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習迷茫症對比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21世紀初的大學生對於學習的動力沒有那么足了,校園內“如饑似渴”地吸取知識養分的氛圍早已不見,甚至很多學生包括家長都認為通過高考進入大學,人生目標的一半就已經實現了。這就導致學生進入大學後一段時間內失去目標,學習動力不足,並常常感到迷茫。
表現
學習迷茫症1、學生比老師還忙。
學生們總有事、經常有考試或者活動,導師想約他們竟然很難。學生們表示,上課時間和導師的工作研討常常衝突,即使在寒假,也因為要補課不能跟導師學習。
2、上課不愛提問
在講課的時候,學生幾乎從不提問,頂多偶爾沖老師點點頭。這種現象是所有導師都遇到的共性問題。中學生身上最缺乏的是主動學習的欲望,學校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平台,但學生卻不知道怎么用。
3、應試心理。
在距離最後考核期限的前9天,仍有學生的學習進度顯示為零,完成程度在80%以上的學生不足20%。對此,他們的回答是:“考試前再看這些內容,記憶會深刻些。”這是典型的應試心理在作怪。而這些中學生也習慣了灌輸式的教育方式。
應對
學習迷茫症2014年5月開始,一場試圖解決大學生“迷茫症”的試驗在天津大學和同城的南開中學之間進行。這場試驗的主角是天津大學17位資深教授和南開中學剛剛讀完高一的32名中學生。試驗的日常管理放在了被視為“天津大學工程教育改革的試驗田”的求是學部。
這一試驗項目,名為“未來傑出人才領軍計畫”,起初在大學、中學、中學生和家長之間“一拍即合”。天津大學從南開中學高一學習成績位列年級前50%的學生中選拔了32人進入該計畫,並根據他們的志願安排到建築工程類、經濟管理類等專業,進入兩校共同打造的“高中—本科—碩士—博士”銜接的培養通道。
在為期兩年的試驗中,導師會為每位學生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包括:“學科基礎課”“大學通識課”“專業實驗課”“大學先修課”等,並指導學生參加專業科研實驗。除了導師的個性化培養方案,負責學生日常教學管理的求是學部提供“爾雅通識課”等大學前課程,進行MOOC(慕課,即線上課程)教學。這階段,學生可以獲得天津大學承認的6個學分,並計入南開中學選修課的總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