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典故,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典故一般分為事典和語典兩類。前者指人們在書面或口語中被反覆引用並已約定俗成的古代故事,後者指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典故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一是僅從字面上往往看不出其真實的意義,因此學習典故時不可望文生義。如“東床”,不是指位於東邊的床,而是稱別人的女婿。“伐柯”,不是指砍樹做斧柄,而是指為人做媒;而“伐柯人”,則是指媒休。
二是典故的表現形式和所表達的意思較靈活。如“分餘光”,表現形式為“分輝”、“借餘光”時,喻指請求別人幫助;表現形式演變為“餘光”、“餘明”、“余照”時,則指對自己無用卻能給別人以幫助的東西。
本詞典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我們在收條之時,對中國小教材和中小學生常見文學讀物中涉及的典故進行了系統搜錄。許多典故涉及學生應掌握的許多文學常識,如作家、作品等,通過了解與這些有關的典故,能使那些作家帶著生命的活力走進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感受到他們的可親、可愛與可敬。有的作家或作品與不少典故有關,通過系統學習相關典故,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作品中涉及史實的前因後果,也能使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