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他1880年出生在蒙山前白埠村一個貧苦農民家裡,兄弟四人,他是老三,9歲就給人家放牛。15歲時, 鍘牛草不慎鍘掉一手指,竟不哭不叫,使人驚服。他自幼慷慨正直,人們敬佩他的為人,稱他為“九爪龍”。孫隆三有個族兄叫孫隆典,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孫隆三曾多次誠心相勸,要他做個堂堂正正的人,不做傷天害理、禍國殃民、損人利己的事。孫隆典根本聽不進去,反而變本加厲,橫行鄉里。他投靠德國傳教士,成為神甫華德勝的忠實走狗,村里都叫他“二鬼子”。孫隆三對孫隆典投靠洋人,欺壓鄉鄰的惡劣行為,早就想尋機教訓他一頓。1909年農曆9月9日,孫隆典從城裡回家,路過白埠集場子一個肉攤前和孫隆三相遇。孫隆三罵他丟盡了孫家祖宗的臉,喪盡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孫隆典氣急敗壞竄上去就打孫隆三,孫隆三非常氣憤,決定為民除害,拔出匕首一下捅入孫隆典的肚子,接著手腕一轉,刀子在孫隆典的肚子裡轉了半圈;只聽“哇”的一聲,孫隆典摔倒在地,氣絕身亡。
德國神甫華德勝威逼縣長立即逮捕兇手,速殺孫隆三。知縣王毓青對孫隆三痛殺洋奴,為民除害的義舉很敬佩。王知縣對洋人正色相告:“中國有中國的法律,我無權做主殺人。”後來孫隆三在知縣的幫助下,逃出山東,直奔東北,避居吉林省樺甸縣深山老林,以種地為生。
歷程: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孫隆三目睹東北山河淪喪,痛心疾首,毅然拉起一幫人馬,樹起抗日旗幟加入義勇軍。1941年1月,60歲的孫隆三從東北回到家鄉白埠村。回到家鄉便積極配合我地方政府發動人民起來抗日。
薛莊據點的偽軍,經常到河灘上演習,並挖了戰壕。一天夜裡,孫隆三帶兩人在河灘里埋上地雷。第二天一早偽軍上操時,炸死3人、炸傷5人,炸毀機槍一挺。
同年11月,日本侵略軍調集5萬多兵力, 對我沂蒙抗日根據地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鬥爭十分嚴峻。年過花甲的孫隆三再次投入戰鬥,參加了白埠區區中隊。孫隆三雖然是區中隊年齡最大的隊員,但事事不甘落後,總是搶著執行危險的任務。這天接到縣委通知,指示區中隊挑選精幹老練的隊員去蒙山梧桐溝、火紅峪一帶尋找、聯繫隱蔽在那裡的傷員,並帶一些食物。此行要穿過幾十里敵人的封鎖線,任務十分艱巨,孫隆三堅決要求執行這次任務。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批准他和另兩名隊員一起執行任務。他們三人迅速收拾妥當,冒著寒風,連夜前進。孫隆三一行3人避開大路,涉水攀登,足足走了80 多里崎嶇山路,來到火紅峪一帶,終於在一個山洞裡找到瀕臨絕境的幾位傷員。戰友相見,激動萬分,傷員隱蔽在山洞裡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孫隆三把帶來的食物分給了傷員,並把反“掃蕩”勝利的訊息告訴了傷員們,囑咐大家要安心養傷。此後,孫隆三不顧年邁力衰,山高路險,連續三次往返蒙山里給傷員送食品、藥品,保證了傷病員的生活和治療。反“掃蕩”勝利結束後,孫隆三被提升為區中隊副隊長。
1942年秋,日寇再次集結15000餘人, 對沂蒙山區進行“掃蕩”。孫隆三帶區中隊插入敵後,在據點附近,宣傳我黨的政策,警告偽軍不要為鬼子賣命。同時堅決打擊和鎮壓那些與人民為敵的民族敗類。經過反覆緊張的戰鬥,敵人“蠶食”“封鎖”我根據地的陰謀被粉碎。在這場鬥爭中,白埠區中隊共參加大小戰鬥十多次,打死打傷日軍20多人。繳獲長短槍10餘支。
孫隆三在區中隊經常背一支“漢陽造”,腰間插著一圈手榴彈,不時在敵偽碉堡、崗樓附近活動,尋機襲擊敵人,不同方向地射擊敵人,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丟魂喪膽。只要聽到槍響,敵人便抱頭鼠竄,連聲驚叫:“不得了啦!九爪龍又來了!”各個據點的偽軍只要聽到“九爪龍”的名字就膽顫心驚。
1943年9月的一天上午, 孫隆三接到縣大隊的通知,駐費城的日軍糾集1500人到我白埠、薛莊北部根據地“掃蕩”。時間緊迫,必須占據咽喉地帶平頂崮,扼住敵人的進山之路。否則這一帶的民眾就要遭殃。不容仔細考慮,孫隆三便先帶排長許立堂及兩位戰友飛跑前進搶占平頂崮,其他隊員掩護民眾轉移,隨後急奔平頂崮。
他們加速前進,決不能讓敵人登上平頂崮。……前面就是平頂崮了,敵人也已離崮不遠,孫隆三他們捷足先登,占據了崮頂有利地形。敵人也開始向崮頂爬行,只聽“啪”的一聲,走在前面的敵人被孫隆三打倒。後面的敵人“嘩”的散開,撤到樹林裡,輕重機槍、迫擊炮一齊射向崮頂。一股敵人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已接近崮頂。一陣猛烈的手榴彈,將敵人壓了下去,瘋狂的敵人又一批湧上來,又一次被打退。這時區中隊趕到了,經過激烈的戰鬥,敵人見進山不成,丟下車馬狼狽逃竄了。
由於孫隆三年邁力衰,勞累過度,就在他於平頂崮射出最後一粒子彈時,停止了呼吸。威震敵膽的“九爪龍”就這樣離開了他的戰鬥集體。
孫隆三同志犧牲的噩耗傳開,根據地軍民悲痛萬分。費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及白埠區人民武裝委員會,在平頂崮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宣布將平頂崮改名為“九龍崮”,以永遠紀念這位為國捐軀的老英雄。中共費東縣委追認孫隆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巍峨九龍崮,永遠銘刻著英雄孫隆三的名字。“九爪龍”的英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沂蒙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