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口試主要針對筆試而言的,就是將考察的基本內容,採用隨機或抽題簽的方法進行口試回答,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分析、解答,以及真實的操作,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運用情況,而且可以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個性創造力,從而為從多側面、多角度評價學生提供真實有效的素材。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僅可以參考有關參考書,側重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對實踐性內容還可以採用技能考試、實際操作等方式,主要考察學生對實踐性、技能性知識的理解、掌握及熟練程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實踐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時,口試過程中允許學生與同伴商議、交流。
方法
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摒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必須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同時,口試的試題只能由“活題”組成,題目必須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留有餘地。口試中的動手操作的考察則是在考察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對教師自身實踐技能水平的一種檢驗。
功能
首先,關注學生思維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了學生是否積極思考,是否有意識地對猜想、結果加以驗證;能否清晰、有條理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其次,口試關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表現,關注了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關注學生與人合作交流能力的表現,關注學生使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表現,關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
再次,口試關注學生創造力、個性發展的表現,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其不斷進步;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表現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實現自身價值。
同時,口試可以消除筆試中嚴峻的考場、嚴格的試卷、緊張的氣氛,在師生之間營造的一種無形的屏障,通過師生面對面的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更容易發現學生理解上的差異、思維上的誤區以及學習上的困難,從而啟發教師更好地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做出診斷和反思,尋找更適合學生思維特點和個性發展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從而獲得最大的教學實效。
操作
口試的試題一般由集備組六位教師單元分工,大家共同研究協商,最後集備長統稿確定。試題題材一般側重於一些趣味性的題、密切聯繫生活實際的題及動手操作題和理解說明題。
口試的組織,一般由三至六位教師負責一個考場。將學生分成5人一小組。測試時,每位學生隨機抽取一道題進行口答,根據口答情況評定成績。
口試中的試題主要包括開放性試題,探索規律題,說理題,創意題,操作題等試題類型。
口試的評分標準分為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和綜合要求,同時需要靈活掌握,如,對於在口試中有獨到見解,思維敏捷的學生,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夠正規,也應給予滿分;第一次口試成績不理想的可給與第二次機會,以兩次考試的平均分記入成績,以便體現口試的開放性—試題開放,考場開放,考試次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