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孫錦雲,女,1943年生,廣東省佛山市人,漢族,李繼耐上將之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二部高級工程師,技術二級,著名航天軍事專家。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
1961年以全優成績考入哈工大工程力學系,學習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專業,1966年畢業後,到第二炮兵試驗基地、研究院工作,長期在部隊從事航天軍事技術工作。
專業成就
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軍隊科技進步獎4次、國家情報信息一等獎1次、軍隊情報信息一等獎4次。1992年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參與我國多個衛星、飛船的研製,並親眼目睹了“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嫦娥一號”發射全過程。
社會任職
國防信息學會常務理事,《航天員》雜誌編委會副主任,中國攝影協會會員,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
專場報告
2008年3月22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作《“嫦娥”讓月球不再遙遠》的精彩報告;
2008年11月22日,在湖南大學作了題為《宇宙探索壯志豪》的精彩報告;
2010年5月18日,在哈工大作《光榮寫在共和國的旗幟上——記首都六十周年國慶閱兵》的報告;
2010年7月13日,在“中國航天員體驗營”作載人航天科普講座;
2012年3月23日,在其母校佛山市第二中學作載人航天科普講座
......
還先後在中科大、上海交大、華中科大、武漢大學、炮兵學院等高校做過多場精彩報告,結合一個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大量的圖片、錄像和生動的文字來真實地給大家再現了歷史輝煌時刻,講述了神州系列背後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事跡。
相關攝影
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航天專家孫錦雲教授參與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的發射現場及神舟九號著陸場,記錄全過程,尤其把鏡頭對準記錄了中國第一個女航天員劉洋的風采。她拍攝的航天題材作品多次獲得大獎。2012年以來航天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突破了交會對接及載人交會對接。
相關新聞
女攝影家孫錦雲教授全程跟拍神十飛天
2013年6月26日8時07分,在經過15天太空飛行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健康出艙,由太空家園返回到地球家園。至此,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祝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飛船回收實況並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
中國女攝影家、航天專家孫錦雲教授,曾見證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的發射及著陸現場,此次,她更全程跟拍了神舟十號從轉運點火發射航天員出徵到安全著陸的全過程,尤其把鏡頭對準三位航天員,記錄了他們的風采。
神舟十號飛船於6月3日從技術廠房轉運到發射塔架,6月11日17時38分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期間,與天宮一號進行了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和一次手控交會對接,還進行繞飛近距離交會對接試驗。3名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並向全國8萬多學校6000萬名青少年進行了太空授課。
7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神舟十號飛船發出返回指令,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隨後,飛船返回制動發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從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8時07分,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阿枯朗主場著陸。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著陸場站及搜救分隊及時發現目標,第一時間到達返回艙著陸現場,在完成現場相關處置後打開艙門,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健康出艙,向前來迎接的人們揮手致意。
經過15天太空飛行,這3名航天員“回家”精神狀態良好。其中,“神十”任務指令長聶海勝至此實現兩度飛天,成為中國迄今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80後”的王亞平是中國第二位女航天員,她第一次飛天即成為中國首位“太空老師”。
9時50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飛控大廳內頓時一片歡騰。
在熱烈的掌聲中,張高麗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隨後,張高麗等走到操作台前,同參試人員一一握手,向大家表示親切慰問和祝賀。