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龍洞

孽龍洞

孽龍洞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福田鎮清溪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319國道可直達,距萍鄉市中心13公里,是以天然溶洞為主的自然景觀,形成於1.8億年前。相傳古代鄱陽湖有條孽龍企圖把江西變成澤國,到處興風作浪殘害百姓,後被許真君制服於萍鄉楊岐山下的一個山洞裡,孽龍洞故得其名。 孽龍洞洞長4公里,婉蜒曲折,溪水相伴,水隨洞轉,洞因水活,洞內廳廊相連。最大的洞廳高達30米,可容納近千人。洞內主要景觀有“千人廳”、“雨打芭蕉”、“童子拜觀音”、等,尤其是”洞天飛瀑”似銀河瀉下。傾注潭中,為國內溶洞之罕見奇觀。一九八三年曾被中國風景名勝權威、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園林學家陳叢周先生譽名為“天下第一洞、地下藝術長廊”,是一個休閒、遊覽、避暑的最佳去處。上海同濟大學、上海電視台曾兩次來訪拍片,使孽龍洞聞名遐邇,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義龍洞位於江西萍鄉市上栗縣清溪,又稱“孽龍洞”,是形成於1.8億年前的天然溶洞,洞長4200餘米,舊稱孽龍洞,洞內怪石、清風、流泉、飛瀑,被稱為洞中“四絕,高九米,寬七米,被地質和園林專家稱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洞天奇觀。1982年曾被中國風景名勝權威、同濟大學教授陳嚴周先生譽為“天下第一洞”、“地下藝術長廊”。

義龍洞水景獨特,聲色俱備,洞內常年溪水相伴,水隨洞轉,洞因水活。“洞天飛瀑”為世間奇景,只見清泉從洞中峭壁飛湍而下,直注碧潭,潭水被激起飛沫,形成湍流,在潭中輾轉迴旋;春夏之交多雨季節,水勢如銀河倒垂,瀑聲如雷,聲撼天地,十分壯觀。“靈泉”是一橢圓形同浴缸的清池,面積約三、四平方米,水深約一米;薄薄的池邊,均勻似人工砌築,池的前面,一組鐘乳石形成螢幕,似是浴室前的遮幕,堪稱天工人意的絕妙巧合,池水高出地下河半米而終年不溢不落,令人費解。“蘑菇山”山高數米,“峰巒”重疊,好似一幅立體山水畫軸,其下清流淙淙,環山而下,迭次匯成無數小瀑,飛沫瀉練,水汽氤氳,水聲轟隆,百步之外即聞其吼,給“山巒”增色不少。“仙山池”為洞內名景,一塊巨如兩層樓高的大頑石,色帶赭黃,山頂卻奇異地“鑿”有一個“天池”;山的左右有兩根石柱,高盈四尺,狀如“華表”,柱身龍紋隱約可辯。池的邊沿,薄如瓷碟,形同荷花花瓣疊砌而成,邊緣嵌滿雪白晶瑩的小珍珠,池水深約一米,清澈見底,池底幾株石花,潔白如霜,似海中珊瑚,璀燦絢麗,伸出水面的幾株,恰似片片浮萍,令人撫掌叫絕。

義龍洞內還有眾多的景觀,如“仙女下凡”、“梯田接雲”、“芙蓉含苞”、“瓜果飄香”、“海獅出水”、“蛟龍探首”、“石鐘長鳴”、“深洞晴雪”等等,無不神奇妙絕,意趣橫生.

孽龍洞孽龍洞

國家2A級景區,位於萍鄉市上栗縣福田鎮清溪村,319國道可直達,距萍鄉市中心13公里,是以天然溶洞為主的自然景觀。義龍洞原名孽龍洞,形成於約1億8千萬年前。相傳古代鄱陽湖有條孽龍企圖把江西變為澤國,到處興風作浪殘害百姓,後被許真制服於萍鄉楊岐山下的一個山洞裡,孽龍洞故得其名。2001年由珠海投資商開發更名為義龍洞。 全長4.2公里,蜿延曲折。洞內溪水相伴,水隨洞轉,洞因水活,平坦處溪水靜如玉帶飄蕩,斷層處跌落成瀑,飛瀑聲如春雷滾滾,岩縫中不時有清泉湧出,其聲如鈴似琴,洞中岩景乳石甚是發育,有的如玉雕,有的像刺繡,似人似獸,若物若影,惟妙惟肖,洞內庭廊相連,最大洞庭高達30米,可容納千人,石筍、石花、石幔玲瓏剔透,閃光發亮,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兼靜賞動觀之妙,賦形象思維之樂,形成一個蔚為壯觀的雕塑藝術長廊,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地下藝術長廊”。洞內天堂大廳包含了天上人間,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洞內的洞天石瀑高18米、寬5米至15米,也是大自然一大傑作。洞天飛瀑落差9米,寬約10米,濤聲如雷,澎湃迴響,為洞中一絕。洞內還有江南春早、長城冬雪、十八羅漢登天門、王八登天、龜駝共舞、海豹戲水、鯉魚躍龍門、仙鶴長鳴、倒掛金猴、瓜果飄香、冰山雪蓮、茅舍春柳、童子拜觀音、水上宮殿、菩提樹、鎮海神鍾、千丘田、仙女下凡等眾多景點,其中的怪石、清風、流泉、飛瀑被稱為“洞中四絕”。洞內少數民族風情表演,洞外精彩的空中走鋼絲、飛車等特技表演使義龍洞旅遊觀光更加豐富。

洞穴構造

孽龍洞洞長4公里,蜿蜒曲折,溪水相伴,水隨洞轉,洞因水活。洞內廳廊相連,最大洞廳高達30米,可容納上千人。石筍、石花、石幔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形成一座蔚為壯觀的天然雕塑藝術長廊。洞內主要景觀有:千人廳、龍牙穴、擎天柱、知丘田、仙女池、雨打芭蕉、峽谷、鴛鴦池、童子拜觀音、洞天飛瀑等。

改造工程

孽龍洞景區自2012年10月份對外公告停業改造以來,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景區已經完成了洞內洞體延擴、電纜鋪設、景觀清洗、河沙清理等工作,下一步將進入雷射營造、燈光鋪設,並且對後洞口停車場進行擴建,提升各項配套設施水平。

同時,上栗縣領導十分關注景區的改造,多次實地查看改造建設情況,要求儘快按質按量的完成洞內改造,強調要以改造升級後的孽龍洞景區為核心,促進楊岐山景區的發展,並儘快啟動國家4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

2013年10月1日,投巨資改造提升後的孽龍洞景區試營業。10月1號迎來“開門紅”:景區共接待遊客近5000人,門票收入突破10萬元,雙雙創下歷史紀錄,較2012年同期增長40%

概述

義龍洞

義龍洞是孽龍洞在2002年到2009年由“珠海客商”取的新名字,義龍洞名稱已經廢除,現在名稱已經改回。還是叫孽龍洞。它位於江西萍鄉市上栗縣福田鎮清溪,是形成於1.8億年前的天然溶洞,洞長4200餘米,舊稱孽龍洞,

孽龍洞孽龍洞

景區活動

洞天水韻洞天水韻

2014年5月19日上午,為隆重慶祝第四個中國旅遊日,在萍鄉市旅遊局的精心指導下,上栗縣成功承辦啟動了“5·19中國旅遊日”暨“夢幻孽龍洞·仙境楊岐山”鄉村旅遊節系列活動。

此次活動地點在楊岐山景區遊客中心,活動主題為“夢幻孽龍洞·仙境楊岐山”,旨在打造一批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形成旅遊品牌,充實旅遊文化的內涵,以旅遊帶動經濟的方式,促進上栗旅遊、文化與經濟的共同發展。活動現場項目豐富,策劃了類似於猜謎、放風等一系列活動,前來參加活動的遊客絡繹不絕,現場氣氛濃厚

歷史傳說

三國歸晉後,贛水腹地,漁米之鄉,商賈雲集。鄱陽湖邊,西山(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西山鎮)腳下,有一書香商賈之家,主人姓許名肅,祖居河南汝南縣,自父親許琰始移居於此,很熱心於道術。與許肅一同經商研學的摯友張靖,乃洞庭湖岳陽(今湖南省岳陽)人氏,生性剛烈,為人率直,好抱不平。在經商中與許肅相識,各有所長,相互幫助,是為生死之交。二人妻室巧同懷甲,乃約定,異性為夫妻,同性為金蘭。是年,各誕一子,乃義結金蘭。張家子長許家子三日,單名鵠;許家子幼張家子三日,取名遜。兄弟二人同在湘贛交界處的瑤金山(位於今江西省上栗縣金山鎮)書院啟蒙,轉眼均入豆冠。

談及各自故鄉,一個在鄱陽湖、一個在洞庭湖,相隔千里,日後往來確實不便。

許遜:“吾等苦學本領,必能飛天遁地。一則日後兄弟往來方便,好歹有個照應;二則可將此術發揚光大,造福眾生” 。

張鵠:“不然,修飛天遁地之術,非常人之所能,須歷盡千辛萬苦,飽受皮肉之苦,方能練成,不如去學翻江搗海之術,我們把兩湖並成一湖,若能如此,吾兄弟可常聚也”。

許遜:“萬萬不可,不能因我等一己私慾,而荼炭生靈!”

張鵠:“大丈夫當有所為,豈能瞻前顧後!”。說罷,拂袖而去……

且說經此一辯之後,兄弟二人表面上沒啥說的,情如過去,但心頭終歸有一個結。

一日,二人在河邊玩耍,張鵠拾得珠,通體透明,光滑異常,知是寶物,但怕被許遜發現,乃含藏於口,珠因滑入口即入腹中。

不幾日,張鵠腋下現無數小鱗,天天口渴異常,日日能飲八缸水,汗粘且腥……

張鵠知道己之異變,疑是食龍珠,乃向許遜道:“前些日,吾因服龍珠,不久終能成龍。吾終可將兩湖並一湖,把江西、湖南變成東海,任我等自由玩耍;兄弟可在楊岐山上釣魚。”

許遜勸道:“兄長既要成龍,可入東海,千萬莫在此禍害一方!”。

然而,張鵠已是鬼迷心竅。

於是許遜將此事告知了師父。師父知道事恣體大,乃送許遜往龍虎山。

話說許遜來到龍虎山,拜見張天師(天師教創始人張陵)。

天師問明了來意,乃曰:“吾知爾心仁善,然修道乃世間最苦且最費時日,只怕爾吃不了此種苦頭。”

許遜:“為救眾生,造福鄉里,叢是刀山火海,吾也不怕。”

天師曰:“然。現命爾早晚燒香、打坐、鍊氣,晴天上山去砍柴,雨天便在觀里推礱踏碓。”

許遜從此安心修行學道,一心想把功夫煉好。

許遜終日早晚燒香、打坐、鍊氣,晴天上山去砍柴,雨天觀里推礱踏碓。

日子過得好快,一晃就是三年,然天師從未聞問許遜,未見天師授法許遜。

一日,許遜因心急張鵠,乃問天師:“師父何日授法徒兒?”

天師答曰:“莫急,莫急,早著呢。”

許遜惟耐性終日早晚燒香、打坐、鍊氣,晴天上山去砍柴,雨天觀里推礱踏碓。

一晃又是三年。然盡為民間方士常用之普通道法,卻從未見飛天遁地、斬妖擒龍之術。一件法術,無論許遜知與不知、熟與不熟,總要許遜苦練一年半載。許遜暗思,如此學道,不知何年方能勝過張鵠?不如另覓名師修學吧。於是便向天師告辭。天師也不挽留,由他逕自下山去了。

許遜一路走來,悶悶不樂。路過一小溪,溪邊一老么么手持一腕大鐵棒,在一青石上認真地磨。

許遜好生奇怪,乃問:為何?

老么么:“造針繡花。”

許遜乃笑曰:“棒粗如腕,何時成針?”

老么么答曰:“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呢!”

許遜心頭一動,想自己學道之心,還不如老么么,慚愧異常,乃回龍虎山。天師也不責怪,只是說:“就留下吧!”

一晃又過三年。許遜道法雖有些精進,乃未能飛天遁地、斬妖擒龍之術。許遜心慮,然從未對天師說。

一日,天師遣許遜下山買香燭。許遜路過一塘,只見一鬚眉斑白老翁,坐在塘壩上,用燈盞舀水。

許遜好奇,乃問:如何?

老翁曰:“家有愛孫,好食魚。吾要將塘舀乾,捕魚。”

許遜笑曰:“塘大盞小,能幹乎?”

老翁正色曰:“只要功夫長,燈盞舀乾塘呢?”

許遜內心又是一動,買了香燭回去交差。

天師曰:“灶下缺柴,爾去後山,將把觀音樹砍來當柴燒吧”。

許遜驚:“聽天師說,待觀音樹大,雕觀音像乎?”

天師曰:“吾本意此,因恐其不能經寂寞、風霜、雨雪,不能成材,唯燒之。”

許遜聽了天師的話,暗思:“吾從師學道,焉能如此木。”。

自此,許遜再無雜念,勤思苦學,日日精練,月月精進。

俗話云:人懶不知人生短,勤奮不知歲月長。

許遜在龍虎山一心學道,究竟在山上學了多少年,連自己也記不清了。

一日,龍虎山上香客雲集,同聲祈禱,孽龍作浪,求天師表奏天庭,降福人間,平息水患。

原來江西湖南連年冒地水、崩山崗,洪水橫流,泛濫成災,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天師把許遜叫到跟前囑:“張鵠已化身為龍,變成孽龍,正在禍害鄉里,如今爾藝成,攜七星劍,下山為民除害去吧!”

許遜領了天師法旨,身負七星劍,下山擒孽龍去了。

卻說張鵠,自與許遜鬥氣之後,潛心修煉,換骨轉形,化成孽龍,且生得九條小龍。孽龍帶著他的九個兒女到處鑽窟窿、發地水。許遜下山的時候,已被他們鑽開了九百九十九條河,九百九十九條河的水一齊都流向洞庭湖和鄱陽湖,真想把江西和湖南變成一個大海。許遜施起道法,雙方展開了一場生死惡鬥,從鄱陽湖戰到洞庭湖,從洞庭湖又戰到了鄱陽湖,不知激戰了七天七夜,直斗得天翻地復,勝負難分。

楊岐山上,雙方進行了最後決鬥。

孽龍一個千變筋斗翻,楊岐山上立現千丘田。(楊岐山上現存有千丘田,相傳一般人都只能數出999丘田,若能數千丘田者為大富大貴之輩。)

許遜揮起七星劍,一招仙人指路,直刺得山泉直噴,成了子午泉。(相傳與海相通,子午二時湧出泉水。)

許遜揮劍連刺,刺得孽龍掉了四十八片鱗,變成如今的四十八個山窩,但均未傷及孽龍要害。

此時兄弟二人,均是精疲力竭,傷累交加。許遜累得癱倒在一塊石頭旁(人們為了紀念許遜,在他休息的地方建一座萬壽宮)適逢專門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從此經過,孽龍以為許遜另有幫手,唯敢一路奔逃(後來人們便在此修建了一座白馬廟)。

眼見就要被擒,孽龍突然一個遁地鑽進了楊岐山下(孽龍洞)穿山而過,此時又累又餓的他,在聞到一股濃香從路邊小店中飄出,一個老婆婆正在煮索粉(一種土豆做的麵條)。

孽龍便化作一個白面書生向老婦人要了索粉。

孽龍狼吞虎咽地把索粉吃下肚,一抹嘴,轉身就走。

老婆婆一把扯住:“哎!你還沒有給錢哪?” 。

孽龍答道:“今天身上沒帶錢,改日再給你。”

老婆婆說:“不行,小買賣,賒不起帳啊。”

孽龍眼一橫:“不行,你能咋樣?”

老婆婆說:“那你給我吐出來吧?”。

孽龍火了,正待發作,誰知那老婆婆輕輕在他背上一拍,輕喝一聲:“孽畜,休得張狂!”

孽龍竟不由自主地哇的一聲,吐出一條雪亮的鐵鏈,被老婆婆一把攥在手裡。

孽龍抬頭一看,原來是觀世音菩薩。(人們為了紀念菩薩助許遜收復孽龍之地,就取名為“觀音洞”,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楊岐鄉關上村的獅子窩,經現場考證與同座山脈直線位置的孽龍洞相通,此洞有各式奇形怪狀的石鐘乳外,另有地下河流從觀音洞川經孽龍洞匯入萍水河內。)

許遜遵照菩薩法旨,押著孽龍張鵠和九條小龍,來到湖南長沙的“白沙井”(湖南白沙井的傳說中有這段),將孽龍張鵠關入白沙井,在井旁種下一棵鐵樹。

孽龍曰:“兄弟難道就不念同學之誼?到底要關我多久?”

許遜道:遵菩薩法旨“鐵樹開花,放你回家。”(相傳八十年代長沙人張氏夜間扁擔挑馬燈至白沙井取水,聽到井裡突然異聲巨作,鐵鏈聲狂起,被嚇得馬燈打翻在地異聲才停止,後來推測孽龍誤以為燈發光似鐵樹花開,以為歸家之期已到。)

把孽龍張鵠鎮壓在白沙井後,在井旁邊,將九條小龍一一問斬。剩下最後一條,許遜剛舉起七星劍,忽聽得從門下傳來一聲悽然的喊聲:“劍下留情。”他抬頭一看,原來是孽龍的妻子。

她哀哀求情說:“叔叔,饒了他吧,為張家留個掃墓的吧!”

許遜聽她說得可憐,便說:“好吧,死罪可饒,活罪難饒,留個傷疤,讓他記住痛!”。

於是一揮七星劍,斬下小龍尾巴,誡曰:“每年清明掃一次墓,其餘時間不得踏入江西半步。”(據記載七星劍現埋在南昌萬壽宮的柏樹下,若遇孽龍再危害人間可取此劍降龍救世。)

小龍搖著禿了的尾巴,乖乖地躲到南海去了。於是,每年清明,禿尾龍便回江西的西山掃墓,所以從南到北,掀起一陣龍捲風,仍給人民帶來一些災害。許遜念在他的一點孝心,也就不記這點小惡了。

人們為了感謝許遜為民除害,尊他為“許真君”。又因他祖籍南昌西山,便在南昌西山修建了一座萬壽宮,用來供奉許真君的金身。

孽龍洞孽龍洞

孽龍洞距城15公里,有公路直達。洞長4公里。蜿蜒曲折,溪水相伴,水隨洞轉,洞因水活,洞內廳廊相連。最大的洞廳高達30米,可容納近千人。石筍、石花、石幔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形成一個蔚為

壯觀的天然雕塑藝術長廊。洞內主要景觀有“千人廳”、“龍牙穴”、“擎天往“、"千丘田”;“仙女池”、“雨打芭蕉”、“峽谷”、“鴛鴦池”。“童子拜觀音”、“瀑布”等,尤其是”洞天飛瀑”似銀河瀉下。 傾注潭中,為國內溶洞之罕見奇觀。上海同濟大學。上海電視台曾兩次來訪拍片,使孽龍洞聞名遐邇,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宋代詩人黃庭堅在他的《題石乳洞》一詩中曾讚美過萍鄉蘆溪縣的一個溶洞:“石洞岈然占一方,深如曲室敞如堂……靜聽乳泉聲滴滴,閒敲石鼓響琅琅”。黃庭堅以為這樣的溶洞就夠奇妙了,殊知諸如此類的溶洞在萍鄉實在不足為奇,較之於“孽龍洞”,都未免相形見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