在校學生6000多人,教職工近500人。

外界評價

九十多年來,學校得一方英才而育之。歷史名校,雄居一方,龍頭高翥,俊彩星馳,滋蘭九畹,樹蕙百畝,數萬學子,英才輩出,龍躍鳳鳴,成棟成林。遠者有中科院院士劉以訓、著名作家馬蕭蕭等,卓爾超群;近者亦是賢者雲集,人才薈萃,近400名博士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特別是近十餘年來,高考成績一直名列濰坊市乃至山東省前茅,成為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之地。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突出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濰坊市南三十公里處安丘市市區,東臨206國道,北臨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和濰萊高速公路。東北方向附近是美麗的青雲湖景區和享有盛譽的國家AAA級景點--青雲山民俗遊樂園。校園內綠樹成蔭,花草遍地,蟠龍園、蘑菇亭相映成趣,集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於一體。

辦學特色

學校辦學思想先進,管理科學,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確立了“個性化教育,多元化發展,人性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辦學理念,實行了“全盤細化,全面量化,全員督查,全程評價”的工作保障措施,努力培養“有教養,有個性,有思想,有共生意識,有創造力”的人才。安裝了天文台、校園多媒體教學網路、校園廣播系統,連線了國際網際網路,各類教學設備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師生生活設施達到一流水平。

文化建設

學校重視文化建設,用文化作為核心價值觀念統領學校各項工作,構建新型的學校管理機制。確立崇尚一流、團結進取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寬嚴有度的制度文化,高效有序、和諧順暢的管理文化,開放創新、靈活多樣的課程文化,正人正己、嚴謹求實的教師文化,守則盡責、誠信友善的學生文化,綠色和諧、整潔優雅的環境文化,拼搏、勵志的教室文化,寧靜、溫馨的宿舍文化,休閒、養德的餐廳文化,自重、自持的廁所文化,用文化的方式發展有靈魂的教育。

高考成績

多年來,輝曲鄉中心中學辦學成績一直名列濰坊市乃至山東省重點中學前列。2005年高考,普通文理本科一榜進線695人,其中重點本科進線437人,音美雙進線657人。到目前為止,本科實際錄取1146人,列濰坊市所有中學第二位;張淑健、劉曉凱同學分獲安丘市文理狀元,分別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張淑健同學奪取山東省文科第五名,並成為濰坊市“鴻啟獎學金”獲得者;另有大批高分同學考入人大、浙大、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學;張順仁同學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是該校用美術專業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的第一人;6名同學考入中國美術學院,15名同學考入西安美術學院。

教學成果

根據濰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通報,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獎該校共獲得獎項16項,居濰坊所有高中獎項總數第二名。安丘市共獲得11個一等獎,我校獲得10個。其中,集體一等獎濰坊市6個,我校是安丘市唯一獲得這一獎項的學校;在個人獎中,我校獲得安丘市10個一等獎中的9個,我校校長、業務校長分別被濰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教學成果一等獎”稱號,同時2人獲二等獎,5人獲三等獎。

所授榮譽

山東省安丘市輝曲鄉中心中學,是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信譽服務學校”。

多媒體教學

輝曲鄉中心中學正邁入“數位化”校園輝曲鄉中心中學新學期開學後,為全體一線教師和分管教學的校乾統一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同時,學校投資70多萬元,為所有教室安裝了多媒體。現代信息技術的建設,極大地方便了老師們的備課與教學活動,促進了校內多媒體教學的大規模開展,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學校的傳統優勢地位。

2000年,輝曲鄉中心中學就開始將信息化手段引入課堂教學。學校最初引進的終端設備全部為台式機,難以滿足老師們既要查資料,又要備課、講課的“移動辦公”需求,為此,學校決定以筆記本電腦取而代之。

目前,輝曲鄉中心中學有序開展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技術套用的日常研訓工作。一是建立起各學科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每周一個課時的研訓制度,定期組織各學科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典型課例的研訓活動。集體備課時,主備人提前一天將準備好的教案發到同科教師的電腦中去,以備在集體備課時發表意見和在電腦中修改。二是建立匯報課安排配檔表。大科每周安排兩節、小科每周安排一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高效課堂。三是強化對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備課、上課的管理評價。學校把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技術在日常課堂教學套用的普及率作為評價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促進教師養成日常利用信息技術備課、上課的習慣,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條件環境和資源。 

筆記本電腦“進駐”輝曲鄉中心中學後,迅速成為一線老師們的“隨身教具”,解決了他們使用台式機時所遇到的種種不便,提高了全體教師運用電腦備課、教課的積極性。目前,全校所有教學班,全部使用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所有的科目、所有的老師都採用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老師們已習慣運用筆記本電腦查找資料、製作課件,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

輝曲鄉中心中學的老師一致認為:筆記本電腦的全面套用使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校園內蔚然成風,從根本上提高了知識傳播的效率,使我們傳統的師資優勢和生源優勢在一個嶄新的平台上獲得了更大的發揚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筆記本電腦的全面引進,為輝曲鄉中心中學在信息化時代繼續保持教育質量優勢做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